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人物]一位心系中国餐饮的老人
作者:左东黎

《新华月报(天下)》 2007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人物档案
       姜习,1923年1月出生于上海市。1942年4月参加新四军,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新四军党纪委审计员、苏皖边区政府审计厅股长、中共中央华东局财经办事处科长。建国后,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财政部副处长,财政部副司长,内蒙古自治区财贸办公室主任、自治区革委会副主任,1978年后先后担任中国粮食部副部长、商业部常务副部长、商业部顾问,1999年离休。中国烹饪协会成立后担任第一任会长,任世界中国烹饪联合会成立后的第一、二届会长。现为中国商业联合会、世界中国烹饪联合会、中国烹饪协会名誉会长。
       在烹饪界很多人出书都以能让姜习老会长为其题字和写序为荣,因为在中国烹饪界提起姜习老会长,可以说是人人敬仰。这并不是仅仅因为他是一位身居高位、德高望重的领导者,而是他在提高广大厨师的社会地位,弘扬中国饮食文化事业中功不可没。特别是一些和他接触过的厨师,谈起亲身感受到姜习老会长那高瞻远瞩、淡泊名利的品德风范更是感触颇深。
       中国烹饪事业发展的积极推动者
       中国是世界第一烹饪大国,中国烹饪文化历史渊源深厚,有着几千年文明史,它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餐饮的发展培养出了大量烹饪界人才,使他们成为中国烹饪发展史的推动者,而像姜习老会长这些为提高广大厨师的社会地位、弘扬中国饮食文化、引导中国烹饪事业发展而忙碌的老领导们更是功不可没。
       中国烹饪协会成立二十年,1995年中国烹饪协会被评为全国流通行业优秀社团,它现在已经成为专门服务于我国餐饮行业的全国性最有影响的权威协会;世界中国烹饪联合会成立十多年,它是世界性的中国烹饪组织,作为这两个组织的第一任会长,姜习为此做了大量具体工作。
       姜老介绍说,在中国烹饪协会成立前,全国已有28个省、市、区成立了自己的烹饪协会、学会或研究会。1983年,全国烹饪名师技术表演鉴定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期间与会烹饪代表提出希望成立一个全国性群众组织,这个愿望得到了关心中国烹饪事业发展的中央领导同志的支持。当时,陈丕显同志说,全国各省、北京、上海等地都有了烹饪协会,全国也应该有一个。万里同志请当时的商业部部长刘毅出面组织成立中国烹饪协会,具体筹备工作由商业部承担。1984年4月,中国烹饪协会筹备组成立,开始了筹建的具体工作,并着手研究中国烹饪协会的性质、任务、机构、人选,起草了章程。并开始做了大量理论宣传,与有关部门和地区合作,拍摄了《华夏菜系》电视片,出版了《中华名菜谱》、《中国名厨佳肴集锦》等书籍。1987年4月中国烹饪协会第一次代表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姜习任第一届会长。
       姜老介绍说,中国烹饪协会成立后,最初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举办全国烹饪大赛,交流厨艺;二是编辑出版了烹饪巨著《中国烹饪百科全书》。全国烹饪大赛是1988年举办的当时全国最高级别的烹饪大赛,来自全国的34个代表队的200名厨师制作了1320道菜点。本次大赛评出了81个金奖,10个全能奖,5个特别奖。当时的国家领导人习仲勋、陈丕显、陈慕华等出席了发奖仪式,可见中央对烹饪工作的重视,在这次总结表彰会上,中国烹饪协会提出了“继承、发扬、开拓、创新”的发展方针,并贯彻至今。编辑出版《中国烹饪百科全书》是一项巨大工程,当时中国烹饪协会组织了45位全国烹饪专家、学者编撰了200万字,于1992年出版发行了这部大型烹饪工具书。书中内容涵盖了烹饪史、原料、工艺、菜肴、面点、小吃、食俗文化、营养卫生等方方面面。该书由姜习任编委会主任,1994年,该书获得第七届全国“金钥匙”图书优胜奖,成为到目前为止最有影响力、最具权威性、内容最丰富的一本大型烹饪专业工具书。
       中国烹饪在全球餐饮市场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全世界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中餐馆。就是在中国餐饮这样一个蓬勃发展的态势下,世界中国烹饪联合会成立了。姜老介绍说,1990年10月在“第一届中国烹饪文化上海研讨会”上,与会代表建议,由中国烹饪协会牵头,筹备成立世界中国烹饪联合会。1991年,世界中国烹饪联合会成立,姜老任第一、二届会长和第三届名誉会长。世界中国烹饪联合会成立十五年来,已有来自四大洲几十个国家的数十个团体会员,他们代表着世界各地中国餐饮的发展水平。通过世界中国烹饪联合会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中国烹饪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和地位,真正做到了弘扬中国烹饪文化的目的。
       时刻关注餐饮健康发展之路
       
       姜老说,烹饪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技艺,它记载着人类文明进步史,从采用原料加工制作合理消费到下料和泔水处理,既有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的理论,又有营养学、医学、卫生学、原料保鲜、市场营销、环保等的基础知识的综合利用对人类的生存进化具有重大意义。随着经济发展,人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调整,营养过剩,派生出小儿肥胖、老年心血管病、糖尿病等“富贵病”。姜老说,烹饪工作者应当从理论上、实践中加以研究解决,不让人们吃出健康问题。要运用科学的烹饪技术,合理配餐讲究卫生营养,研究烹饪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烹饪与生态平衡的关系、烹饪与人类健康发展的关系。
       姜老说,经济趋向全球化,餐饮业怎么办?如何加强中西、内外交流合作?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和信息手段培养新世纪餐饮业人才?如何提高餐饮业科技含量,他把烹饪与人类的健康问题紧紧联系在一起。
       姜老,无论是当会长时,还是担任名誉会长一直都十分重视厨师队伍的建设,也非常尊敬厨师工作。姜老说,自己与烹饪和厨师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他的父亲11岁就从老家宁波到上海学厨,从学徒到学西餐、中餐。父亲当厨师辛勤劳作维持一家大小糊口。从小他就看到父亲谋生的艰辛,因此,也对厨行有了很深的了解和感情。他说,过去由于历史原因,厨师社会地位低,他们普遍文化素质也低,现在随着中国烹饪事业的发展,厨师的地位和素质都有了显著提高,厨师在中国很多地方成为热门职业。
       姜老说,20多年来,中国餐饮发展很快,形势很好,变化很大。但有些趋势令人担忧,如现在餐饮浪费很大,有媒体报道每年餐饮浪费有80亿元;另外,这几年各地都评大师、名师,评得太多太乱;再有就是有钱怎么花,现在有的豪华宴,一桌菜16万吃年夜饭,吃什么东西,上海有家酒店一万元以下不订。姜老说,餐饮要面向老百姓,作为媒体和行业协会要正确引导,让中国餐饮健康发展。姜老说,他当会长时提出六个字,中国烹饪是“文化、科学、艺术”。烹饪的核心是味,养生、健康、长寿是目的。因此,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坚持继承、发扬、开拓、创新。
       (摘自《中国食品》2006年第20期,作者为该刊记者)
       淡泊名利严于律己
       姜老是一位抗日战争年代投身于革命事业的新四军老战士。他曾担任过许多重要领导职务,是中共十二大、十三大代表;第七届、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虽然身居高位,但姜老从来不摆架子,为人热情、谦虚诚恳。这些年,北京烹饪大师冯志伟偶尔与姜老接触,对他的为人处世、严于律己的作风有了更深的了解。他回忆道:记得一年深秋,我与好友张文彦、王文桥等一行因公事来到姜老家中,门铃响了,姜老和夫人一道前来开门,他们尽管年事已高,但没有聘用保姆,还是自己做饭,料理家务,家中的陈设俭朴而洁净。我看到姜老在家中穿的绒裤、毛衣早已褪色,虽然破旧,但十分整洁,想必穿了许多年头了,仍然不舍得扔掉换新的。当与姜老谈及生活工作中的一些事情时,他总强调生产、生活中不要忘记节约,特别北京市缺水,提醒我们时时处处注意节水节电。由此可见当高官多年,姜老依然保持着朴素的生活作风。
       有一天,冯志伟与世界烹饪联合会秘书长王家根同志因公事来到姜老办公室。姜老虽然已经八十多岁了,仍然担任世烹联和中烹协、中国商业联合会的名誉会长工作。他俩进门时看见姜老正在用放大镜阅读文件。一张旧办公桌,一张相当破旧的藤椅。和那些大老板、小老板的办公室相比真有天壤之别。这种艰苦朴素严于律己,克己奉公的精神真令人感动不已。据说,姜老在烹协全是义务工作,这点一般人很难做到。凡是因公因私与姜老接触过的人,都有切身体会,姜老总是眼睛往下看,体察民情,关心普通百姓,而且办事认真严谨。不论地位高低,凡是来找他办事,他都会耐心聆听,凡是他答应下来的事情,无论大小都件件落实,从不食言。
       姜老擅长书法,他有许多题词在烹饪书报,杂志上登载,对激励烹饪工作者的进步,对企业的发展,对中国烹饪的发展与促进起到了积极的影响。有一次去拜访姜老,他见冯志伟喜欢他的字就说,“你喜欢就挑几幅吧,年纪大了写不好了。”于是冯志伟就挑了一幅“峰高无坦途”的字来勉励自己,也是希望自己能牢记姜老等老一辈的教诲,学习老一辈的精神,为中国的烹饪事业作出自己的努力。(冯志伟)
       (摘自《中国食品》2005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