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化]中国当代艺术 一夜倾城
作者:梁卉莹

《新华月报(天下)》 2006年 第07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2004年,苏富比曾经在香港举行过一场亚洲当代艺术的拍卖专场,当时的成交额是295.07万美元。事隔一年,也是在香港苏富比的5月当代艺术专场,交易额已经涨至527.5万美元,同年10月的香港当代专场,苏富比的成交额已经涨至901.9万美元。2006年行情继续看好,纽约苏富比在2000年3月31日推出中国当代艺术品拍卖会,总成交率高达1322.896万美元,成交额高达89.8%。在纽约苏富比的中国当代艺术品拍卖会上,119号拍品、张晓刚1998年创作的大幅油画《大家庭系列:同志120号》,被一新加坡匿名买家以97.92万美元的价钱买下,成为全场最高价,比估价35万美元高出两倍多,创造了张晓刚本人作品的拍卖纪录,也是本次拍卖会上的最亮点。这张画曾经在香港地区、日本、印尼都展出过,是张晓刚早期大尺寸的单人肖像作品之一。他的大家庭系列作品已经成为解放后中国城市家庭的标准像。张晓刚的作品充满学院气息,平实却准确地抓住了时代的精神,他所使用的技法语言非常传统,这源于他本人所受的正统学院教育,因此他的作品也深受圈内人士认可——面无表情的大人和小孩,三口之家的组合以及黑白灰主色上的一块亮色,是这个系列作品的特征。恰恰是黑白灰的颜色,强调了一种黑白老照片的历史感,而面无表情、目光呆滞的大人和小孩的衣装打扮,都属于人和人之间相互称呼“同志”的年代。他的这一系列作品十分能唤起令人百感交集的集体记忆。在位居前十名的拍品中,张晓刚的《大家庭系列:同志NO.120》、《航海员(女孩)》和《大家庭系列:同志NO.4》分别占据了第一、第三和第四的位置,后两幅作品价位都在40万美元以上。
       如果说张晓刚的作品记录了中国社会发展特殊阶段的历史的话,那么徐冰的作品则偏向于反思中国文化的传统。他的综合媒体装置作品《The Living Word》(“活字”)以40.8万美元成交,也创下了他个人作品拍卖的最高纪录。徐冰与张晓刚一样科班出身,并且从小就长时间浸淫在北大图书馆中,因此他的作品较多的是通过新的装置、新的媒介来反思中国的传统文化。尽管有许多保守派人士对这种做法不以为然,但他的作品还是获得了国际的认可。此作品通过“鸟”字的发展来反映历史的变迁,也可以理解此作品是对艺术起源的一种暗示。徐冰自己也承认,他是通过打“中国牌”来获得世界的认可,并且以此为豪的。
       或许岳敏君的画可以体现出如今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现象。他的作品多出现咧嘴大笑的人,一些笑得“见牙不见眼”的男人。他的25号拍品《狮子》拍出了56.48万美元,被一名匿名收藏家所得。此作画了标志性的五个光头大笑男人,跪坐在大理石基座上,让人联想起当今中国许多大厦正门前的大理石狮子。
       与岳敏君名字读音有点相似的方力钧,他的作品中也多出现这种光头咧嘴笑的男人。40岁出头的他与岳敏君一样是河北人,一样也曾在圆明园饿过肚子熬生活,如今不仅在画坛上风光无限,也开始在影视圈、饮食业中大展拳脚。方力钧的《无题》在此次拍卖会中以27.36万美元被一位美国收藏家买走。
       王广义作品的代表符号是政治波普,他也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一员猛将,此次《大批判:波普艺术》拍出24万美元。还有拍出了22,8万美元的艾未未的《中国地图》。以自虐形式闻名的张洹的作品《和平》,在此次拍卖中也卖出了40.8万美元,比估价的15万到20万美元高出了一倍,同样也打破了其个人作品的拍卖纪录。
       在纽约中国当代艺术专拍结束的几天之后,香港苏富比的春拍战绩揭晓,个中成绩最好的又为中国当代艺术品专场,总成交额达到13978.347万港币,成交率高达98%。其中旅法艺术家常玉的《花中君子》成为了报纸头条:此画作以2812万港币的落槌价(合360.4万美元)被一位亚洲收藏家拍下,是估价上限的4倍多。有评论认为:“这幅画,捕捉到了常玉生命中凄凉的时刻,荷花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他对故乡中国的怀念。”常玉此画将书法的灵动线条娴熟地运用于画布上,作为中国画传统母题的荷花,更表现出一种自由不羁的力与美。除此之外,林风眠的《荷塘》以740万港币的价格创造了其个人作品拍卖的最高纪录;刘野尺幅巨大的《烟》,估价为80万~120万港币,最终以370.4万港币的价格被一位美国收藏家买下,刷新了他的个人拍卖纪录。
       这两场拍卖会的成功反映出现今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的活跃,市场对当代艺术作品的需求非常大,个中原因也较为复杂:首先,他们的作品较少存在真伪争议(当然,不排除一些艺术家不愿认领他们成名前的劣作的情况);其次,评论界的伯乐们对造星运动乐此不疲,日渐规范的画廊体系对于培育这些画家所做的前提工作已初见成效;再次,新世纪大众审美的情趣也在逐渐发生变化,日益强大的中产小资们正渐渐投身其中,可以预见,他们中的精英是支撑未来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的主力军。
       (摘自《收藏·拍卖》2006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