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时政]须防“官多为患”
作者:于津涛

《新华月报(天下)》 2006年 第10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一个省有四五十个省级干部,几百个乃至上千个地厅级干部,一个县几十个县级干部,可以说古今中外没有过。
       更何况一个省、市除省长、市长外,还有八九个副职,每个人再配上秘书,个别的还有助理。解放初期,一般就是一个县委书记,一个县长,或加一个副职,甚至没有副职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暂行规定》三个法规文件,再次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供制度保证,使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有了更深入的视角。
       8月11日,记者就党政干部任期、交流、回避等三项规定中一些人们关心的问题,专访了原中组部部长张全景。
       任期、交流、回避制可以突破局限性
       记者:此次中央发布的《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暂行规定》这三个文件是基于什么背景下做出的决定?其重要意义是什么?
       张全景:中央对各级领导干部的任期、交流、回避问题作出统一的、明确的规定是完全必要的,这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民主建设的实际步骤,更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具体措施。
       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的角度来看,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作用:
       ——有利于培养锻炼提高干部。可以帮助干部开阔视野,突破长期一地区、一部门、一岗位的局限,了解新鲜情况,增加有益知识,更加全面、健康地成长。一个干部多在几个地区、多在几个部门、多在几个不同岗位工作,比长期在一处一地要好,可以有效地避免狭隘、偏颇、囿于见闻。
       ——有利于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扬民主,加强团结,消除隔阂,这也是一个很积极的方面。特别是“一把手”的交流,刚到一个地方后不可能马上就发号施令,一定要听取大家意见,要发扬民主,从这些年的实践看,这也是解决干部队伍不团结问题的一个措施。思想教育不奏效,就要采取组织措施。
       ——有利于摆脱盘根错节的复杂关系,减少应酬,减少事务,专心致志地工作。一个干部在出生地或者久处一地工作,必然有盘根错节的关系,关系多了,接待应酬就来了,换一个地方就较少了。
       ——有利于转变作风,深入调查研究,克服官僚主义、门户之见、先入为主、惯性、惰性等陈腐陋习。一个干部到一个新地方,为了了解情况,开展工作,必然要去调查研究。长期在一个地方,好处是比较熟悉情况,但也很容易忽视新情况,甚至主观臆断随意性决策等。
       ——有利于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在一个新地方、新单位工作,可以非常超脱,避免七大姑八大姨、亲朋故旧、亲戚的亲戚、朋友的朋友这样一些错综复杂的关系。一个干部刚到一个地方,别人不会轻易向他行贿送礼,自己也会有所顾忌,有利于更好地按原则办事,也可避免一些飞短流长之谈。
       三个“规定”提出了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记者:古语云:“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可见,为官要有任期在中国古代早已有之。
       张全景:应该说,出台这三个文件,是历史经验与时代需要的结合。
       干部任期、交流、回避在我国古代吏制中的确早有明确的规定,而且执行得比较严格。例如明、清时就规定,本省人不能在本省做官,到邻省做官也要距出生地有500里的距离。对官员的任期也有明确规定,几年一考核、一铨叙,这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也是行之有效的,这也是有效遏制吏制腐败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们党的干部工作,既有自己的特点,也借鉴了历史经验,但一直没有形成明确的、统一的、具体的规定,所以现在加以规范,用党内法规条例形式做出规定是完全必要的,非常有益的,也是非常及时的。
       我感到这三个文件的细则规定,非常实事求是符合实际,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既是多年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又针对了现实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领导干部调动比较频繁的问题,在前一段时期反映比较大。
       三个文件既有统一性
       又有可操作性
       记者:这三个规定将使领导干部的任期、交流、回避工作更具体化了,主要的特点有哪些?
       张全景:最明显的特点是:统一性、规范性、制度性。
       这些年尽管各地都在做领导干部任用的探索,但因为缺乏统一的、明确的规定,各有各的理解,五花八门,随意性很大。特别是在干部交流任职上,有的地区只是在本地区小范围内交流,不能起到应有作用。有了“三个文件”,统一规范了,可以搞得更好。
       这三个文件也是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区别对待。任期、交流、回避,这是大前提,但有一些特殊情况也要考虑。例如,民族地区、民族干部,就要考虑地区和干部的实际情况,对某些特殊情况也要有一点灵活性。
       另外一个特点是,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很强。由于规定明确、具体,对不同情况有不同要求,便于操作,便于执行,便于检查。
       因此贯彻落实好这三个规定,对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培养选拔优秀年轻领导干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做好各项工作将产生重大作用。
       中国政治的一大弊端是
       “官多为患”
       记者:实行党政任期制会不会压制一些优秀干部的脱颖而出呢?
       张全景:不会。
       县以上党政“一把手”一个任期就是五年,最多在同一职位上任满两个任期也就是十年。这就打破了干部终身制,更有利于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有一些优秀干部也可以破格提拔,或者在其他岗位上任职。一个真正优秀的干部不论职务高低,都可以发挥重大作用。特别是县委书记这个职位,从上往下看,职位不算高;从下往上看,是几十万人的“当家人”。这就要看你是要做官,还是要办事。只要真正想做事的,就是英雄大有用武之地,不是无所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有多少事情需要去做呀,有多大本事也用不完,怎么能算被埋没呢?
       记者:你如何看待党内民主的推进以及领导干部的监督工作?
       张全景:事实上,由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构筑的制度基本上是健全的,但如果束之高阁,就成了一纸空文。比如选拔干部的条例、规定都有,但是落实不好。现在有些地方的“一把手”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凌驾于组织之上,经常用的一个词是“当班长”,其实这是毛主席说过的一句话:“书记要当好‘班长’,这只是一个比方。”现在把后面的“比方”忘了。现在的许多问题,最关键的还是干部问题。我有一个看法,现在中国政治上的一大弊端是“官多为患”。
       一个省有四五十个省级干部,几百个乃至上千个地厅级干部,一个县几十个县级干部,可以说古今中外没有过。更何况一个省、市除省长、市长外,还有八九个副职,每个人再配上秘书,个别的还有助理。解放初期,一般就是一个县委书记,一个县长,或加一个副职,甚至没有副职,现在讲克服官僚主义,减少事务,减少应酬,就这么一种体制,怎么克服,怎么减少?现在这么多人既增加了开支成本,又滋长了官僚主义。
       党内民主的推进对监督领导干部是很重要的方面,政治体制改革必须研究搞好和扩大党内民主问题。(于津涛)
       (摘自《望东方周刊》2006年第34期,作者为该刊记者)
       延伸阅读
       副书记“减员”
       在新一轮地方换届中,大批各级“副书记”都面临着“转岗”。一场全国性的党委副书记“瘦身”运动正在铺开,显示政治体制改革正以“做了再说”的方式低调稳步推进。
       从县委副书记职位上退下来,皮兰平感受到的,很难说是轻松,还是失落。她告诉记者,“以前做副书记时,盱眙县有73万人,现在整个交通局就只有83个人。”
       
       “我那时是淮安市8个县区唯一的一个女书记。”这个浑身透着精干的中年女人,仍然以一种惯常的快语调并配以简洁的手势说。
       而目前的工作,“就是市里的一个职能部门。”她如此评价自己新任党委副书记的淮安市交通管理局。
       3月底,在市里明确进行县区党委换届,减少副书记职数到一正二副时,皮兰平已经意识到,自己不大可能再在盱眙县的副书记职上干下去了,虽然此时她也才41岁。当时,盱眙县有县委副书记五个,其中一个是苏南交流到苏北挂职的,这就意味着盱眙县至少有两个副书记将要转岗。
       2002年9月,时任淮安市妇联副主席的皮兰平被调到辖下的盱眙县做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后任县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至2006年3月时,她已经在盱眙待了四年。
       “只要是组织上的安排,我们都绝对服从。”在市委组织部还没正式找她谈话之前,“根据自己的情况,再看目前可能的空缺职位,我已经预期自己会回市内那个职能部门了。”皮兰平告诉记者。
       不过,组织部门谈话,开始是希望皮兰平回市里做妇联主席。“那在当时的安排是很不错的,妇联正职空缺。我们市一二十个转岗的副书记,差不多最后都是副职,但我要去了妇联,那就是正职。”
       后来,淮安市委书记丁解民也单独找皮兰平谈话,皮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意见,“我当时就向领导表达了不想去市妇联的想法。”“我是从妇联出来的,但是我不喜欢那种工作。”
       缩短“书记处”板凳长度
       皮兰平的意见最后得到市委的同意。在后来公布的换岗名单里,皮兰平被任命为淮安市交通管理局党委副书记。“这个职位以前是没有的。”
       按照一般的规则,在县里任副书记一定时段后,一般会提一级。但是,在此次淮安的转岗过程中,级别上都没有变化,都还是副县级。皮兰平笑着对记者说,“从组织的角度讲,我们没有任何好说的,绝对遵从组织的安排。要是从个人的角度,说个人非常满意,那也说不上。”
       “这是中央的统一安排,也不是哪个人要随便调,一下子回来十几个,要委屈大家都委屈,所以也就没意见了。”她对记者表示,“不过我还是坐不住,总想做点实事”。
       皮兰平只是淮安此次换届转岗16人中的一个。此前的2006年初,淮安换届的前夕,先已有两名副书记被提任县(区)长,一名就任人大副主任,一名调回市直机关。在正式换届时,又安排了9名副书记到市级机关,转同级人大、政协6名,就地转任常委1名。
       江苏省委组织部政研室负责人8月2日证实,今年第二季度末,江苏省已经顺利完成县(市、区)一级党委换届,减少党委副书记职数181名。而在第一季度,江苏进行了乡镇党委的换届,第三季度正在进行的,是地级市的党委换届。
       党政合理分工
       这次“减副”,由淮安市淮阴区原副书记升为代区长的葛莱告诉记者,“首要的功能就是扩大了党内民主。”他说,“党内无长,书记原本就是一个主持人的角色,但是在实际中,书记办公会往往取代了常委会。”
       淮安市下辖的八县区基本上都是一正四副的格局,再加上挂职副书记,往往达到五六个。一个官员开玩笑说,“打麻将都嫌多。”如涟水县,在换届之前就有6个副书记,加上书记一共7个,超过13个县委常委的一半。
       涟水县的一名官员告诉记者,真正应该由常委会讨论决定的事,实际上在之前的书记办公会上就已经定下来了。“‘减副’之后,只剩三人的书记办公会便失去了价值。这样就真正落实了常委会的权力。”
       2004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即明确提出:“要减少地方党委副书记职数,实行常委分工负责,充分发挥集体领导作用。”
       “减副”本身也是“减负”。曾有杂志载文说,“领导机关职数和编制偏多,容易导致领导工作中滋生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等衙门作风,大大增加了执政成本。”
       “减副”的一大贡献就是使地方党委的领导职数一下子减了许多,大大缩短了“书记处”板凳的长度。
       “减副”的另外一个功能在于理顺了党政关系。涟水县不愿透露姓名的一位官员说,“以前党政实际上是两张皮,几个党委副书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分管领域,经济、政法、组织、文教科卫等等,政府同样也有专门主管的副县长。”
       职能的重叠,增加了工作层级,影响了效率,主管副县长往往需要再请示主管的副书记,通过副书记才再报给书记,中间层层叠叠。
       而有些时候,拥有决策权的副书记并不在政府里工作,但又分管政府里的工作,工作在一线的副市县长反而被排除在党委常委会决策班子之外,决策与实际工作脱节。
       另一面,职能的重叠造成了扯皮的空间,客观上也形成了政令的不统一。一个颇存争议的事件是,1998年大洪水时,中央领导前往视察大堤,江苏某段固若金汤受到表扬。某地水利部门的领导介绍说,之前水利部门曾请求政府财政拨款维修大堤,报到政府被否决,于是报到党委,最后成功获得拨款。这个意在显示党委正确决策的故事,受到很多非议。涟水县的那位官员告诉记者,“下面有些人,就是瞅着书记和县长,看到大家还有没统一的地方,立刻就钻空子。”
       “减副”影响执政方式
       “减少副书记职数,着眼点在于提高效率,简化工作层级。”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韩康在接受媒体专访时如此指出。
       “减副”使得党委副书记对具体工作的介入大大减少。按照目前江苏的一正二副的统一设置,政府首脑兼任副书记,所以实际上只有一个专职副书记。“这个专职副书记具体负责什么,目前并没有统一规定”,江苏省委组织部官员向记者介绍说,“各县根据自己的情况,往往选择最需突破最有带动性的职能由这个专职副书记分管。”
       对于只剩一个专职副书记,这位官员说,“这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过一年你再来看,整个执政思路与执政方式都会有改变。”
       还有的相关官员表示:“我们党要提高执政能力,关键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而加强机构改革、精兵简政,则是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重要环节。要把官员能不能正确对待进退,作为判断党的干部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
       中央党校《学习时报》称,减少副书记职数,“这是中央完善地方党委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减少和避免党政分工重叠、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执政水平的重大尝试。”
       “减副”低调推进政改
       就在江苏进行党委换届的同时,一场全国性的党委副书记“瘦身”运动正在铺开。
       全国人大、中组部明确,今明两年,中国将进行涉及17万名地方领导干部的大换届。十六届四中全会决议明确对地方党委领导班子配备进行“三减”改革:“减人”——精简党委班子职数;“减层”——减少副书记职数;“减线”——扩大党政交叉任职比例。
       这一目标在中央随后下发的文件里被细化为:精简领导班子职数,省级党委常委职数一般为11~13人,西藏、青海、新疆可以14~15人;减少副书记职数,除兼任政府正职的副书记之外,一般可设1名专职副书记;扩大党政领导交叉任职,党委常委和政府副职可交叉任职2~3名;规范任职年龄,省委书记、政府正职副书记为65岁,纪委书记为63岁,其他为60岁。在提名上述三类任职人员时,如果年龄分别已经是63、61、58,则一般不列入提拔行列。此外,在干部年轻化方面,换届时要达到:省级党委班子中50岁以下的要有3名,45岁左右的要有1名。
       地方“减副”力度空前
       实际上,在中央正式部署全面“减副”之前,各省高层已经有所动作。
       据媒体披露,相关调查表明,就全国范围来看,目前省级领导班子职数过多。一些地方省级四套班子领导干部加起来多达40人。一些省市高层部门人满为患,副职人数多达8人,这还不包括按照中国的惯例,“括弧——享受副X级待遇”的人数。来自中组部的消息称,在有的省直部门,处级以上干部竟占一半以上,客观上造成了“十羊九牧”的局面。
       
       据媒体公开报道,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开始,地方省委变动开始呈现一些新的特点。首先是湖北和辽宁。在2005年5月,两省的省委副书记人数减至2人,这是中国省级党委首次出现一正二副模式。随后,河北、安徽、福建、宁夏、海南5个省区的省、区委副书记的职数减少到3人。而更多地方,省级党委在出现了副书记退休或调任之后,未再补任。
       精“官”减政首先在省市高层“生根开花”,这给涉及数十万干部去留进转的“四级换届”开了一个好头。根据媒体公开报道,目前,除了江苏、安徽、辽宁等省,都已经完成县级的党委换届,并进入地级的换届。而在之前,所有的乡镇换届差不多都已经结束。在一些省,乡镇党委减副的程度令人惊讶。据报道,湖南全省2171个乡镇共精简党委委员4528人,精简副书记职数5631个,副书记职数精简逾七成。
       政改“低调试水”
       自上而下“减副”,力度空前,又处于十七大召开前夕,人们不能不感受到其间政治体制改革的深意。泰国《世界日报》称,党委“减副”预示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低调试水”,“官方正在以‘先做再说’的态度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曾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党内民主的实现将对人民民主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这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新思路。”
       2000年中办下发《2001-201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2004年,中组部提出《2004-2008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逐步布局包括党政在内的干部人事改革。
       但是,作为一种惯性,这一党内改革总会面临着诸多困难。
       综合公开资料显示,从整体上来说,目前,副书记3名或不足3名的有9个省份,不到总数的三分之一。各省多为4名、5名,甚至还有6名的。
       而“减副”,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领导干部,其间的困难可想而知。
       在这场被外界称为“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领导干部大换血”的行动中,很容易发现,很多干部的任免并不能简单地用“升贬”来概括,很多官员轮换都是平级调动,相应级别的官员并未减少。这既说明了一种调动方式,也反映了“减副”面临的难度。
       复旦大学政治学博士刘伟说:减少副书记数量,简化了权力层次,突出了常委会的职能,有利于集体领导和党内民主。
       而中共中央党校教授王长江说,几个书记决定与几个常委决定差别并不太大。单纯的减少副书记职数是不够的,它需要一个宏观、中观、微观多头并进的系统性考虑。(何忠洲)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第31期,作者为该刊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