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社会]小民为何发牢骚
作者:胡阿九

《新华月报(天下)》 2008年 第0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诸多的快乐都是因为那个“多才多艺的妓女”(马克思对货币的爱称),诸多的罪恶也是因为这个无情冰冷的金钱。经历数个世纪怀胎,这个“妓女”又生出了无数多情妩媚让人无法抗拒的后代。比如那个以前叫“钱庄”,如今叫“银行”的东西;比如以前叫“欠债还钱”,如今叫“经济信用”的玩意……
       面对一个“妩媚”的时候,你可能无法抗拒;当遭遇两个“多情”的时候,多数人大概只能脆弱疲软了。后者的效果,跟个体遇上由银行这样的强势机构主持的个人信用评估系统时一样。一不小心,我们就是那个不良的客人,就是银行不再愿意把“多才多艺”出租给你把玩的倒霉蛋。难怪很多人不爽,地产界大哥——任志强先生就认为“央行建立个人征信系统是个流氓行为”。
       至于个人信用在这个系统何以如此的不堪和脆弱,简单来说,可以从3个方面解释。第一,受宏观环境影响,国民在这个方面的意识相对淡薄,不是很把个人信用当回事;第二,征信系统本身存在一些无赖行为,比如管得太多又缺乏法律依据;第三,系统本身的非人格性质决定,容易误伤个体。
       小民无才
       在我国,崇尚“信”的风尚有几千年的传统,在《论语》中“信”字出现了38次,频次虽然低于仁(109次)、礼(74次);但是高于善(36次)、义(24次)、敬(21次)、勇(16次)、耻(16次)等词汇。
       不过孔子说“信”,基本上是把这个放在道德层面来讲。而我们央行说的个人信用,主要是一个经济范畴的东西。《货币银行学》说:“信用这个范畴是指借贷行为。这种经济行为的特点是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或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而且贷者之所以贷出,是因为有权取得利息,后者之所以可能借入,是因为承担了支付利息的义务”(比如银行借贷)。《牛津法律大辞典》则说:“信用,指在得到或提供货物或服务后并不立即而是允诺在将来付给报酬的做法”(比如我们交的电话费)。
       相信央行不至于用上春秋时期老祖宗的概念,采用的个人信用概念应该是倾向后面的。从这点看,个人信用是和现代经济挂钩的。也就是说,个人信用是随着理性市场经济的发展而萌芽的。而关于市场经济和人的观念的相关性研究也表明,在市场经济比价发达的地方,个人信用就会好些,反之略逊。
       其实,看看我们的国情也知道,市场经济走过的就那么几十年,市场风暴对民众的洗礼远远不够。民众的脑子里根本就缺这根筋。欠电话费几毛钱,算是哪门子大事?还钱晚几天又不是不还?银行卡没注销欠年费了,谁又老会查询这个?那个不良贷款动辄千亿的银行怎么可能跟我等计较这点小事?
       其实,真是我们错了。大佬们可以随地拉撒,并不代表我们就可以随便擤鼻涕。千亿元可以由国家埋单,几毛钱他们还真的决不放过。从这点看,除非一些故意当“老赖”的刁民,多数一不小心变成不良客人的,真的是个人意识有问题。
       机构无赖
       既然个人信用意识方面是有欠缺的,而这个问题又是如此重要的,那么央行方面,为什么就不能像母鸡教小鸭游泳一样护着不懂事的我们呢。多宣传,多教育,哪怕自己不会也可以照搬些理论来讲课。可他们偏不,其后果就是这个征信系统既缺乏公众参与,也没让公众去强化信用意识,更不会实行及时告知。以至于我们常常不知道我们招惹谁了,也不知道谁在决定我们的信用,更不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难怪任志强说他们流氓。
       为什么说他们流氓呢?首先大概是因为任志强有钱去美国,见多识广。他说:“在美国是使用纳税情况来建立个人征信系统的,纳税与否是作为个人信用的主要条件,银行贷款违约是进入到纳税系统中去的。银行只能说建立信贷信用系统,但个人的征信系统和银行没有关系。一个人偷税漏税,但仍然如约还贷,征信记录却很好,这怎么能行呢?”由此说来,个人征信系统并不全面,更多的是降低了银行的信贷风险。
       当然,由于征信系统是必要的,既然别人不做,央行做了,那么我们也要承认其有着正面功能。我们不能跟着骂人家“流氓”。只能说是“泼妇”或者“无赖”。这些无赖行为表现在哪里呢?有人说银行建立的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的服务对象主要是金融机构,但其征集的信息却不仅限于金融系统内部,有管得太宽、依据不足的嫌疑。
       去年年初,银行与信息产业部联合发布手机欠费信息将纳入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曾引起强烈反应。众所周知,电信收费领域一直以来饱受非议。一个连自身信誉都无法保证的行业,又如何能为他人征信?不过央行不怕这些质问,今年1月8日,征信系统又将机动车主欠缴养路费信息纳入信用信息库。由于缺乏法律依据,这时候的征信系统,看起来怎么都像是在别人门口泼红漆的讨债大佬。更不要说什么立法保护隐私和提前告知之类的了。
       系统冰冷
       当然,除了个体和央行的两方面原因,还有一个客观的因素不得不说,那就是组织固有的非人格性。有些小文艺有个小毛病,当谈到个人遭遇现代庞大的组织的时候,喜欢用卡夫卡关于城堡的概念——遥远且冰冷。那么,征信系统作为一种组织或系统,自然也拥有这样的非人格化特质。进一步说,这与传统社会中的互动主要建立在个人特征和人际关系的基础上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当然,这并不是说他们不是人在做事。都是人在做事呢,只是做得不像人事而已,似乎就是机器在管理着我们的信用。这种管理容易发生“误伤”现象。就像天上神仙撒泡尿,淹死地上一群鸟。
       浙江嘉兴某单位职工吴某发现自己个人信用报告中凭空生出106万元贷款记录。而在武汉,市民戴女士准备贷款买房,被告知不能办理贷款。戴女士查证发现,曾有人盗用她的资料向某银行贷款,这笔贷款至今还未还清。
       类似这样遭遇的人,在生活中不在少数。2007年,央行征信中心北京分中心,就有3000多人提出征信报告查询,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到商业银行贷款未果后才发现自己有“诚信问题”,这中间又有600余人因征信系统出现“偏差”与商业银行沟通解决未果后向央行提出异议。而显然,这样的异议过程,又是充满着排队、领表、书写等等的程序。因为,只有这样才符合冰冷且遥远的城堡形象。(胡阿九)
       (本组文章摘自《南都周刊》2008年第45期,作者均为该刊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