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环球]外国百姓如何买基金
作者:牛 震 严建卫

《新华月报(天下)》 2007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你买基金了吗?”这已经成了眼下中国老百姓最流行的一句问候语。从2006年开始的股市繁荣成就了中国的基金市场,据统计,中国共同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已经达到1100亿美元。老百姓对这种相对安全的投资形式表现出了少有的热情和追捧。在国外,基金有着相对更长的历史,外国老百姓如何看待基金市场,又是如何投资基金的呢?
       美国 “基民”投资很理性
       美国投资基金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第一个具有现代证券投资基金面貌的开放式基金是1924年成立于波士顿的“马萨诸塞投资信托”。经过多年的发展,根据美国基金公司的行业组织——美国投资公司协会的调查显示,截至2006年12月底,美国500多家基金公司提供了超过8000多支共同基金,管理资产达10.414万亿美元,约占全球基金市场的54.8%,相当于2005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3.4%,其资产规模已经超过美国的商业银行的规模,成为美国最大的金融机构体系。
       基金在美很普遍
       如果说基金最初是有钱人玩的游戏,现如今共同基金早已飞入美国的寻常百姓家。美国投资公司协会的数据显示,2006年约48%的美国家庭持有共同基金,代表5500万户家庭,9600万个人投资者,按照美国3亿人口的最新指标来算,1/3的美国人持有共同基金,平均每户家庭拥有的共同基金在5万美元。他们拥有的共同基金占全美基金资产的3/4,而在美国家庭的金融资产结构中,共同基金占据了高达47%的主导位置。连续10年来,超过70%的受调查者认为,共同基金是“受人欢迎的”投资产品。
       基金管理很严格
       由于基金市场在美国宏观经济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过去几十年以来,美国政府和证监会等行业管理部门不断出台改进基金管理的举措。主要包括,1.改进基金公司的治理结构,在确定基金收费水平时严格防止利益冲突,并相应制定严格的监控程序,例如,鼓励基金公司引入独立董事,通过独立董事制度提高投资基金业的公信力和治理结构的效率。2.对基金公司披露收费水平及其构成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有助于投资者对不同基金的管理水平进行比较。
       在强化基金公司管理成本的披露要求方面,美国监管机构要求所有共同基金要根据指定的标准格式披露其收费和支出结构,以便投资者对不同基金的表现进行比较。例如,证监会开发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基金成本计算工具“共同基金成本计算器”,使投资者能够更方便地比较不同基金的成本状况,并可以免费在美国证监会的网站上使用这一工具。
       基金暴富很少见
       统计表明,90%的基金购买者不是抱着像在股市上博取短期价差的心态投资基金的。从基金的构成来看,具有长期投资性质的养老金计划扮演了日益重要的角色,超过60%的持有人是通过固定缴纳养老金计划购买共同基金的。更有92%的美国基金投资人选择退休养老为其购买基金的财务目标,其中很多是二战后的婴儿潮一代。共同基金更多地被美国百姓当作寻求养老安全的长期理财手段,而非短期发大财的工具。
       在美国,基金持有人频繁买卖开放式基金的并不多见,一则申购费和赎回费不低,二来基金净值的波动不会很大。坚持“买入并持有”是多数投资人的策略。有数据显示,美国基金持有人自上个世纪80年代牛市以来的平均持有周期是3到4年,其中70%的基金投资者至少有10年“基龄”,八成以上的基金投资者并不关心市场的短期波动,这说明美国“基民”通常比较理性,把基金当作中长期投资,不因短期市场的波动而频繁进出,从而避免了市场的大动荡。
       德国 购买基金强调风险意识
       不少在德国生活的人近年或许都有这样的经历:当他们户头上的活钱一旦多起来,银行就会主动打来电话,建议他们把这些闲钱进行投资,而其中的一项重要方式就是购买基金。
       如今德国各金融机构经营的国内外各类基金总共有8000多种。为了规范基金的买卖、管理和经营,德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和法规,基金的运作受到德国“联邦金融服务监事局”的监管。从大类上划分,德国的基金分为“开放基金”和“封闭基金”两大类。“开放基金”没有数额限制,这种基金在每个交易日都可以买卖。与“开放基金”相对的另一大类是“封闭基金”,这种基金在时间、数额或者范围等方面是有限定的。
       德国的基金业务是在战后的50年代起步的。相对于美国或英国这些老牌金融大国来说,德国的基金投资还不算发达,比如:目前购买股票或基金的德国人约有990万人,只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十几,这或许与德国人处事求稳的保守性格有关。不过近十几年来,由于德国人的投资热情不断升高,购买基金的人也越来越多。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德国人掌握的基金资产总计为11600亿欧元。
       作为基金买卖的中介,银行的经营主要是按投资者购买基金数额的5%左右收取手续费,但也有的银行直接进行集资和投资。近年来,德国各银行为扩大经营,纷纷采取各种促销手段,除了主动通过电话“上门服务”外,还有名目众多的方式,如:花旗银行推出一种名曰“CitiBest”的产品,这是一种将储蓄与基金捆绑在一起的投资。如果投资者花1万欧元购买基金,还可以用另外1万欧元进行储蓄,并获得6%的年利。据介绍,采取这种做法一方面是为了吸引顾客购买基金,另一方面也是向顾客提供安全保障。
       (摘自2月24日《文汇报》,作者为该报驻外记者)
       英国 买基金很谨慎
       在英国,虽然见不到在银行排队购买基金的长龙,但是英国的基金交易却是异常火热,2006年的资金规模达3554亿英镑。英国是现代投资基金的发祥地,目前拥有7000多家与基金管理相关的公司,和美国、日本并列为世界最大的三大基金市场。英国的基金发行渠道、民众的投资习惯和金融市场的行业法律规范都同中国有着一定差别。
       尽管英国的基金销售渠道很多,但是不论是公司还是个人投资者,大部分都选择通过独立金融理财顾问(IFA)购买基金。IFA的主要工作就是帮助客户进行资产负债分析,帮助他们确定自己的投资政策和目标,建立自己的组合,选定基金管理人,并监督基金管理人的业绩,定期向客户汇报。IFA向客户卖的,不是某些基金或其他的金融产品,而是全面的金融理财服务。
       这种模式和目前中国基金主要通过银行、券商等渠道销售或基金公司直销不同,使理财顾问可以站在中立的立场向客户推荐产品,而不是代理哪些基金就替哪些基金大作宣传,甚至误导投资者。另外IFA的模式也更容易和客户建立长期的信任关系。通俗地讲,就是花钱雇一位懂得投资的人替你去投资,而对方收取一定的专业服务费,并从投资回报中提成。这就是说,投资赚得越多,金融理财顾问提成也越多,显然他们不会乱投资了。与美国和其他的欧洲国家相比,IFA在英国的基金销售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在英国共有1.1万家理财顾问公司,2.6万名IFA,通过他们销售的基金占近90%。由如此众多的专业人士“操盘”,使得英国的基金市场更加稳定,对投资者来说风险也相对较低。
       日本 基金热不起来
       在日本人的投资策略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求稳”,他们对于风险投资非常谨慎,即使是投资股票也不是很积极。他们更倾向于存款、购房、买贵重金属等。但是,由于很长一段时间内,日本银行都实行零利率政策,这使得投资基金的高回报率显得很有吸引力。加上得到了日本政府的大力扶持,日本基金市场的规模也非常大。
       相对于欧美国家,日本基金市场的透明度还有一定差距,没有收益,甚至出现很大亏损的基金数都数不完。因此即使是投资基金,日本人也一直更倾向于选择相对保守的债券基金。在2005年活力门事件之前,日本的股票市场一度非常活跃,不少人开始对股票基金跃跃欲试。仅2005年11月份一个月,投资者投向股票基金的资金就净增加30亿美元,成为单月最大增加量。然而,活力门事件严重打击了日本人投资股票基金的兴趣。事隔不到几个月,村上基金总裁村上世彰也因为涉嫌内线交易遭到逮捕。一连串的事件让日本人“谈基金色变”。为制止类似案件再次发生,日本参议院随后通过新的金融商品交易法,加强了对基金的监管。
       与此同时,日本渐渐结束了长达6年的零利率政策,日本人对购买基金的兴趣更加减弱。日本一家基金公司负责人说,“0.1%的利率看起来虽然不高,但却足以使日本许多‘非常保守’的家庭投资者改变投资取向,因为毕竟存在银行里比投资基金更为安全。”
       (摘自1月26日《环球时报》,该报驻外记者联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