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时政]中部崛起战略:从“坐而论”到“起而行”
作者:郭久辉

《新华月报(天下)》 2007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编者按】: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六省。总面积10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10.7%;拥有3.61亿人口,占全国28.1%;是传统农业大区、劳动力富集区和主要的能源原材料输出地区。
       改革开放后曾有“中部塌陷”之说。2004年年底,中央在“沿海开放”、“西部大开发”的基础上,提出“中部崛起”战略。中部各省以此为契机,努力提高社会经济发展速度。2007年,中央进一步加强了对中部崛起的支持力度:“中部办”的成立,使得“中部崛起”正呈加速之势:中部六省主要社会经济发展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幅超过12%,超出全国平均数约2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平均增幅超过20%。能源原材料、机械制造等产业迅速壮大。
       随着近期国家支持中部六省发展的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以及中部六省加快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步伐,国家中部崛起战略进入了实质性的实施阶段。
       国家倾力支持 中部步入发展黄金期
       针对中部地区的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发展相对缓慢的状况,2006年4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出台了36条政策措施,提出要把中部建成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以及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中部崛起成为继东部沿海开放、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之后的又一重要的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今年4月13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办公室,负责研究中部地区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协调和落实促进中部崛起的有关工作。
       国务院还下发了《关于中部六省比照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范围的通知》,根据这一政策,中部六省将享受历史欠税豁免、税收优惠等多项优惠政策。
       于4月26日在郑州开幕的第二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以下简称“中博会”)上,海关总署、国家质检总局与中部六省签署了促进中部崛起的合作框架协议;福建、上海、青岛、广州、宁波、天津、深圳七个口岸办与中部六省签署中部六省口岸大通关框架合作协议;国家开发银行将与中部六省签署金融服务合作协议;南昌、赣州、郴州、武汉、新乡、焦作、合肥、芜湖、太原等九座中部城市更被商务部授予“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
       河南财经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李小建说,现在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中部崛起已从“坐而论”进入“起而行”的新阶段。
       六省奋力崛起“磁场效应”显现
       早在国家出台具体的扶持政策之前,中部六省就不等不靠,结合各自实际,开始探索崛起之路。
       煤炭大省山西围绕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目标,大力改造提升煤炭、焦炭、冶金、电力四大传统产业,积极培育现代煤化工业、装备制造业、材料工业和旅游业四大新支柱产业。安徽规划建设沿江城市带,2006年,安徽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2.9%,增幅居中部六省第二位。江西则依据区位优势,谋求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对接,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经济国际化和市场化,建设了特色鲜明的昌-九工业走廊。
       湖南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沿京广线长沙-株洲-湘潭“一点一线”经济带,为加快崛起创造良好条件。湖北一手抓武汉城市圈建设,一手抓县域经济发展,以武汉为中心,包括黄冈、鄂州、天门等多座城市的武汉经济圈已经成为长江中游地区最大、最密集的城市群。河南则确立了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发展目标,东引西进,加大对外开放力度。
       2006年,中部六省经济发展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地区生产总值达42961亿元,占全国20.5%。
       中部各省发挥产业基础好,劳动力和粮食、煤炭、矿产资源丰富、价格便宜等优势,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通过项目带动,大力招商引资,仅第二届“中博会”中部六省就发布招商项目1万多个,吸引了国际、国内众多投资商的关注。
       此次参会的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企业超过300家。法国家乐福、美国沃尔玛、德国麦德龙等国际商业巨头齐聚郑州,展开在中国中部抢滩布点的竞争,反映了中部崛起国家战略的实施,外部投资的“磁场效应”已经形成。
       从各自为战到合作共赢
       中部六省山水相连、省情相似、使命相同。近两年来,中部各省在奋力崛起中,急切地表达了加强合作的愿望。
       半年前召开的首届“中博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张小济说,在中部崛起的过程中地区竞争不可避免,如果竞争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共同发展,地区竞争将成为推动中部崛起的积极因素。
       同是在2006年9月召开的中部六省省委书记、省长等领导参加的“中部崛起高层论坛”上,大家达成共识:中部崛起,需要六省改各自为战为携手共赢。中部必须作为一个整体经济板块,在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对接、产业发展、统一市场建设等领域密切配合,更好地发挥中部地区的综合优势,形成整体合力,增强综合竞争力。
       随之而来的是,中部六省间频繁互访,经济、文化交流活动不断。中部六省间多条高速公路、水运航线开工,在合作中迈出了第一步。
       与此同时,“中部办”的成立为促进中部崛起,加强区域协作创建了新的机制,而“中博会”、“中部崛起高层论坛”等也为探讨、完善中部区域合作搭建了交流、沟通、合作的平台。
       有专家认为,合作发展的中部将作为一个强有力的经济板块而不仅是地理区划概念而存在。
       (4月25日《人民日报》,作者为新华社记者)
       中部应形成若干区域特色产业集群
       中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不快,关键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滞后,新型工业化进程缓慢。从中部经济发展状况看,各地内部资源禀赋比较相似,产业结构具有典型的资源型、初级化特征,资源主导型战略的局限性日益明显,部分产业优势、区位优势、地域文化优势和资源优势正逐渐丧失。各地方缺乏有效的合作博弈关系,导致区域产业结构严重“同构化”和“低度化”,制约了产业聚集的资源集成效应,阻碍了产业聚集向产业集群的过渡,难以形成区域优势产业集群。
       主导特色产业集群是产业结构的核心,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中部产业集群的定位应符合区域产业发展的大趋势,根据区域聚集资源的能力、资源禀赋、产业配套条件和要素成本的比较优势,整合优化区域生产力空间布局,聚合各种生产要素,充分发挥区域现有产业优势,逐步形成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将区域资源优势通过集群化转化成市场竞争优势。产业升级是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和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各级政府应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制定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划和政策,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强化区域合作,逐步实现区域市场一体化。要以增强经济竞争力为导向,以强化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以“特色产业化、产业特色化、特色产业规模化”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主导特色产业集群,推动产业的科学化、集约化和可持续发展,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资源型城市转型。中部应以煤炭、电力、冶金、化工和建材等优势资源为基础,逐步延伸产业链,发展以电力和煤炭为核心的能源工业、钢铁为支柱的材料工业、汽车为龙头的机电工业,形成以资源为依托的现代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要逐步完善农业产业化体系,加快传统轻工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进一步发展纺织、塑料、家电、医药、食品和饮料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以及信息、生物医药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要以优化结构、拓展领域、扩大总量、提高层次为重点,加速第三产业的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进程,促进商品流通、交通运输、金融保险、邮电通讯和餐饮娱乐等传统产业升级换代,着力发展现代物流、信息、科技文化、房地产、咨询服务、产权交易、生态环保和旅游等新兴产业,逐步形成以传统产业为基础,新兴产业为支撑,布局合理、城乡统筹发展的第三产业新格局。
       
       中部地区中小企业居多,企业分工协作意识薄弱,产业链条不完整,难以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为此,必须强化产业链连接意识,发挥本地企业产业配套的地缘优势,推动主导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的链接,鼓励其将关联配套的中小企业纳入整体发展规划,形成以技术、资本、品牌和市场网络等为纽带的分工协作体系。要以既有产业优势又有相互关联的工业园区为载体,加快产业集群主体区块建设,增强产业聚集的规模,使其成为集群研发、创新、交流、信息、物流等中心。同时,要进一步强化第三方物流和逆向物流管理,降低集群企业物流成本,整合区域物流资源,形成高效的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配送体系,提高区域产业的综合竞争优势。
       (摘自4月1日《光明日报》,标题有改动)
       山西:“太原经济圈”胎动
       中部崛起让太原看到了希望。在国家战略层面上,太原经济圈与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和昌-九工业走廊并列为“中部六极”,而以太原为中心的发达城市群,作为中部地区的“北引擎”,其战略作用尤为突出。
       由此,太原市有关部门开始探索与榆次实行区域经济合作,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构建太原经济圈的可能性。
       进入2007年,太原的首要工作是调整市区产业结构,这为实现同城化设想提供了契机。调整产业结构意味着太化集团等一批重化工企业都要陆续迁出太原市区。太原市政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建设主张利用这一机遇,统筹整合经济圈内的经济资源,把太原经济圈内的产业协作与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太原的工业扩散,不应该只是向市郊转移,一些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完全可以向区位优势更为突出的周边城镇转移。”王建设认为,太原可以向这些地区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建立稳定的产销、供需平衡关系,并以现代企业制度的形式实现利益共享。
       承接这种产业转移,榆次最为合适而且完全有可能成为最大的获益者。“太原经济以重化工为主,榆次则以轻纺、机械和食品工业为主,两地产业结构和城市功能有很强的互补。”
       2006年4月,山西省政府发布《山西省城镇体系规划》,将榆次的城市功能定位为太原都市圈的区域性次中心,要求太原经济圈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构建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促进一体化进程。
       时任山西省建设厅副厅长的曹昌智,是编制《规划》的负责人。“《规划》在得到国务院批复以后,省里又编制了《山西省城市化发展纲要》,作为配套政策以正式文件下发。”他说,这两部法规性文件奠定了太原经济圈的雏形和架构。
       太原经济圈的一体化发展思路后来进一步具体为太原与榆次的同城化,写进了《山西省“十一五”发展规划》。按照王建设的构想,太原经济圈可分为核心区、内圈层、外圈层三部分,其中核心区即由太原市区和榆次城区构成;内圈层包括太原的清徐、古交、阳曲三县(市)和晋中太谷、交城等县区;外圈层不但囊括了太原和晋中大部分地区,还扩展到吕梁、忻州等地。
       “太原目前的条件和实力明显不足,必须迈出超常规、跨越式的步子。”在王建设看来,与榆次同城化,就是一个超常规、跨越式的大动作,将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应,迅速提高太原经济圈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各自为政的现实,将太原与近在咫尺的榆次割裂开来,并人为加剧了两地的同构化。“山西的城市同构化现象特别严重,经济上的资源配置功能并不强。”加年丰说,这在太原与榆次间的恶性竞争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太原与榆次的边缘地带,由于城市的扩展目前已经交接在一起了。在交接线的两侧,太原设立了三个开发区,晋中也建了两个开发区。“这些开发区基本雷同,根本形不成产业链条,也无助于经济圈的扩大和提升。”弓沁平对此深表遗憾。他认为,这是宏观管理体制上的弊端造成的,如果仍在现有行政框架内运作,很难有大的突破。
       于是,调整行政区划成为太原、榆次同城化最核心的议题。
       在区划调整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王建议同城化步伐不宜迈得太快,可以选择一些领域进行实质性的合作。他提出的合作事项包括:撤销两市之间的所有公路收费站点,太原和榆次电话网合并,有线电视联网,银行同城结算,户口互享同城待遇等。(李明三)
       (摘自4月25日《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为该报记者。标题有改动)
       湖南:长株潭欲从“一体化”升级为“新特区”
       新的“长株潭三市,均位于湖南东北部,呈“品”字型分布,彼此相距不到40公里,湘江贯穿而过。除了地缘上的紧密,三市在社会、经济上也存在诸多联系。
       1982年12月,湖南省政协委员张萍首次提出了“长株潭一体化发展”的议案,旨在加强三市之间的经济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提高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带动全省经济的发展。长株潭经济区构想的提出,比开发上海浦东的提议整整早了8年,迄今已历25载春秋。
       经过多年破冰之旅,长株潭经济区编制了全国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区域经济规划体系,并取得了“五同”(指三市交通同环、电力同网、金融同城、信息同享、环境同治)和产业逐步聚集等成效,贯穿三市的湘江生态经济带建设也迈出了强劲步伐,目前,长株潭经济区正按“改革先于全省,速度高于全省,质量优于全省”的总体要求,逐步步入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
       湖南省发改委提供的资料显示,2006年,三市全年实现GDP2807亿元,占全省的38%,较去年同期增长14%,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利用外资和出口分别占全省的48%、43%、38%、61%和72%。“长株潭未来是湖南区域经济的中心,是引领发展的火车头,核心动力。”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评述。
       对于一个地方能否成为新特区,湖南师范大学教授朱翔认为主要看“五点”:一是看这个区域争取成为新特区的决心强不强烈,二是这个区域要进行了相关改革试验和探索;三是这个区域是否具备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承载能力,四是看它将来的规划布局的科学合理性;五是这种选点既要符合国家的空间战略、区域平衡原则,又要具有全局性意义。
       长株潭可出之“牌”据记者了解,长株潭新区不是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的简单融合和相加,而是要突出目标定位,进行高起点、高品位、功能性的开发。
       要争取设立长株潭新区,湖南省主要官员和部分专家认为有4张“牌”:
       一是文化。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要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做强做大文化产业,彰显湖湘文化的精髓;
       二是该区域优势产业聚集发展成效明显,形成了以中联重科、三一重工、长丰、一汽福田等为核心的长沙重型机械、汽车制造集群,以株洲电力机车、湘潭电机等为核心的城市轨道制造、风力发电设备产业集群,以湘钢、衡管等为核心的精品钢材制造集群等。湖南还是有色金属大省,可继续做强该区域内的资源、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优势,使之成为国家高端技术、产业和服务的聚集区;
       三是长株潭区域本身具有良好的生态资源,多年以来,长株潭的“绿心”规划和保护理想,有成为国家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样板工程”可能;
       四是长株潭城市群本身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且经济一体化发展探索和实践了多年,具备了相当的经济和社会承载力,国际知名度、美誉度日益提升,长株潭新区有能力成为世界看中国、看中部、看湖南以及湖南走向世界的大平台。
       “如果中央批准长株潭‘新特区’成立,湖南将在土地制度、金融制度、财税制度、户籍制度、行政区划制度等一系列政策上发挥优势,抢抓机遇。”在采访中,几乎所有湖南的官员都认为,不管申“新特区”的事情成功与否,湖南都将遵照省委、省政府的指示,即在一个时期内,仍将高度重视基础工作、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三个基础,是事关湖南发展的关键,也是长株潭实现突围的关键。”(曹昌)
       (摘自《中国经济周刊》2007年第18期,作者为该刊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