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时政]中俄步入“深层”蜜月
作者:纪 军

《新华月报(天下)》 2007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3月26日,“春天的交响”在克里姆林宫奏起,揭开了俄罗斯“中国年”的序幕。这是自2006年中国举办“俄罗斯年”之后,中国文化在西伯利亚之北的集中呈现。
       几十年前,中俄两国曾无比亲近。从列宁的思想观念到基本的社会制度,从托尔斯泰的小说到普希金的诗歌,俄罗斯的影子不仅渗透到一些中国人的社会生活,还深入了不少中国人的灵魂。
       历史的灰尘并没有遮蔽曾经的友谊,1996年,中俄签署《中俄联合声明》,决心发展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10年后,随着2006年中国的“俄罗斯年”和2007年俄罗斯的“中国年”的举办,中俄关系已经达到两国关系史上的最高水平。
       3月26日,胡锦涛主席飞赴俄罗斯,对俄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中国年”开幕式等活动。中国在俄罗斯首次举办友好年活动,标志着中俄睦邻友好关系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凸显“世代友好”决心
       2005年7月,中俄两国元首正式宣布,为全面推动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向前发展,双方决定于2006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2007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活动。
       中俄互办“国家年”活动,是两国关系史上的伟大创举。2006年中国已经成功地举办了“俄罗斯年”,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俄罗斯年”,俄罗斯更是第一次在海外举办这样的活动。这非同凡响的举动反映出中俄两国高度的政治互信和密切的战略协作,体现了两国领导人全面发展中俄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的政治意愿。
       在“俄罗斯年”期间,双方共举办300多项活动,包括中俄经济工商界高峰论坛、俄罗斯国家展、中俄投资促进周、俄罗斯文化节、俄罗斯各地区推介会等等。
       在“俄罗斯年”活动的带动下,中俄各级别交往十分密切。两国高层交往密度创下前所未有的新纪录。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胡锦涛主席和普京总统四次会晤,两国议长、总理等高层领导人以及各部门和地方领导举行了一次或数次会晤。俄罗斯7个联邦区的领导、65个州长来华访问,数万俄罗斯人来华举办活动。中方直接参加“俄罗斯年”活动的人数约50万,通过媒体经常关注“俄罗斯年”活动的人数达到几亿。这是中俄交往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盛况。
       今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将把中俄关系进一步推向新的高潮。
       在“中国年”期间将有200多项活动。“中国年”开幕式和“中国国家展”开幕式是国家级大型活动,也是中国迄今在国外规模最大、涉及领域最广的国家级展会,展览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展会的主题是“合作共赢,和谐发展”。来自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约200家单位将参展。展出内容涉及能源、机械制造、汽车、家电、轻纺、信息技术、农业、旅游、高科技和服务贸易等30多个国民经济行业,包括1.5万多种产品、近千张图片。
       据商务部透露,借助此次中国国家展活动,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3大国有石油巨头将齐赴俄罗斯。两国企业将在国家展期间举行洽谈,预计签约额超过43亿美元,项目涉及能源、高科技等领域。
       巩固战略伙伴关系
       中俄互办友好年是巩固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举措。中俄自1992年决定将两国关系提升到“互相视为友好国家”以来,关系发展顺利。
       1994年,两国宣布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伙伴关系”。1996年两国宣布两国将发展“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并确定两国关系发展方向是“平等信任,睦邻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1996年启动的两国总理定期会晤机制已经成为两国关系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至今两国总理已举行定期会晤11次,有力地推动了两国睦邻友好、互利合作关系的不断发展。
       2001年7月,国家主席江泽民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与普京总统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并发表《中俄元首莫斯科联合声明》,将两国和两国人民“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和平思想用法律形式确定了下来。
       中俄有漫长的边界线,互为最强大的邻国。中俄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符合两国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和稳定。两国在多方面存在共同的战略利益。
       政治上,两国都希望能够维持国内的稳定局面,同时积极探索符合自己国情的政治改革与发展之路。中俄两国彼此完全支持对方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立场和政策。
       经济上,两国都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自己的最重要国策,都希望加深彼此之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两国在经济方面有较强的互补性。
       目前,能源合作是两国双边经贸合作的重点领域。俄罗斯能源储量丰富,又是油气出口大国,中国是能源进口和消费大国,俄罗斯能源产品占中国原油进口总量的11%左右。俄罗斯在机械制造业和高科技等领域有较强的基础,特别是在电站设备、矿山机械、航空航天、生化技术、新材料、电子元器件、医疗设备等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在对华出口方面有良好的前景。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俄罗斯劳动力短缺。中国劳动力输出弥补了俄劳动力的不足,同时为俄相关领域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
       此次胡锦涛主席访问俄罗斯,两国元首进一步探讨优化贸易结构,扩大相互投资,推动经贸、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森工等领域的大型项目,促进高新技术领域合作等问题。特别是探讨扩大合作的新途径和新方式,希望在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俄罗斯开发远东和西伯利亚方面加深合作。
       在国际事务上,两国都主张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尊重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权威和作用,主张世界的多样化趋势,希望在国际关系中摒弃冷战思维,反对个别国家恃强谋霸的单极化趋势。两国都主张以加强合作来应对恐怖主义等当今世界的威胁,反对在反恐斗争中实行双重标准。在上海合作组织的框架下,两国在维护地区安全,打击三股恶势力的行动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胡锦涛主席访问俄罗斯期间,在将发表的访问政治文件中,除双边关系外,还将阐述对联合国改革、国际反恐合作、朝核、伊朗核、中东、上海合作组织等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的看法和主张。今年7月在俄罗斯将举行上海合作组织“和平使命-2007”联合反恐首长司令部演习。
       主旋律下的不和谐音
       中国与俄罗斯关系处于历史最佳状态。但是,由于中俄间曾存在分歧和长期的隔膜,由于国家之间必然存在各自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在两国关系友好的主旋律下,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和谐音。如何实现中俄友好的可持续发展,是两国政府和友好人士都必须关注的问题。
       在两国的双边经贸合作中也存在问题。主要有:双边贸易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主要体现在机电产品占比不高,特别是俄罗斯对华机电产品出口规模偏小;相互投资规模不大,对双边贸易的带动作用尚不明显;两国贸易秩序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双方大企业参与度不高,合作缺乏大项目支撑。
       中国商人在俄罗斯曾经有过一段口碑不好的时期。由于俄罗斯转型期存在市场管理方面各种不规范的行为,部分中国企业在遵纪守法规范经营方面做得也不够。俄方打击灰色清关、整顿市场秩序的行动,使部分中资企业遇到麻烦。俄罗斯政府关于到2007年底,不再允许外国公民在帐篷和露天市场从事零售业的规定,对在俄罗斯从事零售业的数万华商的影响最大。
       虽然在中俄关系中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基础很牢固,两国战略合作的前景也很广阔。作为战略伙伴,双方要互相信任,在出现问题时互相谅解和让步,达成妥协和一致,实现双赢。
       两国政府间经常的沟通、会晤、访问要坚持。人民之间的信任和了解也要加强。一位俄罗斯学者曾指出,“中国威胁”在俄罗斯有市场,主要是由于俄罗斯人对现代的中国知之甚少。两国经济往来频繁,但人文、文化和科技领域的交流近期却不断减少。加之对中国的历史偏见难以消除,导致人们对相距更远的英国和法国比对中国这个邻国知道得更多。
       中俄互办“国家年”,为两国人民相互了解提供了极好的机会。除政治、经济部分外,还将有文化艺术方面的交流。“中国年”中的重头戏——“中国国家展”的主题“合作共赢,和谐发展”,深刻揭示了中俄互办“国家年”的意义。
       (《新民周刊》2007年第13期,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