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社会]冷酷征信与脆弱的开始
作者:华 璐 石 磊 彭晓芸

《新华月报(天下)》 2008年 第0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个人信用 为何脆弱
       欠银行几毛钱,逾期不还会怎样?对通讯资费不爽,就是不交又怎样?结论是,你可能无法贷款买房,甚至不能升官发财。这种逻辑来自央行推行的一套征信系统。那么,什么是征信系统?
       这个征信系统既缺乏公众参与,也没让公众去强化信用意识,更不会及时告知。以至于我们常常不知道我们招惹谁了,也不知道谁在决定我们的信用,更不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征信系统,实际上是央行采集个人的基本信息、贷款信息、信用卡使用信息以及交付电话水电费等交易信息形成个人信用报告以反映一个人的信用状况。银行会根据这个报告衡量是否给人发放贷款, 据说目前部分地区在审查人大代表,公务员录用和任用考核时,也需要查询个人信用报告。迄今为止,系统已经采集近6亿中国自然人信息并建立信用档案, 可谓世界最大规模。
       按理说,征信系统对于一个市场经济社会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很多老百姓却对这个系统不怎么“爽”。 因为他们发现自己在这个系统面前很脆弱,很容易受伤。 一些小疏忽,他们的信用记录就成不良。别人一捣鬼,自己就成了没信用的人,未来经济生活也受影响。 更别说系统一旦出错就会误伤百姓无数了。究其原因,有民众意识不到位的问题,但大概也有系统不完善的责任。
       那么,在系统完善之前,作为个体的我们可以做什么呢?跨越个人信用的雷区,可以让我们避免受伤。 了解系统的运行机制,可以降低受伤的概率。了解个体脆弱的原因,可以减轻伤害的痛楚。
       
       1904年,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到美国北卡罗莱纳州访问,恰巧遇到一场基督教的受洗仪式。
       观礼的人不屑地说,这个银行家之所以接受洗礼,不过是为了在当地社区开银行罢了。一旦接受洗礼,他就会得到社区所有居民的光顾,包括非基督徒。韦伯进而发现,想成为本地基督教会的成员,要接受极为严密和细致的对自己过去行为甚至婴儿时期的调查。加入教会,成为了道德水准的绝对保证,被社会所承认。
       韦伯由此归结,信用的产生必须靠一枚“制度化的印章”,它是以利益、合作、信用为基础的。在西方,个人信用报告被比喻为“韦伯的印章”。
       长期的农业文明和乡村熟人社会,令中国人的信用概念更多地停留在道德范畴。物转星移,在社会生活日益市场化的今天,揭开这枚印章,我们谈谈利益也并无不可。随着6亿份个人信用报告在全国范围内的联网和应用,信用也该到了作为一个经济名词被人们重新估价和认识的时候了。
       无知无觉的个人
       27岁的广州白领徐先生是个工作狂,生活上他向来粗枝大叶,尤其在缴费这个问题上。
       忘了给固定电话交费?后面补交就是了!结果,号码被注销。
       忘记了给水电存折里存款?供电局催款的通知一揉一扔!结果,家里被拉闸。
       可徐先生万万没有想到,最让人头大的竟是手里那几张信用卡。“现在办张卡太简单了,填个表,复印一下身份证就可以了。”去年买房申请贷款时,他才发现自己的满不在乎终于惹了麻烦,经办律师申贷时发现他的个人信用档案里有个不良记录在“闪烁”。接下来的几个月,律师都会打电话提醒他:“徐先生,你卡里欠的10块钱还了吗?”更让他抓狂的是,他不知道到底是哪张卡欠下了那10块钱,而且,卡的密码早被自己忘到爪哇国了。
       徐先生不知道,他的拖欠款行为已经为自己的个人信用报告添上污点。不过,他还是不相信这会对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他肯定地说:“我房贷还是被批准了啊,这个档案根本没什么用!”
       事实上,像徐先生这样搞不清个人信用报告为何物的都市人到处都是,根据《中国青年报》最新调查表明,有33.1%的人不了解该报告的作用,61.7%的人不知道银行会为哪种客户建立报告,83.9%的人表示担心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列入“黑名单”。
       不管你愿不愿意去了解,中国个人信用报告的建立已经如滚滚大潮势不可挡。今年3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官网上发布了《2003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主要情况》。该报告显示,自2004年央行开始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信用数据库以来,征信系统已为近6亿自然人建立了信用报告。
       征信系统的“冷酷”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不久前表示:“按照最新统计的数字,现在共发出12.9亿张银行卡。到去年,我们居民刷卡消费占社会消费总额的比例达到了17%,今年上半年达到了18.5%,增长速度还是很快的。”
       但实际上,当下中国的个人信用贷款市场与发达国家的相差甚远。
       以美国为例,个人消费支出在GDP支出中所占份额大致在70%,而个人消费支出中,各种信用形式的消费支出占半数以上。而在中国,即使是号称国际金融中心的上海,各种信用类的消费支出仅仅占到0.62%。
       现代市场经济是以金融为轴心运转的,金融活动实质就是信用运动。除了企业间、法人机构间的各种信用往来以外,信用发达的一个最重要特点就是“极致”到个人。没有个人的信用制度,就没有信用活动参与双方的互信,绝大多数消费者将永远是无力的需求者。
       目前,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缺失成为了个人消费信贷发展的瓶颈。据国家工商总局统计,因信用缺失导致经济秩序混乱造成的无效成本,已占到我国GDP的10%~20%,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5000亿元。个人信用制度的空白使得消费信贷在开展过程中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状况,导致了信贷供需配比低效,因而严重制约了消费信贷的发展。
       国际金融公司(IFC)2008年6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称,“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有待开发的小额信贷市场”。随着年轻中产阶层的兴起、社会消费的升级,个人接触到小额消费信贷的机会越来越多,而信用报告也将被普及,作为个人的“经济身份证”。
       征信在欧美发达国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的征信行业迅速发展,现已形成完整的体系,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美国的严格信用记录和审核制度下,消费者一旦有了不良记录,会面临“处处碰壁”的窘境——轻则额外支付透支利息,重则无法利用信用消费购买任何商品、甚至对就业和生活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所以,如果你像徐先生一样,理所当然地认为个人信用报告只是小菜一碟,那就大错特错了。
       个人信用的脆弱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这是老人们传下来的真理。不过,有时候欠钱的名目太多,保不准偶尔有个漏眼的时候,还有些人一忙起来给忘了。这么庞大的社会,要良性运转当然要靠系统制度调理。但这个庞大的个人征信系统,给很多人带来的首先是烦恼,而不是便利。
       北京的商人郭彦旭就是一例。由于身份证几年前被叔叔借用向银行贷款,且逾期未还造成不良信用记录,郭的房贷申请被银行拒绝了。
       北京律师董正伟认为,郭彦旭的问题绝不是唯一。在个人信用活跃的现代社会,出现信用偏差的客户为数不少,而这种记录上的缺陷,一旦将消费者拉入“信用黑名单”,消费者想保障自身权益却百口莫辩。
       对于小郭的问题,央行的答复是,因为公民对个人身份证的合法使用也要负责任,这是有法可依的,所以,即使被冒用产生的不良信用记录,他本人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话得体,也在理,可是小郭这样的小老百姓,苦水只能往肚里咽,自己成了冤大头,谁来保障他的利益?
       广州白领宋静也在质疑:如果由于各种特殊原因忘交、迟交话费、电费,也要在个人信用报告里留下不良记录,是否有失公允?银行方面又没有相关的提醒、警告措施,会不会导致客户不能及时了解到自己的信用报告变化,从而产生问题呢?“银行最起码有提前告知的义务。”身在大洋彼岸的朋友告诉她,在美国,如果一个人的非信用行为即将被列入“黑名单”,一般会有2至3次通知,以确认这个信息是否真实,因为这涉及到当事人的保险、申贷和求职,落笔前应该格外慎重。对于刚起步的中国个人征信系统来说,要建立起这样周全细密的信用报告,似乎还不是眼下我们能活生生看到的事。
       一个尴尬的事实是,一边是对个人信用要求越来越高、范围越来越广、污点消除越来越难,另一边却是银行经常出错(部分“信用污点”也与银行的不作为有关),让征信系统变成了对公众单方面的约束,对银行信用却缺乏监管。只享有考量消费者信用和惩罚消费者过失权利,而不必承担告知、审核、事后追惩等义务,征信以及信用体系趋于霸道似乎成为事实,而个体的脆弱也就难以避免了。
       或者,韦伯的印章,目前在中国封住的也只是小老百姓的荷包。(华璐、石磊、彭晓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