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时政]和谐社会执行官渐次亮相
作者:邵 丛

《新华月报(天下)》 2007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8亿人,不斗行吗?”30多年前,这句理直气壮的反问还是中国的一句政治流行语,但如今这一切已经成为历史。在28年前抛弃“阶级斗争为纲”并一心致力于经济发展后,中国共产党决定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两年前,中国共产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自己应该提高的五种能力之一,和驾驭经济、发展民主、建设文化、处理国际事务并列。这被认为是新一届领导集体开始形成自己的执政理念。
       2006年10月,为期四天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说。
       “中共带领全国人民构建和谐中国的新里程,已经从‘六中’起步。”海外媒体如此评价这次会议。而在10月22日纪念长征胜利结束70周年时,胡锦涛在演讲中表示,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新的伟大长征。
       在中国共产党充满信心地准备构建和谐社会时,它内部正进行着“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领导干部大换班”。2006年3月份,中组部部长贺国强表示,2006年地方党委将开始换届,预计2006年下半年完成14个、2007年上半年完成17个省、区、市。
       可以预见,换届后的党政官员将作为今后中国政坛的主要力量,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执行官。此前,市、县、乡三级党委的换届工作已经大范围展开,而地方党委中层次最高的省级党委换届在六中全会后正式拉开了帷幕。
       在新的政治环境下,在新的选拔任用干部机制下,这批已经或者即将走马上任的官员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带着这样的问题,中央党校党建专家叶笃初教授在六中全会前后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在基层进行了调研,他走访了河北省张家口市和浙江省台州市,与一批地市级、县级和乡镇官员进行了直接对话和接触。2006年11月3日,也是结束调研后的第二天,叶笃初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普遍注重发展平衡和社会和谐,并认识到这二者应该形成一种良性互动。”叶笃初这样概括这批新官员的最大特征,并掩饰不住地赞赏:“这样的思想,和5年前、l0年前乃至20年前相比,都可以说是更加富有智慧、更加理性的”。
       “这不是说我们之前的官员不好,而是因为环境在变,体制在变,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也在变,每—批官员都有他们所处的时代烙印。”他说。
       “年轻、思想敏锐,充满活力,对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动向和中央重大的战略部署有比较好的理解和把握。”这是中国新一批的地方官员给这位党建学者留下的直接印象。
       “他们对自己承担的责任充满信心,但并不盲目乐观,他们意识到有许多事情等待他们去解决。”叶笃初这样描述他的观察结果,“他们也对一些问题感到负担很重,如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构建,显得更加清醒。”
       构建和谐社会,它的难度可以从国家主席胡锦涛的类比中看出来——他把它比作新的长征。他呼吁全党在新的长征途中,要“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始终埋头苦干、锐意进取,勇于克服各种艰难险阻”。
       “时代已经在他们身上留下了烙印,这批官员在今后5年、l0年甚至更长时间都要面临着经济社会平衡发展和社会和谐建设的任务。”叶笃初说,“他们要做到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和社会和谐,不然就有违使命。”
       (《新世纪周刊》2006年第32期,作者为该刊特约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