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时政]欧盟:真心示好还是巧言令色
作者:文 婧 勾晓峰

《新华月报(天下)》 2006年 第1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我不知道我有没有享受到中国廉价商品的好处。”欧盟驻华大使赛日·安博边说边抬起脚,低头指着自己那双擦得锃亮的黑色正装皮鞋,“不过这个问题我的太太有发言权,这是她在北京东直门内大街上给我买的皮鞋,花了200多块钱。”周围的记者都被他的举动逗笑了。
       此时是北京时间10月25日中午12点左右,欧洲联盟欧洲委员会驻华代表团对于24日晚欧盟委员会在斯特拉斯堡发布的新对华政策文件的相关情况媒体吹风会刚刚结束,在一群疑问不断的媒体记者包围中,塞日·安博对于“您有否享受到中国廉价产品的好处”这一问题给予了这样的回答。
       
       在中欧就皮鞋、汽车零部件等问题摩擦不断的背景下,此次欧盟对华政策文件的发布无疑具有特别意义。“如果要用两个最简短的关键词来比较2003年10月欧盟上一份对华政策文件和现在这份的话,我会说,上一份是‘接触’,这一份是‘伙伴’。”塞日·安博说。这是一句外交辞令,媒体吹风会现场,记者还听到了不少类似的外交辞令。这些辞令的背后,真正的意思是什么呢?
       辞令一:“现在不一样了,中国已经成为‘中心’。”
       《欧盟与中国:更紧密的伙伴、承担更多责任》——这是记者看到的欧盟委员会致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的新对华贸易政策沟通文件的题目。而在2003年10月出台的欧盟上一份对华政策文件里,按塞日·安博的说法,是中国加入WTO之初欧盟与中国的“接触”。他说,从2003年到现在这四年来,中欧经贸关系发生了太多变化,中国从刚刚加入WTO的入门者,发展成如今全球经贸举世瞩目的焦点,中欧现在是“伙伴关系”,双方将致力于如何更好地合作。
       其实早在今年7月,塞日·安博就曾表示中欧关系发展的速度使得中欧经贸协定——1985年签署的《中国与欧共体贸易和经济合作协定》应作出重大调整与改进。他说,历经20多年的发展,中欧经贸关系的格局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双边的贸易方式也从以前单纯的贸易往来,发展成双向投资,加工贸易,服务贸易多方发展的格局,2005年中欧双边贸易总额已达2173亿美元,欧盟连续两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而中国则成为欧盟第一大产品进口市场。
       “不久前,中欧双方领导人会晤时均同意更新中欧伙伴关系的法律基础,这次更新将覆盖政治、经济、贸易等中欧关系的所有方面。”塞日·安博表示。今年11月6日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访华时将与薄熙来部长商讨开展关于1985年《协定》的更新完善工作。而此时这份新的欧盟对华贸易政策文件将为《协定》的更新完善提供建议,文件中投资和贸易部分已经成为定稿,其他部分则已提交欧盟理事国讨论,终稿由欧盟部长理事会决定,并于2007年1月正式出台。他还透露,欧盟对外关系委员将于2007年访华,就中欧开展新的伙伴关系与中方进行交流。
       辞令二:“欧盟不得不接受激烈竞争,中国也须确保公平竞争。”
       “公平”是塞日·安博回答媒体提问时用得最多的一个词,他说,双方可以达成这样的协议,即使面对最激烈的竞争,欧盟也将保持开放,同时中国应该采取行动确保公平竞争以及欧盟企业能够在中国市场获得公平的机会。
       其实,欧盟对于中国市场开放问题的关注由来已久。今年9月5日,欧盟商会呈递给中国商务部的第七版《欧盟企业在中国建议书》中,商会的25个行业工作组和六个跨行业领域工作组的建议几乎都有对中国市场开放的呼吁。
       有关专家表示,此言论的背景是,欧盟对中国的贸易逆差2005年扩大至1068亿欧元(合1348亿美元),远远高于2000年的486亿欧元。这个数字正在逼近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规模。
       专家指出,这样的言辞只是听上去“公平”。《华尔街日报》对此的评论是“美国式的、更加严厉的贸易策略”。
       日前,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和对外关系委员Benita Ferrero-Walder在《国际先驱论坛报》撰文表示:“如果中国做不到,欧盟对自身的保护和贸易保护主义可能加强,就像美国在部分领域中所做的那样。”从去年的纺织品争端到最近的中国鞋出口欧洲受阻,中国对欧盟的贸易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不和谐音。“中国已成为欧盟反倾销的最大受害者。”国内一位贸易专家说。
       《华尔街日报》则表示,欧盟委员会希望新策略最终能够使双方建立“互惠的”贸易关系,缩小贸易差额并且为欧洲公司创造更多的机会,这或许还会列入欧盟与中国未来的双边贸易协定中。
       辞令三:“欧盟不要求中国市场一夜间开放,但希望看见中国的努力。”
       在文件中,欧盟认为欧洲投资者在中国市场遇到很大阻碍,包括欧洲电信业、银行业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时遇到的高资本金要求和复杂审批程序,以及进入中国的汽车、石化和钢铁等制造业领域的投资限制。“这些问题都不是能在短期内解决的。”一些中国媒体记者在吹风会上对塞日·安博这样说时,他马上摆摆手表示,欧盟没有要求中国市场一夜间开放,但希望看见中国的努力。
       外电报道认为,即使中国不予以合作,欧盟在威胁采取更多反倾销措施时也应该倍加小心。总部设在布鲁塞尔的欧洲政策研究中心的大卫·凯诺汉说:“对中国采取严厉措施是一个危险的游戏。”他认为,如果继续这样做,中国可能会将欧盟排挤出局,与其他贸易体达成协议。驻布鲁塞尔的中国官员也认为,欧盟在贸易逆差方面采取强硬措施将是个错误。
       中国驻欧盟使团发言人说:“中国(在打击盗版及保护知识产权方面)作了很多努力。”其他分析人士也表示,中国比印度及巴西等其他发展中国家在遵守国际贸易规则方面做出了更多的努力。
       (10月26日《经济参考报》,作者为该报记者)
       延伸阅读
       解读欧盟新的对华政策文件
       10月24日,欧盟委员会在法国城市斯特拉斯堡发表了题为《欧盟与中国:更紧密的伙伴、承担更多责任》的对华政策文件。这是欧盟委员会发表的第六份对华政策文件。这份长达20多页的文件指出,欧中关系日益成熟和务实,欧盟必须继续发展与中国的战略伙伴关系。文件同时认为,随着欧中战略伙伴关系更加密切,双方的责任也在增加。
       重新评估中国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政治经济实力不断上升,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和第三大出口国,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政治力量。因此,中国的和平发展对欧洲的影响是欧洲各界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
       作为本届欧盟委员会第一份对华政策文件,《欧盟与中国:更紧密的伙伴、承担更多责任》称:“欧盟必须有效地应对中国的崛起。同时,为了应对自身的挑战,欧盟必须挖掘与中国伙伴关系的潜力。”欧盟负责对外关系和欧洲睦邻政策的委员费雷罗-瓦尔德纳女士也在出台政策文件的发布会上一再强调,中国的再度崛起是一个“受欢迎的现象”。
       从民众角度看,价廉物美的中国商品深受欧洲消费者欢迎,“汉语热”流行欧洲。但不可否认的是,欧洲民众对中国的和平发展也有种种关切。欧盟委员会于今年5月发起一个“大众咨询”活动,为本次政策文件的出台“取经”。
       从欧盟的领导层来看,上一个欧盟对华战略文件是2003年普罗迪领导的欧盟委员会制订的。巴罗佐领导的新一届欧盟委员会2004年上台后,与中国在军售解禁、人权和贸易等诸多问题上多次接触,如何与一个实力快速上升的中国打交道是他们一直思考的问题。
       “平衡”、“务实”的战略
       
       从总体上看,这份政策文件提出的对华战略是对欧盟以往战略的继承和发扬。2003年,欧盟与中国宣布致力于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新政策文件指出,自欧中决定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双边关系日益成熟和务实。因此,欧盟的对华政策必须保持当前所实施的“接触”与“发展伙伴关系”战略。
       这份文件还提出了欧盟未来发展对华关系的一系列具体而务实的政策措施,如继续支持中国的政治和经济改革,支持中国的开放、稳定、人权和法治建设,在科学、文化以及国际事务等方面与中国展开合作等。
       正如这份文件的标题所示,欧盟一方面要使欧中战略伙伴关系“更加密切”,另一方面则呼吁中方与欧方一道承担更多的责任。
       政策文件的“姊妹文件”——欧盟对华贸易战略文件提出,中国的发展使欧洲面临着更难应对的新经济竞争,但该文件同时也强调,无论是中国还是欧盟,都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获益。正如欧盟贸易总司一位负责中欧贸易的官员所说:“这是一个平衡的文件。我们在致力于发展战略伙伴关系的同时,也不回避问题。”
       希望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
       欧盟的这份政策文件,尤其是欧盟对华贸易战略文件,表示希望中方在一系列领域进行更多改革。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刊文认为,欧盟出台新的对华贸易战略,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敦促中国扩大市场开放,以利欧盟企业争取到更多的中国招标项目。
       众所周知,10月初,欧盟与中国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的中欧峰会上宣布启动欧中新一代伙伴关系框架协定《伙伴关系与合作协定》的谈判。24日,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说,下月初他访华时将与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商讨有关这一协定的谈判事宜。
       政策文件也在其结论部分指出,文件提出的建议已经列入了欧盟的议程,未来的《伙伴关系与合作协定》将提供一个重要的务实机制来推动这些议程。因此,欧盟在此份政策文件中提出一些要求也不无增加欧盟在未来伙伴关系框架协定谈判中筹码的用意。(吴黎明)
       (10月26日《经济参考报》,作者为新华社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