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道教论坛]杂谈老子仕周与去周退隐
作者:白春国

《中国道教》 2003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老子曾作过周的史官,后去周遂隐。这是史书、经书均已肯定的,且在学术界基本没有什么大争议。
       
  周始祖弃,自幼"好种树麻、菽","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帝舜封弃于邰(今陕西武功一带),号曰后稷,别姓姬氏。"于是周族一直以农耕为主,在黄土高原上生产、生活。至弃的十三代古公蚮父(太王),为躲避戎、狄等弱小游牧部落的侵扰,几经周折,最后率领族人迁徙至岐山下的周原一带(今陕西岐山县)定居下来。至弃的十五代姬昌(周文王)时,周吸收了商的许多有益文化,制定了很多巩固与发展本族的具体措施,因而势力日益强大,许多游牧部落纷纷归附于周。在司马迁所著《史记·周本纪》中,对于当时的具体情况,有如下一系列记载:
       
  如:"西伯(周文王)遵后稷(弃)、公刘(弃的四世孙)之业,则古公(太王)、公季(姬昌之父)之法,笃仁(施仁政),敬老,慈少。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为了接待贤德之土,常常到了中午也无法用餐),士以此多归之(归附于周)。"
       
  又如:"西伯阴行善(暗地里积功累善),诸侯皆来决平(诸侯有了纷争,都来找他裁决)。"诸侯进入周境后,看到的是:"耕者皆让畔(互让田界),民俗皆让长(尊重年长者)。"因而,诸侯皆称西伯为"受命之君"(即受天命得天下之君主)。
       
  老子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被西伯召为守藏室之史的。
       
  从这段史实我们可以看到:周正处于政通人和、景星麟凤、敬贤礼士、慈老爱幼之时,这正是老子的理想世界。因而,这位德高望重的圣贤,便远离家乡赴周任职。
       
  至于老子的去周遂隐,在司马迁的《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只是说:老子"历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隐去。"并未详述。按贾善翔、谢守灏、杜道坚等人的考证,老子于武王(文王之子姬发)时"迁柱下史,成王(武王之子姬诵)时仍柱史之职,昭王(康王之子姬瑕)初,托疾弃官归亳"(亳为亳州,即老子故乡),遂隐度关,之后东还。"幽王(宣王之子宫涅)召拜太史。"二年,"三川震,周将亡,遂隐去。平王三十四年,复出大散关,久之还中夏。敬王(景王之子丐)拜藏室史","烈王(安王之子喜)二年,过秦。""赧王(慎靓王之子延)九年,老子游女几地肺天柱(女几鸡头天柱),从是复出散关,涉流沙,西升昆仑。"①
       
  根据我所读过的经书、史书,我分析老子去周退隐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周道降德衰,大势已去。
       

       
  按《史记·周本纪》的记载:"昭王之时,王道微缺,""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措)四十余年不用"的大好局面已一去不复返。"穆王即位","王道衰微","闵文、武之道缺"。穆王西征犬戎,祭公谋父谏而不听,结果只"得四白狼、四白鹿",大败而归。"自是荒服者不至"。"懿王之时,王室遂衰,诗人作刺。"厉王"好利","暴虐侈傲,国人谤王。召公谏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其谤鲜矣,诸侯不朝。三十四年,王益严,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召公又谏:"防民之口,甚于防水。水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水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王仍不听。结果,"国莫敢出言,三年,乃相与畔,袭厉王。厉王出奔于彘",死于彘。"宣王不修籍于千亩",虢文公谏而不听,结果,千亩一战,"王师败绩于姜氏之戎"。幽王荒淫无度,嬖爱本为偏妃的褒姒,并欲废正妃申后而立褒姒为后,废太子宜臼(即后来的周平王)而立褒姒所生伯服为太子,造成了王室内部争夺王位的尖锐矛盾和斗争。公元前771年,申侯与缯图、犬戎攻幽王,"幽王举烽火征兵,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至此,西周灭。"平王立,东迁洛邑,辟戎寇",东周立。历史便进入了春秋战国时期。"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失控。至春秋中期,势力更弱,天子威信日益下降,全社会已逐渐形成了"君臣相贼,长少相杀,父子相忍,兄弟相诬,知交相倒,夫妻相冒,日以相危,失人之纪,心若禽兽,长邪苟利,不知义理②的混乱局面。春秋中后期,五霸争雄,战乱频繁,"智诈萌生,盗贼滋章,上下相怨,号令不行。" ③至战国前期,周已一落千丈,土崩瓦解,降为中小诸侯的地位。
       
  从以上列举的历代周王的情况看,无论哪一位,都已不像文王那样尊道重德、谦卑恭俭、修己度人、笃诚信义、爱民治国,也就是说,他们都已远离了老子理想之王的标准。历代周王既已如此,道降德衰已历历在目,周势已如夕阳西下,不可挽回,于是,老子便不得已而为之,乃去周退隐。
       
  此谓:"圣人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④"去就治乱","进则致君抚运,退则高飞深潜","隐则山世","进退得失皆我也"。"博大真人,一死生并天地,同荒芴混神明,游逍遥之墟,握造化之柄,其入也并兼六合内外,其出也酬酢万物无小大"。总之,"邦有道则见邦,无道则隐,古今圣贤之所同也。"⑤
       

       
  二、天灾人祸,民不堪命。
       

       
  据史书记载,周朝时天灾不断发生,造成庶民生活苦不堪言。
       
  如:宣王元年,周遭遇了特大旱灾,这场旱灾一直持续了五年之久,天无降雨,旱情达到了极点,大面积农田干裂,颗粒无收,百姓为了活命,逃荒讨饭者遍地皆是。⑥
       
  由于旱灾与地震连续发生,迫使大面积农田遭到破坏,农民无法耕种,歉收与颗粒不收的现象比比皆是,成群的农民拖儿带女到处逃荒讨饭,甚至卖儿卖女、饿死在半路上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这在《诗经·大雅·召竁》中是有真实描述的:"癫我饥馑,民卒流亡。"
       
  造成百姓苦不堪命的原因,除了天灾,还有人祸:
       

       
  (一)以刑治民。
       
  据《史记·周本记》载:周有"五刑":"墨罚(刀刺人面,再涂以墨)之属千,劓罚(割鼻)之属千,膑罚(断足或挖去膝盖)之属五百,宫罚(阉割生殖器)之属三百,大辟之罚(杀头)其属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即总计三千条)。"另外,周等级制度森严,把人分为十等,王、公、大夫、士为贵族,农夫或庶人为最末等。周所制定的刑法是有阶级性的,对于贵族与庶民是不平的,贵族犯了刑法,可按"金作赎刑"以免罪,而庶民却无以逃脱。⑦据《牧毁》铭载:"丕用先王作刑,亦多虐庶民。"《礼记·曲礼》(上)亦曰:"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受治的是最下等的庶民。
       

       
  (二)以役治民。
       
  据史书记载,按周的等级制度规定,最下层的庶民要无条件地接受贵族领主们的残酷剥削与压迫,要为贵族领主们承担各种繁杂的徭役。他们要用大量的时间与体力从事公田的劳役。公田属贵族领主阶级所有,公田的全部收入均归贵族领主,庶民不仅白给领主种植公田,还要把自己最好的粮食与织物贡献给领主。《诗经·豳·七月》中就有庶民妻女被掠走的描述:"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庶民劳苦一年,到年终只能发出"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诗经·豳·七月》)的哀叹。
       
  压在庶民身上最繁重的还是兵役。周统治阶级为了对付外族的侵扰和诸侯反叛,不断扩张疆土,连年东征西战。频繁争战的结果是兵力损耗巨大,必须大量补充兵援,而补充兵援的重负便压在庶民身上。据《史记·周本记》载:宣王之时,千亩一战,"王师败绩于姜氏之戎",于是,宣王"乃料民于太原",以备征兵。被掠走充事兵役的庶民,长期远戍,致使大面积的田园荒芜。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作为圣贤的老子,最看不得老百姓受苦受难了。于是,老子在《道德经》中大声疾呼:要"以百姓心为心",主张"爱民治国"、"少私寡欲"、"惟道是从"、"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并提出了自己的理想王国:"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人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既然周已背道而驰,民不堪命,老子也只能随意而安,不得已去周退隐。
       

       
  三、本属使然。
       

       
  任何一个人的行为、归属都和这个人的本属有关,老子也不例外。"本属",包括一个人的身份属性、职务、性格特点、基本思想、志趣、主张、处世哲学、理想等等很多方面。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说:"老子,隐君子也。"又说:"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主张"无为自化,清静自正"、"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那就是说:老子研究道德学问,以隐匿声迹、不求闻达、不张扬为宗旨。老子认为:无为而治,百性自然趋于"化",清静不挠,百性自然会归于"正"。这就是老子,这就是老子本人的属性。他的个人属性决定了他必然会去周退隐。这正像晚于老子的庄子一样,庄子曾为漆园吏,"其学无所不窥"。故楚威王闻其能,便"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然庄子得知楚使来意后,斥之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司马迁著《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为什么楚威王给庄子以高官厚禄而庄子不受?因为庄子不是攀高慕禄之人,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而单以"游戏污渎之中"、"终身不仕"为快志。这是他的本属所决定了的。理解了庄子,也就理解了老子。
       

       
  注:
       
  ①(宋)谢守灏《混元圣记》、贾善翔《犹龙 传》、(元)杜道坚《玄经原旨发挥》。
       
  ②《吕氏春秋·明理》。
       
  ③(金)寇才质《道德真经四子古道集解》五十七章。
       
  ④(金)寇才质《道德真经四子古道集解》六十章。
       
  ⑤(宋)贾善翔《犹龙传》。
       
  ⑥⑦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上册),张传玺、李培浩编著:《中国通史讲稿》(上),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