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社会]“阳光审计风暴”席卷各大部委
作者:赵新培 张艳丽 赵婷婷

《新华月报(天下)》 2006年 第10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审计署发2006 年第5 号审计公告,公布了42 个部门单位2005 年度预算执行审计结果。
       
       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是,中央政府投资管理中,未下达投资计划结转下年国债投资;有的补助地方投资项目还存在计划安排过细,不利于更好地发挥中央政府投资效益的问题;有的部分专项投资存在内容交叉,资金多头审批安排的现象。
       个别项目预算执行和部分专项经费管理不够规范;预算未细化到具体单位和项目;预算项目执行不及时;有些项目未按进度申报预算,财政资金闲置;未将国有资产收益纳入预算管理。
       另外,一些单位存在历年结余资金未及时安排使用,虚列外事经费,自行处置资产,形成账外资金,挤占、挪用、截留财政专项资金,挪用科研专用基金,转移财政项目资金,未按规定权限批复基建项目等问题。(据新华社电,记者孙玉波)
       国家发改委
       所属社团用公款购职工住房
       ■主要问题
       截至2005 年底,发展改革委共有国债资金234.54亿元没有安排下达或投入使用,占当年可安排国债投资的20.1!
       截至2005 年底,发展改革委尚有1640.18 万元未上缴中央财政。
       截至2005 年底,发展改革委所属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全额财政补助社团)用结余资金和下属单位上缴款共计220.99 万元为12 名职工购买了某保险公司“ 员工福利团体退休金保险分红型A ”商业保险。
       用公款为职工购买商品住房958.87 万元。
       ■整改情况
       财政部今年初已将2005 年发展改革委下达了投资计划但尚未下拨的153.48 亿元国债资金予以拨付。
       对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年初安排未达到规定比例的问题,将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逐年提高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到项目的比例,努力达到规定的比例要求。
       二级单位用公款为职工购买的商业保险和商品住房资金已按规定退回。
       教育部
       4771.45 万元四六级考试费未缴
       ■主要问题
       截至2005 年末,教育部“ 政府特殊津贴”拨款累计结存561.55 万元。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分别负责《教师资格证书》和《学位证书》的管理工作,2005年共计支付两证书印刷费2465 万元。均未编入政府采购预算,未按政府采购的程序对印刷单位公开招标。
       2002 年5 月至2005 年6 月,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集中各考点上交的考试费2.34 亿元,已上缴财政专户1.86 亿元,应缴未缴4771.45 万元。
       ■整改情况
       教育部对多报领政府特殊津贴的问题, 已在申请2006 年度的额度中予以核减;已经收回天津大学等6所不承担C E E 项目建设任务学校的结存资金;对应缴未缴预算外收入的问题,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已全部上缴中央财政专户;对超标准收费问题,已责成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予以纠正并杜绝此类问题再发生。
       国防科工委
       自行使用结余安排新项目
       ■主要问题
       国防科工委部门预算中包含非所属单位预算1500万元。国防科工委自行使用基建项目结余418 万元安排新项目。2005 年,国防科工委未及时转批预算资金3.47亿元。
       2000 至2003 年,北京理工大学挪用科研专用基金累计2411.05 万元用于支付院( 系)、部分职工应负担的单位、个人合作购房款。北京理工大学3000 万元委托贷款资金存在损失风险。
       因部分项目未启动、项目执行缓慢等原因,截至2005 年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项目经费结余累计4.32亿元。
       ■整改情况
       国防科工委审计决定执行率达100% 。对部门预算中包含非所属单位预算的问题,国防科工委已商财政部在编报2007 年度预算时解决;对未及时转批预算的问题,国防科工委已采取措施,今后将按期批复所属单位预算;根据审计提出的进一步加强对审批项目的监督检查的建议,国防科工委已成立领导小组,召开工作会议,布置在系统内全面开展自查工作。对委贷资金存在损失风险问题,北京理工大学积极组织力量依法催收,目前已收回1320 万元。
       公安部
       财政资金350 万元闲置未用
       ■主要问题
       截至2005 年11 月底,财政部拨入公安部的2003和2004 年度两项公安业务专项资金共计350 万元,闲置未用。
       部属公安大学2003 年1 月至2005 年9 月,在未履行基本建设审批程序的情况下,征地554.4 亩,截至2005 年11 月末,共支付征地及征地补偿费6591.64万元。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以现钞方式直接收付外汇,并将外汇结余939.57 万元存放他处。
       ■整改情况
       公安部要求相关部门认真落实对预算项目执行不及时,财政资金350 万元长期沉淀的问题,公安部已向财政部报送了2005 年财政资金结余情况,并提出了专项结余调整使用意见,待财政部批准;对公安大学未履行基本建设审批程序的问题,现已报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立项;对公安大学拖欠施工单位工程款的问题,公安部正在督促公安大学抓紧结算; 对第一研究所违反外汇管理规定的问题,公安部纪检部门正在作进一步审查,并责成第一研究所对外汇收支情况作一次彻底清理。
       民政部
       5000 万福彩金面临损失风险
       ■主要问题
       截至2005 年末,民政部会同财政部采购作为中央救灾储备物资的救灾帐篷累计37 万余顶,支付购置费7.49 亿元。民政部将上述物资购置费列支后,记账人员记账时漏记资产账7.49 亿元。
       福彩中心于1996 年5 月存入某财务公司一年期定期存款5000 万元。因该公司未如期兑付存款本息,且已进入破产清算,上述存款本息面临损失风险。
       ■整改情况
       民政部现已对储备的救灾帐篷进行了全面清理、盘库,掌握了有关情况。对福彩中心资产面临风险的问题,该中心已成立追款小组开展工作。
       财政部
       隐瞒个别资金预算结余
       ■主要问题
       财政部2006 年3 月受国务院委托向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报告2005 年度中央预算执行情况时,未报告一项基金2005 年底结余23.61 亿元的情况。2005 年,中央某项基金在自身的收入能够满足支出需要的情况下,财政部仍从预算内安排15 亿元。
       2005 年,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完成处置不良贷款569 亿元后,财政部在其实际发生费用4552 万元的情况下,同意其按回收现金8.54 亿元的18% 提取委托手续费1.54 亿元。这一提取比例是信达公司实际费用率5.29% 的3.4 倍,是2005 年财政部下达该公司考核费用率6.21% 的2.89 倍。
       2005 年,财政部批准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按上年税
       后可供分配利润17.54 亿元的39% ,提取公益金6.84 亿元,不符合公司法关于法定公益金按税后利润5% 至10% 提取的规定。
       2005 年,财政部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上缴的所得税中退库100 亿元,弥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炼油项目亏损。这种暗抵收入的做法违反了“ 收支两条线”原则,缩小了中央财政收支规模。
       ■整改情况
       财政部对上述问题非常重视,正在积极研究整改,对有些问题已经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
       铁道部
       北京铁路局1.64 亿建酒店
       ■主要问题
       2005 年初,铁道部报经财政部批复的铁路建设基金预算454.77 亿元中,有44.9 亿元为预留待分配资金。
       
       北京铁路局动用铁路资金1.64 亿元建设别墅式酒店。2000 至2004 年,北京铁路局将所属西山疗养院改造工程拆分立项,在未经原国家计委和铁道部审批的情况下,动用更新改造资金6524 万元、公益金9829 万元,
       建成集住宿、餐饮及娱乐为一体的别墅式酒店,并于2003 年2 月以北京西山翠源山庄有限责任公司名义对外营业。
       ■整改情况
       铁道部对审计提出的问题高度重视,积极整改,目前除北京铁路局用铁路资金1.64 亿元建设别墅式酒店问题尚在处理外,其他审计决定已全部落实:对铁路建设基金年初预算44.9 亿元未细化到项目的问题,铁道部将加强预算编制工作,细化预算。
       交通部
       北京市交通委滞留3 亿专项资金
       ■主要问题
       2004 年6 月,交通部批复由北京市自筹资金改建110 国道。2005 年10 月,发展改革委核准该项目由北京国投公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出资及申请国内银行贷款解决建设资金问题。在此情况下,2004 至2005 年,交通部又将3800 万元交通专项建设资金拨付到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用于补助该项目建设。
       2000 至2001 年,北京市交通委员会采取虚列基建支出的方式,将交通专项建设资金( 车辆购置附加费)3.08 亿元滞留在委本级,并违规用其中1.06 亿元核销原所属企业的借款。
       ■整改情况
       交通部除移送处理的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虚列支出、滞留交通专项建设资金问题尚在处理外,已全部落实审计决定:对年初预算未细化到项目的问题,将进一步细化预算,不断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对违规安排专项建设资金的问题,已通知用款单位退回;对违规多申报管理费预算的问题,将在2006 年及以后年度的预算额度内抵顶。
       商务部
       公用经费用于单身宿舍改造
       ■主要问题
       2005 年,商务部在预算已安排“ 部门机动经费”的情况下,又根据本部门制定的预算管理办法,自行设立项目,将716.46 万元公用经费用于单身宿舍改造等支出。商务部机关服务局某工作人员利用担任该局所属企业董事长之便,2000 年至2003 年先后挪用单位巨额资金,给私人企业无偿使用,为其牟利。
       ■整改情况
       商务部已将被挪用资金归还原渠道,已将政府性基金预算拨入资金的结余退还中央财政。商务部已委托中介机构对机关服务局财务状况进行全面审计,下一步将实行财务集中统一管理和财务经理委派制;已成立行政事务服务中心,设立政务大厅,开展政务公开、一站式服务试点工作。
       文化部
       防伪标识违规收费1.08 亿
       ■主要问题
       自1996 年起,文化市场发展中心受文化部委托,在未报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的情况下,向音像企业收取音像制品统一防伪标识费用( 该中心以每枚1.55 分的价格从标识生产商购进,以每枚2.8 分的价格向音像企业出售),截至2005 年底,累计收费1.08 亿元,支出8842万元,结余2013 万元。
       ■整改情况
       文化部对未经批准收取费用的问题,已按要求向财政部和发展改革委报送了《文化部关于申请设立音像制品防伪标识收费项目的函》,财政部和发展改革委先后印发了《关于同意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收取音像制品防伪标识费的复函》和《关于音像制品防伪标识收费标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同意收取音像制品防伪标识费,将其收支按照财政部收入收缴管理制度规定,纳入“ 收支两条线”管理;对套取财政专项资金的问题,已按要求将转出的违规资金全额归还了原渠道。
       卫生部
       闲置专项资金6.12 亿
       ■主要问题
       截至2005 年底,卫生部本级累计闲置卫生专项资金2.84 亿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闲置2003 至2005年卫生专项项目资金3.28 亿元。卫生部在未考虑项目当年实际建设需要的情况下,申报了2004 年某防治防疫项目预算1000 万元,导致资金闲置。
       2004 年,卫生部未报经财政部批准,同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整正在执行的防治防疫项目预算6813万元。
       ■整改情况
       对资金闲置的问题,卫生部已采取了每月通报预算执行进度、强化项目执行督导等一系列措施加快项目执行进度;对未经报批调整项目预算的问题,卫生部已补办了报批手续。
       中国人民银行
       人员经费挤占公用支出
       ■主要问题
       人员经费挤占公用支出和项目支出1.26 亿元。如成都分行在邮电费、物业管理费、交通费、差旅费、福利费、劳保费、医疗费、水电费等支出中列支奖金、补贴等1775.26 万元。
       固定资产购建支出核算违规问题10.1 亿元。
       会计核算中其他违规问题1.3 亿元。主要是少计收入、多计支出和存在账外固定资产等违规问题。
       ■整改情况
       人民银行严格工资管理。明确要求所属分支机构对自行出台、无政策依据的津贴、补贴一律停止发放,并依据有关政策对全行个人津贴、补贴进行清理规范,认真纠正挤占其他费用发放津贴、补贴的问题。强化财务基础工作。已部署全系统对银行账户进行全面清理,从源头上杜绝“ 账外资金”等违规行为。
       国资委
       所属五单位挪用资金960.73 万元
       ■主要问题
       1998 至2005 年,国资委所属5 家单位挪用国家建设资金共960.73 万元。
       截至2005 年底,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所属冶金工业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冶金工业建设工程定额总站、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所属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轻工业国际交流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所属物资干部培训中心等6 家单位的9 项行政事业性收费896.26 万元,未按规定及时足额上缴财政专户,其中2005 年应缴未缴金额为512.42 万元。
       ■整改情况
       国资委除移交纪检、监察部门查处的问题外,审计决定已基本落实完毕。对部分项目未按计划执行的问题,国资委产权管理局正在积极推进项目实施;对挪用国家建设资金的问题,有关单位已将其归还原渠道,并相应调整有关会计账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还对有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对私存私放资金的问题,有关单位已追回“ 小金库”余额,并相应调整有关会计账目;对未及时足额上缴非税收入的问题,有关单位已将应缴资金上交国资委,再由国资委统一上缴财政专户;对国资委机关服务中心未报经批准自行拆除配电设施的问题,已成立专门调查小组研究处理,并对有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对用公款购买职工商业保险的问题,有关单位已全部办理清退手续。
       海关总署
       科技发展司全员违规收取“ 劳务费”
       ■主要问题
       2005 年,海关总署在编报总署机关经费预算时,以综合楼物业管理费的名义编列支出预算500 万元,实际是用于总署机关服务局所属鑫海锦江酒店的开办费支出。
       海关总署科技发展司利用承担组织海关业务系统的开发、推广应用以及联系指导信息中心的职务便利,于2002 至2005 年间,全司人员按职务等级每月从即刻奈公司收取金额不等的“ 劳务费”共计141.48 万元。
       2005 年,海关总署在行政管理费中,列支未列入财政部核定预算的机关办公楼维修改造款等支出9142.18万元;在收费业务费项目经费中,列支未列入财政部核定预算的机关医疗经费和体检费等支出589.63 万元。
       海关总署物资装备采购中心主要负责海关系统的物资采购供应工作,采购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预算资金。审计署抽查了该中心2004 年、2005 年的8 个出国团组项目。这8 个团组的出国人员来自海关总署所属的11 个单位,出国经费共计132.02 万元,由供应商在收到该中心交付的物资采购合同款后,将资金汇入旅行社。
       
       ■整改情况
       海关总署有关负责人昨天回应表示,海关总署全署高度重视,并以积极的态度进行研究和整改。总署领导多次召集有关的部门和单位进行专题研究,逐条落实和整改。目前整改工作已经开始取得一定的进展。
       国家体育总局
       2787 万体彩资金被挪炒股
       ■主要问题
       国家体育总局2005 年集中使用体育彩票公益金预算中,安排“ 全民健身”项目2.25 亿元。截至2005 年底,国家体育总局实际拨付1.97 亿元,尚有2814 万元预算未批复下拨。
       体育基金管理中心将应计入收入的转让所属某股份有限公司股权所得1.38 亿元,计入应付账款账户。
       2000 年2 月,国家体育总局用2787.4 万元彩票公益金在该中心建立奥运争光和全民健身专项基金,基金的使用权属于国家体育总局。当年,该中心未经批准,将上述资金用于股票投资,截至2005 年底尚未收回。1999 年至2006 年2 月,该中心用本单位5 名工作人员的名字,在4家证券公司营业部开立了13 个账户,进行股票交易,截至2005 年底,尚有两个个人账户仍在使用。上述做法,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关于“ 在证券交易中,禁止法人以个人名义开立账户,买卖证券”的规定。
       2001 年7 月至2005 年2 月,该中心从其开立的股票资金账户中先后8 次共提取80 万元,用于“ 会议费”“、健身卡”等开支。
       ■整改情况
       国家体育总局对彩票公益金预算未及时批复的问题抓紧落实,尽量争取所有项目能在当年全部安排;对少计收入的问题,已按要求调整了有关账目;对未经批准动用的彩票专项资金,已要求限期追回;对投资证券业务的问题,已按要求将开设的个人账户撤销。
       药监局
       人员经费开支挤占专项经费
       ■主要问题
       2005年,药监局未履行报批手续,将项目预算7385万元在本级和所属单位之间进行调整。
       2005 年,药监局所属药品审评中心、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药品认证管理中心等单位挤占“ 新药注册审评”等项目经费555.15 万元,用于弥补人员经费开支。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部分内设机构收支未纳入单位统一核算,形成账外资产2294.77 万元。
       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会办公室违规提取现金46.2 万元用于发放劳务费。
       ■整改情况
       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药监局认真研究,积极整改。对药品审批收费收入滞留银行的问题,药监局已开始清理,截至2006 年6 月30 日已入库1346.2 万元;对欠收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问题,已采取措施开始清理催收;对调整项目预算不规范的问题,在2006年度预算批复中已予纠正;对在项目经费中列支基本支出的问题,已予以纠正,超出基本支出预算的职工补贴和医疗费支出由各单位预算外结余列支;对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账外资产的问题,已将全部收支并入该所财务处统一核算;对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会办公室和药品认证管理中心收支未入账的问题,责令相关人员做出深刻检讨,并已按要求调整相关账目。
       国家旅游局
       指定采购获利688 万元
       ■主要问题
       2003 至2005 年,国家旅游局申请某项目支出预算资金共378 万元,截至2005 年底,共支出124.49 万元,累计结余253.5 万元。国家旅游局此项目每年度结余资金均未纳入下一年度预算安排使用。
       2002 年,国家旅游局发文指定该局信息中心所属北京金旅科技投资有限公司统一采购导游人员IC 卡管理系统的机器设备。截至2004 年底,该公司收取各地旅游局设备款等共计1412.26 万元,全部作为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入账,并获得进销差价收入688.42 万元。
       ■整改情况
       国家旅游局对未纳入预算安排使用的项目结余资金,拟在编制2007 年度部门预算时优先安排使用,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对下属单位的不当得利,拟在该单位办理完公司年检后收回。
       (9月13日《北京青年报》,作者为该报记者,标题有改动)
       【时评】:公众的“审计疲劳”从何而来?
       9月11日,国家审计署发布2006年第5号审计公告,公布了42个部门、单位2005年度预算执行审计结果。然而,从公众和媒体的反应来看,这次的审计结果似乎没有了从前的轰动效应。
       当然,审计报告的日常化公开注定不会总是产生轰动效应,这也是审计不再成为“风暴”的应有之义,但是,同样要警惕的是,因为一些问题屡审屡犯、没有得到彻底改正而导致的另一种“审计疲劳”。比如,今年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是,中央政府投资管理中,未下达投资计划结转下年国债投资;有的部分专项投资存在内容交叉,资金多头审批安排的现象;预算未细化到具体单位和项目;预算项目执行不及时;有些项目未按进度申报预算,财政资金闲置;未将国有资产收益纳入预算管理。所以,正如“狼来了”喊多了一样,公众和社会对审计患上疲劳症,也就不足为奇了。
       那么,为什么一些问题年年出现却得不到解决?为什么有的被审计单位一再出问题?李金华曾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对此进行了解释:第一,中国处于比较突出的二元结构社会,计划经济体制并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可以利用现有制度的缺陷去牟取不正当利益。第二,执法不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第三,理念上的偏差,很多人认为“只要不把钱装进个人腰包就没事”。第四,“龙多不治水”。监督力量很多,谁都能检查,但谁都不负责任。从李金华的解释中,我看有两点是必须加以强调的。
       首先,对审计中揭露的问题问责不够彻底。每年虽然都会有不少官员因为被审计出问题丢了乌纱帽,比如2004年有213人受到处分,76人被依法逮捕、起诉或判刑,但因为没有见到一份“问责清单”,公众很少看到对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官员问责的信息披露,难免会产生“是不是所有人都受到追究了”的疑问。另外,过去一些审计出来的问题还没有弄清楚,就又出了新问题。比如,去年审计出国家体育总局动用中国奥委会资金一个多亿,但一年过去了,在今年的问题部委名单中,国家体育总局又因挪用2787万资金炒股赫然在目。对问题的处理之难,无疑会削弱审计对违法违规的威慑力,使审计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如果说,问责只是一种事后的惩罚,关键在于事前防范。那么,审计中出现的问题,更多是由于财政预算体制的不公开、不透明所致。公开透明是公共财政的本质要求。在公共财政下,政府的所有开支都要由预算公共资金统一安排,向社会公布。政府财政花的是纳税人的钱,纳税人有权知道政府把钱花到了什么地方,花得是不是合理。但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财政不要说老百姓不容易看到,就是人大代表也不见得全面了解。可以说,预算不公开、不透明,容易导致职务腐败和决策失误现象的发生。
       由此来看,要使公众不对审计产生疲劳,审计就不仅仅是发现问题、揭露问题,更要切实解决问题。一方面,在公开审计结果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审计问题落实情况的跟踪检查和审计移交案件查处情况的督促落实,加强对审计出问题的整改工作,不搞下不为例;另一方面,就是要改革财政预算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让人民及其代表能够知晓和监督财政预算的使用情况。唯有如此,公众和社会才可能持续关注审计报告,摆脱审计疲劳症,形成推动审计工作的积极社会氛围。(邓聿文)
       (9月13日《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