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环球]FBI百年沉浮录
作者:木春山 袁忠海 柳 直 段聪聪 王亮亮 石 华 王 薇 熊争艳

《新华月报(天下)》 2008年 第0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7月26日,美国联邦调查局(FBI)迎来它的百岁“生日”。悠久的历史、神秘的工作、传奇的故事,再加上诸如《沉默的羔羊》等影视作品的渲染,使人们对这家“百年老店”充满了好奇。可以说,FBI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刻与美国历史上一些最黑暗的事件密切相连,但“9·11”事件是个例外。FBI因没有能尽早发现并阻止这起重创美国的恐怖事件,备受美国人的谴责。“9·11”事件前几天,FBI换了老板,队伍现在已壮大到3万多人,在海外设有六七十家办事处,其中包括中国。但FBI在全力反恐的同时,又引来更多的非议。对于一些人来说,它是打击犯罪最有效的机构;而对另一些人来说,FBI被形容为“掠取自由的肆意妄为者”。
       从查抄假货到全球监听
       法新社7月24日以“从波拿巴到本·拉登——联邦调查局100年”为题目报道说,100年间联邦调查局从只有几十个侦探的小单位成长为拥有雇员超过3万人的重要政府机构,“它已经成为一个传奇”。美国明尼苏达州的《明星论坛报》在评论FBI百年史时说:“他们开始时是一群穿着浆过的衬衫的枪手,负责调查金融犯罪和查抄假货。过了几十年,他们投入对付黑帮团伙、银行抢劫犯、绑架者和间谍的战斗。现在,他们在网络世界和监视器前监视在世界各地发生的国际犯罪和恐怖行动。这就是联邦调查局在100年间不断的演变。”
       1908年7月26日,在当时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支持下,时任美国司法部长的查尔斯·波拿巴决定成立一个全部由职业特工组成的部门,以协助司法部调查联邦刑事案件。这一机构就是美国联邦调查局的雏形。刚刚成立时,它还只是依附于司法部的一个小单位,全部成员只有波拿巴“钦点”的34名情报人员,所能承担的任务也只是跨州案件的调查。
       FBI名声大噪要从上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说起,当时美国国内犯罪率直线上升,FBI因抓住臭名昭著的“一号公敌”约翰·迪林杰和“机枪手”凯利而被民众奉为英雄。根据当时的新闻报道,FBI的探员包围住凯利时,这个凶狠的罪犯竟然被吓得抽泣着说:“别开枪,政府的人”。
       不过,这些“政府的人”的所作所为也并不全是光明磊落之事。仅在埃德加·胡佛任内,FBI就曾对阿尔贝特·爱因斯坦、马丁·路德·金等多位著名人士进行过“黑调查”,甚至还曾试图使用金的私人性生活录音带对其进行要挟。后来,美国政府不得不出面“提醒”FBI适可而止。
       FBI百年大庆之际,德国《图片报》报道说,联邦调查局恐怕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警察机构,但它也有阴暗面。在埃德加·胡佛领导FBI期间,这个机构曾经将许多无罪的公民说成是信仰共产主义的“国家公敌”。FBI还曾经对反越战运动进行渗透,甚至对总统进行窃听。在2001年“9·11”恐怖袭击发生后,联邦调查局更是被赋予了很大的权力。人权主义者相信,现在受到政府监视的人比任何时候都多。德国《世界报》近日还报道了关于FBI的一些花絮,如FBI和中央情报局(CIA)曾经是势不两立的竞争对手,两个机构的探员相互不说话,也不共享信息。报道中还提到,据传胡佛经常在下班后穿上女人的衣服,而且终生未婚。
       作为一个执法机构和情报机构,FBI最让人称道的是其特工人员的高素质。该局特工的主要来源为大学毕业生或有“特殊才能”的人,被选中后,将进入FBI专门训练高级特工和警察人员的“学院”接受严格训练。
       实际上,并非所有雇员都可被称作“探员”,机构中多数人(1.8万多人)是辅助专业人员,包括情报分析师、语言专家、科学家、信息技术人员等。
       加入FBI的过程也并非电影作品中所描述的一样要拥有超群本领,经历千锤百炼。当然,由于工作的敏感性,对于申请者来说,最严峻的一关应属背景调查,要接受测谎、非法药物、信用记录等各种检验,就连前任和现任同事、邻居、朋友和老师都会成为询问对象,在排除一切可疑之处后,才会进入能力和资历检验阶段。值得强调的是,如果不是美国公民,寻求加入FBI便是“死路一条”。
       FBI雇员待遇等同于政府公务人员,无论白领还是蓝领,均算不上高薪阶层,但全职雇员的福利极佳,健康保险、人身保险、退休金、休假等项目都令人艳羡。
       FBI一把手:不敢对恐怖组织掉以轻心
       但FBI也有失手的时候,其最大失败就是没能察觉和阻止“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因此,FBI的百年大庆不可避免的被“9·11”事件的阴影笼罩着。“2001年的‘9·11’事件,戏剧性地改变了FBI的工作重点。”说这话的不是别人,正是FBI的现任局长罗伯特·穆勒。巧的是,“9·11”事件发生前几天,这位在FBI干了几十年的越战老兵才正式担任FBI的局长。
       工作虽然非常忙碌,但穆勒十分懂得“利用”媒体,他甚至会在晚上抽时间通过电子邮件接受媒体的采访。所以细心的美国人会发现,打开电视,CNN在播放穆勒滔滔不绝的讲话;打开收音机,电台里也能传出穆勒抑扬顿挫的声音;拿起报纸,《华盛顿时报》上特意做了一个FBI百年大庆专题……难怪一些美国网友开玩笑地说,总算知道FBI的厉害了。
       穆勒作为FBI的当家人,对该机构近些年的工作表示赞赏,认为该组织很好地履行了总统赋予的权力,特别是在“9·11”恐怖袭击之后,为美国在全球的反恐战争提供了必要的情报支持。这点连挑剔的美国主流媒体《华盛顿邮报》的评论家也不得不承认,“9·11”之后, FBI事实上已经展现了“比历史上绝大多数时候都具有的非凡能力”。
       对此,穆勒感触颇多地说:“我很珍惜这个职位,因为是在为国家利益服务。”在接受CNN的采访时,穆勒直言:“(我们)必须确保绝对不能让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落入恐怖分子的手中,无论是在美国国内还是在国外。这是我们的原则——因为全世界的美国人都成了袭击目标。”穆勒曾毫不掩饰地说,“我们正在持续不断地更新技术,保持技术前沿,虽然前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确实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打击恐怖主义。”但是在谈到未来的计划时,穆勒显得非常低调,他非常担心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恐怖分子训练营里那些受训的人耍什么花招,毕竟FBI“十大通缉犯”之首、悬赏5000万美元的本·拉登还没有被抓到。
       在华蛰伏6年间
       实际上,FBI与中国的接触始于上世纪60年代。1966年,FBI香港办事处正式开始代表FBI与中国公安部联络。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日益融入世界,中美执法部门的这种联络越来越频繁。双方建立直接联络机构的必要性凸显。1996年开始,FBI不断向中国提出设立法律专员办事处的要求。
       但直到6年后,美国总统布什首次访华期间,中国才正式同意了美方的要求,而中方当时也宣布了保留在中国驻美大使馆内设立相似机构的权利。
       2002年10月22日,没有大张旗鼓的“开张仪式”,没有人声鼎沸的新闻发布,FBI在北京安营扎寨了。这个秉承FBI谨慎低调风格的北京办事处,没有自立门户,而是把办公地点设在了美国驻华使馆内不起眼的一角。
       作为FBI第45个海外专员办事处,北京办事处现有两名特工,负责FBI在整个中国的事务。
       一个国家的执法机构在另一国设立办事处的做法,自然会让驻在国的舆论抱有质疑。似乎是为了消除外界的这种担心,FBI副局长托马斯·富恩斯特访华时强调,“FBI北京办事处的特工,更像是一名外交官,并不在中国从事秘密调查活动。”
       富恩斯特表示,目前FBI驻北京办事处已与中国公安部建立了非常紧密的关系,就广泛的司法问题交换意见,并协助对方破案和缉拿逃犯,相当于FBI与中国公安部之间的“信息桥梁”。
       FBI北京办事处建立以来首当其冲的任务就是调查恐怖分子的活动。FBI目前在与中国公安部合作,调查“东突”势力在国际恐怖活动中发挥的作用,以及“东突”与基地组织的关系。
       FBI北京办事处在中美执法合作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穆勒曾说,在美中两国首次成功遣返跨国罪犯的“余振东案”中,FBI北京办事处的作用可谓独一无二。
       同时,为北京奥运会安保提供支持也是FBI北京办事处的重要工作之一。穆勒证实,FBI已向中国方面派遣了专家传授经验和协助中国反恐。
       (综合7月28日的《环球时报》和《国际先驱导报》,作者分别为两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