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时政]不列颠,距离中国有多远
作者:张 哲

《新华月报(天下)》 2008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中英两国相距遥远,同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彼此关系似乎若即若离,既彼此熟知,又没留下太多亲密的痕迹
       布朗称两国关系处于最好时期,而在专家看来,国家间关系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1月17日当地时间中午12点42分,伦敦希思罗机场。一架自北京飞往伦敦的BA038班机紧急迫降,飞机受损,机上6人受伤。事故影响之一是,英国首相布朗专机前往中国的行程被耽搁了55分钟。
       英国驻华大使馆新闻及公共事务副总监苏白瑞(Bret Sutcliffe)告诉记者,“这是他此次访华唯一与预计行程不符的地方。”
       其余的一切,都完全吻合主宾双方的计划。布朗访华3天,中英就经济、教育、气候和奥运会合作等问题达成9项共识,签署了近8亿美元的合同。布朗表示,“中国的崛起给英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是机遇。”就此,远隔亚欧大陆的两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完成了一次亲密接触。
       拐点处的大国外交
       中英双方均认为:未来两国在经贸、科技、文化、气候、环保、教育等多个领域的合作均潜力巨大。
       与“巨大潜力”对应的是,中英关系在香港回归后一直显得过于平稳而波澜不惊。
       谈及中国外交,中美关系总是放在首位的。“中美两国的地缘政治地位和战略关系,就决定了没有其他国家的关系能够跟中美关系的重要性相比较。”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治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说。而英美两国,更是一直在“特殊关系”中共同进退。
       不过,时间似乎到了某个拐点。布朗上台前即表示将对“英美特殊关系”予以微调。此次来华,他毫不吝啬地给中国以拥抱,高调表示,对华关系正在成为英国的“繁荣之源”。
       原中国驻英国大使马振岗认为,布朗在任期正是在新的国际关系调整期间,20世纪英国主要和美国欧洲加强关系,21世纪他们需要与发展中大国加强关系,特别是中国和印度。两国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国际问题上有一定的共同利益,这是访问的另一个重点。
       这些共同政治利益包括:英国不把中国的发展看成威胁,而看成机遇和繁荣之源;共同发展是共同利益;维护世界和平,迎接各种恐怖势力挑战;以及迎接气候变化,在环保方面也需要共同合作。
       人权外交只是附带的
       布朗访华,也有媒体唱出不同的调子。英国主流大报之一的《独立报》发表文章,题为“我们的首相必须更勇敢”,批评了布朗访华只谈经济不谈人权。报道中,保守党人士McMillan Scott说,因为人权问题,布朗想阻止津巴布韦的板球队来英国比赛,可是他却不肯号召人们抵制北京奥运。
       1月18日英国广播公司(BBC)的节目为此做了注脚。主播连线向驻北京记者询问双方是否谈及人权问题,前方记者说,“我们都知道,这不是此次布朗访华的主要目的。他们更关注经贸问题……我们都知道,生意就是生意。”
       郑永年的解释是:“英国是一个福利国家,经济好不好决定了民众的支持度。在外交中,经贸永远是主角,而人权外交只是附带的。”
       与平稳的中英外交类似,中英的经贸往来也相当低调。布朗此行与中国签署了近8亿美元的合同,看起来似乎无法与不久前法国总统萨科齐访华时拿下的200亿欧元大单相比,都买不下3架A380。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冯仲平并不太看重其中的差异,“中德间主要是制造业合作,中法在政治合作上比较突出。英国主要是投资、金融合作,这种合作不那么张扬,看不见、摸不着。”
       郑永年也不同意只看到数量,“英国国内基本没有什么制造业,强项是金融、教育、环保和服务业。中国到法、德可以采购,到英国采购什么呢?8亿的订单,内涵是不一样的,是服务方面的东西。英国更注意管理经验、教育的合作,这对中国是很重要的。”
       原中国驻英国大使马振岗向记者指出中英经济联系的另一面,“英国的对华投资在欧盟里一直是最多的——在中国的项目大概有5800多项,实际投入超过150亿美元。”而且,两国的教育合作也发展迅速。“在我1997年当大使的时候,英国的中国留学生只有7000人。”根据英国驻华使馆提供的信息,在英国的中国学生已经超过6万,其中自费留学者每人每年贡献给英国教育业的学费就接近1万英镑。
       政府高调,民间多元
       在出访中国之前的预热活动中,布朗邀请了在英的中国球员郑智和董方卓做客喝下午茶。布朗甚至带领内阁成员集体阅读中共十七大报告,并高度赞赏中共的“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等执政理念。
       然而,在1月18日布朗抵达北京当天,英国的民众似乎并不怎么看重这场元首外交。
       BBC、第四频道(Channel4)等电视新闻的头条均是希斯罗机场的飞机迫降事故,其后则还有圣诞节后英国零售业消费市场不景气、国内燃气费用将再度上涨等,布朗访华的新闻排在这些事件之后。
       久居英国的学者郑永年介绍说,“英国人是理性、务实的,只有在涉及经贸利益的时候才向外,否则它作为一个岛国,经常是只向内看的。”
       当布朗把中国看成是英国“繁荣之源”时,也有网民对这样的乐观表示并不感冒。BBC网站上的一位网友就不认为中国发展将给英国带来成千上万工作岗位,“分明是中国的廉价产品让英国人丢掉了成千上万的工作岗位……”
       另一位网友则说,“看看英国给中国提供的东西吧:银行业、金融服务、奢侈品、环境科技,这怎么可能给普通英国人带来好处?这不过使那些富人更富罢了。”
       对这些,英国《卫报》驻华记者华衷并不以为奇怪,认为这些恰恰说明了西方的多元和西方人对中国的不同认识。他自己来到中国以后,看到的中国跟想像中有很多不同:“比想像中的更开放,更有活力,人们更有幽默感,但贫富差距比预料中更大,环境问题也更严重……”
       从最好到更好
       “英中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布朗首相在访华前表示。
       至于这个“最好时期”在将来会走向更好,还是倒退?郑永年认为,这有待非常时期的考验。“比如说,若国内发生较大的政治风波,或台海之间爆发冲突,中英关系将会如何?”
       不过目前看来,布朗基本延续了布莱尔的对华政策。冯仲平认为,布朗说“中国的发展对英国是一个机会”,这种论点是本次布朗访华最大的收获。这对世界有其政治意义。另外,英国人敞开怀抱,迎接全球化挑战。这个态度非常鲜明,值得信任。
       布朗走了,留下两国关系发展的更广阔前景。英国驻华大使馆新闻及公共事务副总监苏白瑞告诉记者,“这次签订了许多协议,使馆将继续实施,推进这些协议,”“这次首相和温家宝总理给了一个大的任务,就是到2010年双方的贸易额要大大增加。”
       (1月24日《南方周末》,作者为该报特约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