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现场]著名作家、知名期刊主编来安徽池州九华采风
作者:黄微蓝

《诗歌月刊》 2007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2007年3月23日至25日,全国部分著名作家、知名文学期刊主编应邀来到安徽开展文学采风和研讨活动。他们就2007年文学创作和文学期刊的发展趋向,以及人们普通关注的社会、文学热点问题进行了研讨。参加这次活动的有《中华文学选刊》主编王干、《花城》杂志社主编田瑛、《天涯》杂志社主编李少君、《文学报》副主编徐春萍、《作家》杂志社主编宗仁发、《花城》杂志社编辑部主任朱燕玲、《诗歌月刊》杂志社主编王明韵、池州市作家协会主席吴昭元,以及合肥、池州的部分诗人、作家共20余人。
       大家从繁荣文学创作和促进文学期刊良性发展的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普通认为,在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文学期刊和网络平台,已经形成了一种有序地良性互动,对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和推动力。而且,在网络传媒文学作品发表水平良莠不齐的今天,文学期刊仍然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是广大作者和读者关注和期待的焦点。随着经济建设发展的深入,期刊发展亦不例外地拥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和消费市场,文学期刊面临着进一步做深做精做强,文学期刊发展任重而道远。采风期间,作家、主编们还与当地作家、诗人进行了文学座谈和联谊。
       3月24日,在安徽采风的全国部分文学期刊主编、作家一行从合肥外商俱乐部国际大酒店出发,驱车兴致勃勃地前往安徽池州、九华山参观。正值阳春三月,草木萌发,沿途之上,蓝天之下,盛开的油菜花一片金黄,风中飘荡着阵阵沁人心脾的花香。而在前一天,合肥、池州都还是阴云密布,沉浸在潇潇的春雨之中,今天则雨过天晴,一派春光明媚。车子飞快地驰骋,池州空气分外清新,秋浦河水更加清澈,九华山岗佛光普照,令人精神为之振奋。在九华山山脚,池州市作协主席吴昭元先生一行人正热情地等等待着主编和作家们的到来,大家简单地寒暄之后,车子又继续向九华山上开去。
       九华山古称九子山。九华山以它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吸引着海内外的人们前往观赏。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九华山因深厚的文化与宗教内涵极富灵气。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有“诗仙”之誉的大诗人李白唐天宝年间曾多次游历九华山,睹此山峰灵秀,九峰如莲花,触景生情,在与友人唱和的《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并序》中曰:“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因此改“九子山”为“九华山”。李白游山其间作诗赠友韦仲堪云:“昔在九江(长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我欲一挥手,谁人可相从?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 “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诗句逐成为描绘九华山秀美景色的千古绝唱。
       大部分作家们都是第一次来到九华山,汽车沿九华山弯弯的山路蜿蜒向上,据介绍,九华从山脚往上共有九九八十一道弯,在盘山公路的拐弯处,俯瞰云雾缭绕的山下,还是令人感到阵阵的惊叹。今年山上的天气暖得早,山上的杜鹃花已比往年提前开了,一簇簇火红的花朵点缀,春天的山涯格外青幽。
       在山上,作家们受到了九华山风景区管委会的热情接待,管委会副文任杨积刚先生还向作家们详细介绍了九华山的概况以及人文景观。24日下午和第二天上午,作家们在九华山管委会和池州作协部分同志的陪同下,乘揽车游览了九华山风景区,参观了著名的地藏菩萨肉身宝殿。大家还攀登了海拔一千多米高的九华天台,在天台峰西,一块峭壁奇石酷似一只敛翅的老鹰,这就是著名的大鹏听经石,传说有大鹏听地藏菩萨诵经而感化成石,作家们纷纷在此留影纪念。九华山的历史以及传说都给作家们留下深刻印象。
       3月25日下午,作家们还来到池州秀山门民间艺术馆参观。池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早在五千年前,这里便出现了新石器文化。南北朝时期,这里是昭明太子的属地,后世为纪念他,改池州城西门为秀山门。秀山门博物馆是一个以陈列木雕、石雕、砖雕为主题的古建筑构件雕刻艺术,同时以展示昭明文化为特征的地域历史文化的博物馆。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当时人们的生活环境、审美情趣、伦理教化。大家对这里展示的古建筑艺术赞叹不已,大家对保存良好的古代木雕、砖雕、石雕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感叹中国古代徽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