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学]去看张爱玲
作者:陶舒天
《含笑花》 2007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不知从何时起,我知道张爱玲这个名字,大概与我老爸有关,他总把张爱玲这个名字挂在嘴上,视她为偶像。那时我还小,不懂事,有一次,指着报纸上张爱玲的一张照片说:她像我们学校门口做窗帘的女人。因为神态上确实太像,逗得老爸笑得前伏后仰,足足笑了五分钟,也许是童言无忌,他也没怪我贬低他的偶像。只是从那以后,他有事没事就给我狂灌张爱玲,幸亏我那时才上三年级,对于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之类名言,不知所云,老爸没办法,只能叹息我没有张爱玲那般才华。
六月的一个星期天,老爸不知哪根筋搭错了,说要带阿拉去看张爱玲。虽说从没见过她,但对她却像对姑妈小姨一样熟悉,并且非常好奇,听老爸一说,俺俩一拍即合,立即分头查找地图。张爱玲在上海住过很多地方,但只有一处“常德公寓”在静安区,离我家比较近。我们坐地铁来到静安寺,那里市面繁华,一座很大的寺庙坐落在中心地带,金碧辉煌好像刚刚粉刷过,对面的静安寺公园也是very beautiful,听说以前这里是一片墓地,我很吃惊,很难把眼前阳光明媚人来人往的景象与过去阴森森的墓地联系在一起。
常德公寓很好找,就在常德路与南京西路交叉的地方,往左一拐就是常德公寓,它已经有些斑驳,但依旧鹤立鸡群,周围的房子已拆得差不多了,惟独它还完好无损。我和老爸站在楼底下仰望,只知道她住在六楼,那个装有空调的阳台应该就是她家了,她和胡兰成先生就在那上面跳舞吗?我们在楼下转了好几圈,好不容易混进楼里,公寓楼道黑洞洞的,好像有东西随时要掉下来,乳黄色的地砖缺一块,是不是ei leen chang的高跟鞋踩坏的?每一层楼道里都有古老的消防栓与火警箱,那是英国人留下的。楼道楼梯又黑又长,一层层好像总也走不到头。现在上下楼的人不走楼梯了,都坐电梯——我们不敢坐,据说那个电梯工驱逐来看张爱玲的人,来的人也实在太多,世界各地都有,烦也烦死了。
摸索着来到六楼,我胆怯地望着那扇门,当年胡兰成就是从这里递了纸条给张爱玲的,我们不敢敲门,毕竟现在是别人家,或许还是个小市民,用上海话骂你一顿你也没话说。楼梯转弯处就是阳台,阳台下一片繁华景象——据说张爱玲很孤僻,不喜欢应酬,公寓的阳台就是她与外界联系的惟一场所,怪不得她那么喜欢阳台。我站在阳台上往下扫描,想象张爱玲从前也是在这里注视着来来往往的电车,注视着那些在对面“百乐门”狂欢了一夜的先生小姐们。就在这一刻,我记住了她。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翻出张爱玲的书籍,我想了解她,我想认识她,我想细细品读她——听说她第一篇处女作得了五元稿费,就买了一支口红。这篇短文,我不知能不能收到稿费。如果收到十块钱,我不会买口红。我只是个平常的小女孩,没有张爱玲的独特和才气,不能跟她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