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哲学]试析阿尔都塞和马克思对人本主义的批判
作者:卢昌军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7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作者简介]卢昌军(1962-),男,湖北京山人,湖北经济学院社科系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博士生,主要从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摘要]马克思和阿尔都塞先后都对人本主义进行了批判,但两者的视角有所区别。阿尔都塞从结构主义观点出发对“人”或“主体”的否定无疑符合马克思、恩格斯的原意,但马克思从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原理出发对人本主义的批判较之阿尔都塞更全面、更科学、更彻底。
       [关键词]人本主义;阿尔都塞;马克思
       [中图分类号]B08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1X(2007)05-0630-05
       一
       现代哲学人本学的基本原理是卢卡奇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中提出的。他依据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对“辩证法”和“历史”重新作了诠释。卢卡奇认为,恩格斯将辩证法看作自然、社会和思维普遍规律的观点是错误的,辩证法只限于人类历史领域。尽管一切事物都处在相互作用之中,但“最本质的相互作用是主体与客体辩证法关系”。主体与客体关系或矛盾构成历史的本质。历史是主体的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通过对象化产生主体和客体的异化,最后扬弃异化,实现主客体统一的过程。人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中心。无产阶级及其阶级意识形态是实现历史主客体统一的动力。
       卢卡奇这一理论后为法兰克福学派、萨特的存在主义及实践派加以发挥,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哲学思潮。同时,马克思主义也被在哲学人本学基础上诠释为人道主义。尤其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发表后,青年马克思著作中的人本学成分被大加宣扬。
       法国结构主义学者对哲学人本学宣传的“人”和“主体”概念进行了尖锐批评。他们指出,哲学人本学把人的主观性作为出发点,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源于主体的设计、选择和创造,只有人或主体才是能动的观点,是没有弄清结构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人只是结构的复杂关系网络中的一个关系项,它本身没有独立性,是被动的,由结构所决定的。“我”、“主体”不是自己的中心,也不是世界的中心。福柯曾说明,人通过社会文化而成为主体的过程,同时也就是屈从于这个文化序列的过程,人由于不断服从这个文化序列而失去自由。他喊出“人死了”这一惊世骇俗的口号。
       可见,构成人道主义理论基础的哲学人本学的“人”、“主体”、“人是主体”的观念,本身是充满歧义的、颇受怀疑的理论教条。建立在这样一个不牢靠教条之上的人道主义具有合理性吗?将马克思主义看成人道主义是对其本质的正确认识吗?应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关系?从20世纪60年代起,阿尔都塞针对“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是“理论上反人道主义”的观点。他认为,马克思的思想从1845年起发生了“认识论断裂”,由意识形态转向科学,由费尔巴哈式的人道主义成为“理论上反人道主义”;马克思建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以取代自己信奉过的哲学人本学;他同一切把历史和政治归结为人的本质的理论彻底决裂,和一切哲学人本学和人道主义彻底决裂。在《阅读资本论》中,他这样论证说:“生产关系的结构在决定着由生产的动作者所占据的位置和功能,就他们只是这些功能的‘支撑者’而言,他们从来只是这些位置的占据者。所以,真正的‘主体’(在过程的构成主体的意义上说)并不是这些功能的占据者……而是这些位置和功能的规定和分配。真正的‘主体’是这些规定者和分配者;生产关系……但既然这些是‘关系’,那就不能在主体的范畴内思考它们,而如果任何人偶然提议把这些生产关系归结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人的关系’,那么,他是违反了马克思的思想。”这里,阿尔杜塞指出了以下四层意思:(1)个人不是社会过程的基本要素,而是社会的承担者或效应;(2)不是将生产关系归结为人和人之间关系,即“人的关系”,通常观点不符合马克思本意;(3)历史的真正主体不是人,而是作为位置或功能的生产关系或社会关系;(4)既然真正主体是社会结构,那么,人便不能作为主体范畴来思考。
       许多人认为阿尔杜塞这些观点并不符合马克思思想的原意,是主张历史无主体论和结构支配一切的宿命论;虽然在1845年以后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的抽象人本主义划清了界限,但其思想本质上仍是一种人道主义。英国学者凯蒂·索柏就说:“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决定性摒弃了费尔巴哈的人道主义理论,但他并没有与人道主义论点本身决裂……由于《德意志意识形态》……强调了个人在创造历史中的作用,它仍然在深层次上是人道主义的。”
       我们能否说马克思并没有与人道主义本身决裂,在深层上仍是人道主义的看法有根据?阿尔杜塞通过对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分析得出否定哲学人本学的看法,是否符合马克思思想原意?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两部被阿尔都塞称为“断裂时期”的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决定对自己从前的哲学信仰——哲学人本学进行彻底清算。通过对“现实个人”的分析,他们提出,“人”或“人的本质”不再是出发点,历史的出发点是现实个人的发展。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社会结构、阶级这些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取代了“人”、“人的本质”、“主体”等哲学人类学概念。
       二
       依据经验观察的方法,从感性事实出发,马克思肯定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历史的出发点不是“人”,而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思考出来的、想象出来的、设想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真正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在晚年著作《评阿·瓦格纳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马克思对“人”的概念进行了尖锐批判:“‘人’?如果这里指的是‘一般的人’的这个范畴,那么,他根本没有‘任何’需要;如果指的是孤立地站在自然面前的人,那么他应该被看作是一种非群居的动物;如果这是一个生活在不论哪种社会形式中的人,……那么出发点是,应该具有社会人的一定性质,即他所生活的那个社会的一定性质”。马克思明确指出自己的“不是从人出发,而是从一定的社会经济时期出发的分析方法,同德国教授们把概念归并在一起的方法毫无共同之点”。
       个人本身并非孤立、抽象的存在物,它总是存在于一定时期的社会关系或结构之中。它们同自己所生活的世界浑然一体。马克思批评斯密、李嘉图作为出发点的单个人的、孤立的猎人和渔夫只是属于18世纪缺乏想象力的虚构。“说到生产,总是指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社会个人的生产……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人不仅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是纯粹的政治动物,而且纯粹是在社会中生活的社会动物。
       个人之所以必然通过社会关系或结构获得自己的存在,原因是现实个人本身就是社会关系的存在。个人与社会关系之间是一种还原关系。个人被还原为社会关系或结构,人或个人概念被取消或融化于社会关系中,社会结构概念取代了“人”的概念。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
       会关系的总和。”“生产力和社会关系——这二者是社会的个人发展不同方面。”历史的主体不是“人”,历史也不是“人”的发展史,而是现实的个人或社会的个人的发展史。现实的个人是有生命个人承担的物质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历史的“主体”只能是社会的人。人类发展史从根本上看是社会的发展史,首先是物质生产方式的发展史,是社会经济形态的自然过程。
       马克思把社会看作发展着的活的机体,确定了作为一定生产关系总和的社会经济形态的概念。现实个人已经被还原为社会关系。生产关系通常归结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关系仍需有“人”的概念定义,在实际上是犯了循环定义错误。阿尔都塞指出:“认为社会关系可以归结为人与人之间关系或人的集团之间的关系,这种想法是极其错误的理论神话”。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中,马克思明确指出:“社会不是个人构成的,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关系和联系的总和。[蒲鲁东的说法]就像下面的说法一样,从社会的角度看,并不存在奴隶和公民,两者都是人。其实正相反,在社会之外,他们才是人。成为奴隶或成为公民,这是社会的规定。”
       按蒲鲁东的观点,社会只是纯粹的个人之间的关系,不存在奴隶和公民、工人和资本家这些特殊阶级之间的关系,二者都是人,都可还原为“人”的关系。就奴隶和公民、工人和资本家都是由生物意义上的人所组成而言,社会关系可以看成是“人的关系”。社会毕竟是由相同生物属性的“人”这个物种所组成,所有类型的社会关系都是“人的关系”,而不是“动物”之间的关系。正因为如此,“人”就必须被排除在“社会”概念之外,不能用它来定义社会。“人”只是社会的物质基础,但并不是社会结构本身的要素。人的社会存在本质上不同于人的自然存在,它是在产生人类社会的特殊因素——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包含着与“人”的概念截然不同的特殊的规定。马克思坚决反对将“各个具体的一定的个人之间的关系变为‘人’的关系”,反对将社会关系归结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明确指出,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的。
       社会关系只能是现实的个人之间的关系,是彼此分工的个人之间的关系,是社会的人之间的关系。从社会规定看,现实的个人,或者是奴隶,或者是公民,是具有不同社会属性的个人或集团成员。只有这种特殊的社会规定的人才是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的结构要素。显然,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作为社会关系结构要素的现实个人具有完全不同的类型。“在文化的初期,以独立资格互相接触的不是个人,而是家庭、氏族等等。”“在过去的各个历史时代,我们几乎到处可以看到社会完全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等级,可以看到由各种不同的社会地位构成的整个阶梯。在古代的罗马,有贵族、骑士、平民和奴隶;在中世纪,有封建领主、陪臣、行会师傅、帮工和农奴,而且几乎在每一个阶级内部,又有各种特殊的等第。”在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社会关系也不是纯粹的个人之间的关系,而是特殊的阶级之间的关系。马克思在批判施蒂纳时说,施蒂纳希望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不是看作资产者和无产者的关系,而是以单纯的个人发生的关系,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他没有注意到:在分工的范围内,私人关系必然地、不可避免地发展为阶级关系。”
       个人只是社会基本结构要素的参加者。每个个人或者是某个共同体的成员,或者从属于某个等级,或者具有某种身份或资格,或者隶属于一定的阶级、阶层,或者占据生产体系中某个职位,或者充当某个社会角色。无论在哪一个历史时期,所谓个人本位是不存在的。阿尔都塞说得对:“个人只是社会……某个功能或位置的体现者和占据者,只能是生产关系的承担者和社会职能的执行者。”个人本身不能等同于社会结构要素,也不能等同于体现生产关系的某个职位及功能,它始终从属于各种结构要素。这样,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个人”、“人的本质”、“人”等概念完全没有位置了。
       三
       马克思对哲学人本学的批判性分析较之阿尔都塞更全面、更彻底。他彻底否定了“主体”或“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这一哲学人本学最基本的公式。历史的本质不是卢卡奇所说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而是物质生产方式的发展,是现实社会的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矛盾运动。
       一般认为,社会生活的生产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另一方面是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生产力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关系,则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两对矛盾包含着主体与客体的矛盾。但它们是从物质生产的最本原的基本矛盾,即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矛盾中派生出来的。
       个人或人本身不能直接作为生产的要素与自然发生关系。人是由劳动创造的,劳动先于人而存在,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是人们的直接关系形式,为了生活首先需要衣、食、住、行及其他东西,人类第一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产本身。人们一刻也不能脱离劳动或物质生产而存在,因此从历史一开始,人就进行制造工具的劳动,即具有生产者这一社会本质属性。个人最初只能以劳动者的身份而不是以“人”的身份与自然发生关系。不能简单地将人和物看作生产的要素,人是劳动的承担者,人本身并不就是生产力,构成生产要素的是劳动力而不是人;同样,与劳动力相互作用的并非直接的自然,而是以自然为物质基础的生产资料,即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生产力最本原的关系是劳动力与作为生产资料的自然之间的矛盾。
       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矛盾决定了社会生产的矛盾不是简单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生产力看,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人在生产中对自然保持一种能动关系及统治地位。这是一种表面化的现象,实际上人本身是自然的一部分、对象化存在物,是爱动的存在者。恩格斯曾尖锐指出:“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象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从生产关系看,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分离决定了。”在阶级社会中,劳动者这种主体恰恰受生产资料这种客体的控制,将其视为主体是荒谬的。在奴隶劳动中,奴隶只是奴隶主的会说话的工具;中世纪徭役劳动中,农民在人身关系上依附于封建领主;现代雇佣劳动制中,工人是自己劳动力的所有者,但正是这种规定决定了劳动对资本的依附关系。“人的主体性”这个概念本身就充满了悖论、歧义,所谓人的能动性其实就是受动性,自主性正是从属性的反映。人对自然的能动、统治关系恰好表明了自然对人的优先性及支配关系。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主体”不再是科学概念,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矛盾取代主体和客体关系成为物质生产的基本矛盾。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矛盾是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派生着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支配着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本质运动,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制度必然转变为共产主义制度。因此,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矛盾,真正形成了作为劳动发展史的整个
       人类历史的本质。可见,卢卡奇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将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视为辩证法和历史过程的本质,是用黑格尔历史哲学公式来取代历史唯物主义,是错误的。人本学的历史理论与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理论是根本对立的。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在本质上与哲学人本学属于完全不同的理论范式。阿尔都塞看到了马克思的思想在1845—1847年间发生了根本转变,但并没有从理论范式角度理解“认识的断裂”的本质。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标志着一种新哲学的产生,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的确,在1845年前,即在青年马克思那里,像同时代的青年黑格尔派一样,都是一种哲学化理论范式。他们对现实的批判,包括对私有制的批判和对共产主义的认识都是立足于哲学,从哲学出发的。这种哲学方法的核心正是黑格尔哲学及全部德国古典哲学当作基本问题研究的主体和客体关系问题。建立在这种哲学理论基础上的世界观必然是人本主义的。马克思逐渐发现,用“主体-客体相互作用”这一哲学方法分析现实社会、经济、政治问题,毫无“理论价值”。要彻底实现哲学必须消灭哲学。一旦同历史和现实相接触,哲学便失去了独立存在的必要性。正如恩格斯所说的:“如果世界模式不是从头脑中,而仅仅是通过头脑从现实世界中得来的,如果存在的基本原则是从实际存在的事物中得来的,那么为此所需要的就不是哲学,而是……实证科学。”马克思在1845—1847年所实现的“认识的断裂”,是理论范式的彻底转变,它意味着马克思走出了哲学迷宫,抛弃了哲学幻想,清算了自己的哲学信仰,宣告了哲学终结,实现了哲学的革命变革。阿尔都塞却认为,马克思思想中“认识的断裂”,只是标志着新哲学观的出现,而不是旧哲学的全部终结。而且他把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看作“两种不同的理论学科。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同时,马克思同自己以往的意识形态哲学信仰决裂,并创立了一种新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其实,辩证唯物主义或现代唯物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它“不再需要任何凌驾于其他科学之上哲学了”。“哲学在这里被‘扬弃’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并不是某种新哲学的产生,而是全部哲学的终结。正因为这样,“主体——客体相互作用”这一哲学人本学公式或人道主义最重要的理论教条,就随着哲学的终结而宣告破产了。
       (责任编辑 严 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