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时代风采]乐在高山作奉献
作者:邹 纪

《含笑花》 2006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文山电视调频台机房位于滇东南最高峰——海拨997米的薄竹山顶。这里距文山县城80多公里,距最近的老回龙镇也有20多公里的崎岖山路;山顶气候恶劣。年平均气温比山下低摄氏S至8度,煮出的饭、面条总是半生不熟;南方冬季罕见的下雪,这里却时常见到,一年四季几乎都得穿冬装,真是山上山下两重天;一年中一半以上的时日。雷电不断,雨雾环绕。而位于如此艰苦环境中的电视调频台,却承担着向全州城乡传送广播电视节目的重任,架起人民群众了解信息,学科学、用科学的“金桥”。张强作为一台之长,身先士卒,廉洁自律,带领全台28名干部职工,在艰苦的环境中,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换来了万家欢乐。
       (一)
       薄竹山山高路远,几十公里的山路,又陡又烂,还时常发生塌方、堵车,一到雨天换班,文山电视调频台的干部职工就做好走路的准备,“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已成了家常便饭。为完成交接班和值机任务,文山电视调频台的干部职工年年如此、月月如此。
       1978年,仅16岁的张强与薄竹山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此后,他就与这项事业打了26年交道。张强的父亲是南下干部,很多老战友、老同事都身居要职,张强多次有调动工作的机会,然而,他每次都断然回绝,选择继续留在高山上工作,为自己骄傲和自豪的职业而勤恳工作。
       1991年,张强从北京广播学院函授广播电视工程专业深造回来后,渐渐成长、成熟起来,不仅业务技能一流,管理能力也显现出来,并走上了领导岗位,他责任心更强了,不仅坚持节假日上山带班制度,苦活累活还总是带头干。1998年初,薄竹山机房高压部分引雷,机房、低压柜、整流柜、高压电缆头、发射机多处受雷击,一些零部件被击毁,面临停播。为了让全州人民群众能按时收听、收看到广播和电视节目,张强带领一班人爬到60米高的天线小平台抢修,一千就是6、7个小时,手冻僵了,搓几下,脚站麻了,动一下,一直干到天黑才下塔,下来后连喝水都难以下咽,张强更是不顾个人安危,在蒙蒙细雨中,拉下高压跌落保险,在最短的时间内,顺利完成抢修任务,同时还将总维修改造费从7万元降到3万余元。
       在文山电视调频台工作的27个年头中,张强不知有多少个年三十都是在薄竹山上度过的,不仅如此,他还把自己的亲人都邀约在薄竹山上过大年三十。为此,张强还常常自豪地说:“能和家人在滇东南最高峰过春节,别有一番情趣。”
       (二)
       除了工作环境艰苦外,文山电视调频台设备老化、经费紧缺。面对困难和问题,张强没有坐等天上掉馅饼,而是边积极争取上级支持,边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自救,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技术改造,一次又一次战胜困难,保证了转播任务的圆满完成。
       文山电视调频台建台20多年来,已连续多年获得省级“技术维护先进台”荣誉称号,2000年5月被国家广电总局授予“全国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先进台”荣誉称号。张强本人也于2000年获国家广电总局表彰的技术维护二等奖,2002年获全省技术维护二等奖,2003年被州局党委表彰为优秀党务工作者,2004年被评为全州广电系统优秀党员。
       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要求别人做到的,张强总是自己先做到。文山电视调频台共有三辆车,一辆按送车、一辆工程车和一辆公务用车。然而,即便是因公出差,他也很少用单位的车,上昆明出差都是乘公共车。他常说:“单位的经费要用到刀刃上,能节约就要节约。”
       2005年,经多方争取,文山电视调频台的设备改造和更新被列为“西新工程”项目,总投资达200多万元,是建台以来最大的一次投入。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张强强调公平、公开、择优、节约的原则,保质保量如期完成“西新工程”项目。他的精神感动了人们,会计彭艳芳感慨地说,张台长在整个“西新工程”项目的资金运作上,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要节约每一分钱。”
       由于调频台一直以来都经费紧缺,广播电视器材的供货商和工程建设单位平时极少光顾,“西新工程”项目200多万元的投入,却吸引了这些人的眼球,他们纷纷前来洽谈业务,各种利益和诱惑,一波又一波地涌向调频台的领导班子。作为一把手的张强自然成了“靶心”,然而,张强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班子会和全台职工大会上反复强调,“西新工程”项目是党和国家实施的一项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我们坚决不能把它做成一项损公肥私的腐败工程,所有的招、投标都必须按章办事,阳光作业。目前,“西新工程”项目在文山电视调频台的实施进展顺利,还得到省调研组的充分肯定,同时,文山电视调频台的“西新工程”项目建设还作为我州广播电视的一个样板工程来建设,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曾副司长到薄竹山调研时,对文山电视调频台的工作大加赞赏。自此项目实施以来,由于联系多了,张强的手机费成倍增长,但他从没有向单位报过一分手机费。调频台职工李留昆动情地说:“自‘西新工程’项目实施以来,张台长清瘦了不少。”
       (三)
       担任台长以来,张强严以律己,不断修改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不搞一言堂,用制度管人,按章办事。每年器材采购,办公支出都是按规章制度办,不是一个人说了算。一位工程老板感慨地说:“文山电视调频台是一个团结、务实的集体,对我们来说,是要靠实力才能和他们做生意的”。然而,在这个单位,真情又无处不在,2005年5月,该台老党员陈永权的媳妇下岗,儿子没有工作,自己又身患重病,张强得知情况,在全台发起倡议,并带头捐款帮助陈永权度过难关。调频台已形成困难大家上,有快乐大家同分享的良好氛围。
       或许,是常年在薄竹山上的缘故,张强和职工们早已练就宽阔的胸怀、坚定的意志、开拓的眼光、清澈诱阴的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