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华人]诺贝尔奖台上的华裔面孔
作者:杨建磊

《新华月报(天下)》 2006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诺贝尔奖是根据瑞典著名化学家诺贝尔去世前的遗嘱设立的,用于奖励那些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医学、文学等领域中“对于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人”。诺贝尔奖分为物理、化学、生理学、医学、文学、和平等不同奖项,由瑞典皇家科学院每年年底颁发一次。人们习惯地把前四项称为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是世界各国公认的自然科学领域最高荣誉奖,获得诺贝尔科学奖是许多科学家一生梦寐以求的愿望。
       从1900年诺贝尔基金会正式成立,1901年12月10日首次颁奖以来,诺贝尔奖已有百年的历史,世界各国已有400多名科学家获奖。它已经成为人类原始性创新的重要标志,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和人类文明的进步。诺贝尔科学奖获奖范围几乎包括了20世纪中,发生在这些相关领域的所有科学大事件。从相对论到量子力学理论,从胰岛素的发现到基因工程的研究,从原子弹爆炸到大爆炸理论,无不包括在内。
       在中国,诺贝尔奖一直是一个有趣的话题,有人对它顶礼膜拜,有人对它不屑一顾。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日前在广州作了一场学术报告,他提出创新可以分为爱因斯坦、杜甫、比尔·盖茨和任天堂四种体系,以中国目前的国情来看,最需要的是盖茨和任天堂这类会赚钱的人才,暂时拿一两个诺贝尔奖并没有什么用处。
       此言一出,立即遭到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福家教授的反对。他认为,目前我国的确在经济人才方面太过欠缺,以致妨碍了经济的发展。但是,我们也应该鼓励一些学校、一些人从事和经济无关的基础研究,因为这是将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所在,反对杨振宁教授“中国暂不需诺贝尔奖”的观点。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经有30多个国家的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科学奖,其中有6位具有中国血统的华裔科学家获此殊荣,他们分别是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崔琦。
       
       美籍华人杨振宁
       1957年与李政道因“发现宇称不守恒定律”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中国,杨振宁这个名字是相当响亮的。从知识阶层到平民百姓可谓家喻户晓。一位从事自然科学的学者具有这样广泛的知名度,不仅因为他是1957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之一,还因为他2004年在中国大陆以82岁高龄与28岁的中国女子翁帆结婚。
       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出生于安徽合肥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家庭。他出生不满周岁,父亲杨武之考取公费留美生而出国了。整整6年,他一直没有见到自己的父亲。4岁时,母亲开始教他认方块字,1年多的时间教了他三千个字。杨振宁在60岁时回忆说:“现在我所有认得的字加起来,估计不超过那个数目的2倍。”
       1949年,杨振宁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做博士后,开始同李政道合作进行粒子物理的研究工作,其间遇到许多令人迷惑的现象和不能解决的问题。他们大胆怀疑,小心求证,最终推翻了宇称守恒律,使迷惑消失,问题解决。杨振宁在1957年诺贝尔演讲中这样说道:
       “那时候,物理学家发现他们所处的情况就好像一个人在一间黑屋子里摸索出路一样。他知道在某个方向上,必定有一个能使他脱离困境的门。然而究竟在哪个方向呢?原来,那个方向就是宇称守恒定律不适用于弱相互作用。”
       杨振宁谨记父亲杨武之的遗训:“有生应记国恩隆。”在1971年夏,他成为美国科学家中率先访华的人。他说:“作为一名中国血统的美国科学家,我有责任帮助这两个与我休戚相关的国家建立起一座了解和友谊的桥梁。我也感觉到,在中国科技发展的道途中,我应该贡献一些力量。”
       
       美籍华人李政道
       1957年与杨振宁因“发现宇称不守恒定律”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7年12月10日,同35岁的杨振宁一起登上诺贝尔物理学奖授奖台的,还有31岁的李政道。
       李政道和杨振宁曾荣获195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是基于他们在1956年提出的“李—杨假说”——在基本粒子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可能是不守恒的,这被另一位华裔女物理学家吴健雄(1912-1997年)用实验所证实,从而推翻了过去在物理学界被奉为金科玉律的宇称守恒定律,为人类在探索微观世界的道路上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1926年11月25日,李政道生于上海。他自幼酷爱读书,整天手不释卷,连上卫生间都带着书看,有时手纸没带,书却从未忘带。抗战时期,他辗转到大西南求学,一路上把衣服丢得精光,却一本书未丢,反而越来越多。
       1946年,20岁的李政道到美国留学,由于他没有获得过中学和大学毕业文凭,在美国进研究院很难。可芝加哥大学是个例外,只要念熟了哈金斯(Hutchins)校长指定的西方著名经典著作,没有学位也可以进研究院。李政道告诉招生处负责人,他念过等价于这些经典著作的东方作品,如孔子、孟子、老子等,招生处就接收了他。3年后他以“有特殊见解和成就”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被誉为“神童博士”,其时年仅23岁。
       李政道关心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他建议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他建议建立博士后制度,他建议建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他建议成立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和北京近代物理中心,……这些建议都得以实现。1985年7月16日,邓小平会见李政道时,对他说:“谢谢你,考虑了这么多重要的问题,提了这么多好的意见。”
       1998年1月23日,李政道将其毕生积蓄30万美元,以他和他的已故夫人秦惠(竹君)的名义设立了“中国大学生科研辅助基金”,资助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兰州大学和苏州大学的本科生从事科研辅助工作。
       
       美籍华人崔琦
       1998年与德国的霍斯特·斯托尔默和美国的罗伯特·劳克林在量子物理学研究作出重大贡献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1998年10月13日宣布,把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霍斯特·斯托尔默、美籍华人科学家崔琦和美国科学家罗伯特·劳克林,以表彰他们为量子物理学研究作出的重大贡献。
       崔琦,1939年生于中国河南省,20世纪50年代到香港接受教育,1957年在培正中学毕业,随后到美国继续深造,1967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此后到贝尔实验室工作,1982年至今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目前他从事电子材料基本性质等领域的研究。
       崔琦是一个很具幽默感的人,他常视物理实验如玩游戏。他说:“能随心所欲设计新模型,能制造一个个用钱都买不到的新产品,那种满足感难以形容,做实验又有何难?做研究报告才烦人呢!”
       2000年6月,崔琦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4年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2005年被聘为中科院荣誉教授。
       
       美籍华人丁肇中
       1976年因发现“J粒子”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丁肇中1936年1月27日出生在美国,但出生3个月后,父母又把他带回到大陆。在他12岁时,随全家迁往台湾,才进中学读书。高中时,他特别喜欢理化,刻苦钻研,成绩很好,他的一个同学曾在毕业纪念册上给他这样的赠言:“你的理科可以说在班上无敌手,我希望你集中全力向理科进攻,发明几个丁氏定律!”中学毕业后,丁肇中被保送进台湾成功大学机械工程系。1956年他20岁时只身赴美,进密执安大学,于1962年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丁肇中选定了实验物理作为他的主攻方向。1972年他领导一个小组在纽约的布鲁克国家实验室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去寻找新的重粒子。对于实验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他曾经这样比喻道:“在雨季,一个像波士顿这样的城市,一分钟之内也许要降落下千千万万粒雨滴,如果其中的一滴有着不同的颜色,我们就必须找到那滴雨。”
       
       1974年11月12日,在实验室里夜以继日地工作了两年多,全力攻关的丁肇中向全世界宣布他的小组发现了一种未曾预料过的新的基本粒子——J粒子。这种粒子有两个奇怪的性质:质量重,生命长,因而它一定来自第四夸克,这推翻了过去认为世界只由三种夸克组的理论,为人类认识微观世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被称为是“物理学的十一月革命”。
       1977年秋,丁肇中访华期间向邓小平建议中国科学院派遣物理学家参加他的实验小组工作。自1978年1月他迎接第一个中国物理学家小组迄今二十多年来,已有上百人去到他的身边。1992年7月4日他被中国科技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1994年6月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获1996年度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2003年4月18日担任新成立的“上海交通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美籍华人朱棣文
       1997年因“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朱棣文于1948年2月28日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一个传统的中国家庭里。他的父母是江苏太仓人,20世纪40年代定居美国。他们育有三子,朱棣文是老二,都学有所成。大儿子朱筑文是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教授,专长DNA研究;三儿子朱钦文是南加州比华丽山庄一家知名律师事务所的职业律师。
       1970年,朱棣文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78年,朱棣文进入美国贝尔实验室任研究员,1987年起任斯坦福大学教授至今。
       朱棣文最早发展出了一套利用激光冷却并捕捉原子的方法。打个比方,犹如以喷水的方式来使一个行进当中的小球静止下来,让它悬浮在空中,把它看个够。这项成就,可使科学家在前人所无法到达的领域内操控物质,同时也是对物理学理论的重大突破。为此,朱棣文从1976年做博士后起整整奋斗了20年的时间。
       然而,朱棣文在得知他获奖的消息后却平静得异乎寻常。他说:“我不希望因这个奖励打断我的时间表,我仍会像往常一样地去学校上课。”
       1998年6月5日,朱棣文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中国台湾李远哲
       1986年因“发明了交叉分子束方法使详细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成为可能,为研究化学新领域——反应动力学作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迄今为止,在荣获诺贝尔科学奖的6位华人中,有5位都是获得物理学奖,只有一位例外,那就是在1986年获得化学奖的李远哲。
       1936年11月29日,李远哲出生于台湾新竹,他的父亲是一位画家。童年时代的李远哲非常爱玩,棒球、网球、乒乓球都打得很好。“我可以把球打到对方球台上的任一指定点,”李远哲兴致勃勃地回忆说,“误差不会超过一英寸。”
       中学时代的李远哲看了大量的书。“我几乎每天看一本书。”他读了《居里夫人传》后,这样说道:“我第一次感到当科学家不仅能从事很有意义的科学研究工作,而且可以享有非常美好的人生。”
       高中毕业后,李远哲被保送进台湾大学化学系;大学毕业后,又到新竹清华大学读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留学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1965年获化学博士学位,然后到哈佛大学化学系随赫希巴哈(D.Herschbach)从事分子反应动力学的研究。1967~1968年间,李远哲几乎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自己设计,自己动手,殚精竭虑地把一台交叉分子束实验装置建立了起来。他的导师赫希巴哈看后感叹地说:“这么复杂的装置,大概只有中国人才能做出来。”他称赞李远哲是“化学中的莫扎特”。
       分子反应动力学是采用动力学方法,从分子和原子等微观层次上研究和揭示化学反应过程,回答“化学反应是怎样发生的”这一基本问题。李远哲在这方面的杰出工作使他在1986年荣获美国国家科学奖,旋即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三月风·新闻人物》2006年第4期,作者为该刊实习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