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道教论坛]试论道家道教的生死智慧及其现实意义
作者:宇汝松

《中国道教》 2003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道教是一种以人为贵、追求实现生命自身价值的宗教,其终极理想就是要扩张人的本真之性而得道成仙。道教秉承道家自然无为、不逐外物的深邃智慧,强调人的自然特质。道家道教认为,现实中的人们在盲目地追求物质享受的过程中,误入了难以自拔的歧途,他们忘却了自身的真正价值,不再谋求生活的真正目的和意义。因此,它们劝导人们返朴归真,过顺应自然、纯朴真实、恬然淡泊的生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真人"。所谓"真人"就是不断炼养生命、存养本性而得以觉悟大道的仙人,他们"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 ①。所以,道家道教都非常重视对人的生命问题的探究,其中生死问题又是它们首要关注的大事。
       
  道教以"重人贵生"为修持理念,以"生道合一"为理想境界,敢于正视人的生死困境,以积极的、超然物外的心态,去解决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人类心理和生理的隐痛。主要表现为: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生,因为道家道教是重人贵生的;以安然处顺的态度对待死,因为人虽有生死,而道无生死,人若知"道",与"道"同在,就超越了生死之域而获得永生。道教正是由于在生死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特有智慧和气魄,而在人类文化中独树一帜。
       

       
   一、生本源于道
       

       
  道教的生命观起源于道家对宇宙生成、长生久视以及生死之道的深刻揭示,后经历代祖师的崇仰和阐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命科学理论体系。万物之中最为灵贵的人之生命,从其诞生、成长、修炼及结束都必须遵循大道的运行法则。道教的生死观是建立在"道生万物"的宇宙观上,它要求人们从"道"的高度去审视人的生死,不要局限于小我的视角。道教认为,明白一个人的死,实际上是由明白一个人怎么样地生来肯定的,要善于对待自己的死,更要善于把握自己的生。因为人本生于混沌的阴阳之气,气生精,精生神,神生明。气绝精神散,犹如水绝而鱼亡,不能转世和再生。在生命力最为旺盛的时期,道教热情歌颂并关爱个体生命,以生为天地之大德,人生之至乐。希望人人能如道而行,以期获得健康长寿和美满幸福的人生。《太平经》云:"天下所有的死亡,都不是一件小事情。人一死,永远都不能再见到天地日月了,血脉、骸骨都将化作泥土。死命关天,极为重要,因为人活天地间,只有一次,不得复生"。②属于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为了享受人间天伦之乐,延寿命尽天年,道教要求人们应珍惜生命。因为"人死就完全消失,一并变成了灰土,将不再出现。现今人居于天地之间,自从天地开辟以来,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不能再生。人类自己的名子叫"人","人"是天的阳气和阴气化合而成的万物中最高级的,而其尊与贵,同天地一样。现今人一死,就永远从天地之间消失,再也不会有日常的生活起居,所以要表示哀悼、表示深切同情" ③道教从乐生出发,认为死是对生的绝对否定,生死异途。《道德经》就非常强调重身惜命:"吾所以有大患,为我有身,及我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④这种重视生命的思想为道家道教注重炼养生命的活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道教十分关心天地间的生命,《三天内解经》云:"真道好生而恶杀。长生者,道也。死坏者,非道也。死王乃不如生鼠。故圣人教化,使民慈心于众生,生可贵也。" ⑤《老子想尔注》则说:"归志于道,唯愿长生",并认为:"生者,道之别体也。"⑥因此道教特别强调"摄生"、"贵生"、"自爱"和"长生久视"之道。人应像卫道一样爱惜、炼养造化赐予自己的宝贵生命。《道德经》认为这个世界到处埋伏着危险,生命随时随地受到各种外物、内因的威胁和伤害,生死事大,不可掉以轻心,故应该防患于未然。"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人们只有善于"摄生",才能"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⑦所谓"摄生",亦即养生,既善用大道以摄养生命。就自身而言,清静冲虚,不为情欲所伤,此谓"内解"。"内解者,言纵入尘境,亦不为色等所伤也"⑧。就外在而言,善待万物,心无伤害之情。即:"以虚静为里,以柔弱为表,块然如木石之无知,侗然若婴儿之无欲,虽遇猛兽恶人,亦不能为害也。"⑨
       
  因此,道教对生死规律进行了艰苦探求,在"道法自然"和"我命在我不在天"的双重心态下,通过"以德为本"、"性命双修"的基本途径,来实现其孜孜以求的"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⑩通过内修与外养的修炼途径,来超度生活中的人们,使其摆脱世俗的物累,保持精神的安宁,以便达到心灵的恬淡,即"弃世事而形逸不劳,遗生涯而神凝不损",从而最终进入形全精复,羽化升仙,生道合一,天人一体的长生不死的最高理想境界。"我命在我,不属天地"鲜明地体现了道教"生道合一"、"重人贵生"的本色,俨然成了道教热爱生命的一面大旗。作为道教养生观的重要纲领,它就像一股原动力,推动道教不断去探索人体生命的奥秘,以致发展出"内丹"、"外丹"等众多炼养生命的道法,为人类健康长寿的神圣事业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死复归于道
       

       
  在讴歌"生"的同时,面对不可避免的"死",道教不是以消极回避的态度,而是正面地提出了"安然处顺"、"齐生死"和"死生一体"的豁达观点。道教对死亡的潇洒体认,在《庄子》一书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庄子始终追求人生境界的提升和超越,认为生死皆自然之运动,理应一视同仁。他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11] 因此,在生死面前,人们应当采取旷达的态度,安时而处顺,就如同"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12] 。他曾借"真人"表达自己对生死的认识:"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盉,其入不距;袺袺然而往,袺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13] 他还借子来的事迹,生动地描述了这种安然的心态:子来病危之际,其妻泣之,子犁去看他,他对子犁说,大自然赋我形体,用"生"教我勤劳,用"老"赠我安逸,用"死"赐我安息,如果把"生"看成是一种"安善",那么"死"也应该是一种"安善"。降生大地的人,如能愉悦、平和、安然地面对人生,勤奋工作,一无所求,善于养生,到年老体衰时,定会毫无悔意,以闲逸而安宁的心态,坦然地面对死亡的到来,视死为一种自然回归的人生态度。总之,庄子志在填平生死之鸿沟,抹去人们心头生死之界线,通过齐生死的途径来帮助人们透彻领悟死的本质,让人们不是惧死,而是以坦然、平静、甚至喜悦的心态,去面对死亡、步向死亡。
       

       
   三、齐生死于道
       

       
  道家道教之所以有如此豁达的胸襟,是因为它们是从"道"的高度来看待生死的。《庄子》云:"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死也。"[14] 他认为,人的生命是从元气而来,死后又复归为元气,生死只是自然的一种变化而已,就如同春夏秋冬四季更替一般。我们不会为季节的更替而痛苦悲泣,那又何必为"死"而嚎啕大哭呢?《庄子·至乐》载:"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也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15] 庄子甚至还通过"死为南面王乐"的寓言故事来消除人之所以惧死的原因和心理,得出了"死比生乐"的结论。"庄子之楚,见空髑髅,?然有形,迀以马捶,因而问之,曰:"夫子贪生失理,而为此乎?将子有亡国之事,斧钺之诛,而为此乎?将子有不善之行,愧遗父母妻子之丑,而为此乎?将子有冻馁之患,而为此乎?将子之春秋故及此乎?"于是语卒,援髑髅,枕而卧。夜半,髑髅见梦曰:"子之谈者似辩士。视子所言,皆生人之累也,死则无此矣。子欲闻死之说乎?"庄子曰:"然。"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庄子不信,曰:"吾使司命复生子形,为子骨肉肌肤,反子父母妻子闾里知识,子欲之乎?"髑髅深?蹙輊曰:"吾安能弃南面王乐而复为人间之劳乎!""[16]
       
  总之,道教认为:只有跃出个人生死的限囿,以宇宙之胸襟,立于造物者"道"的高度来反观人的生死问题,才能超越生死。不然的话,就会"生"时疲精费神,"死"时惊恐不安。因为,执着于小"我"人生的获取、享受、幸福,亦必然会陷入小"我"的失缺、灾难等痛苦之中,进而视"死"为纯粹自我之事,由此对之产生焦虑、悲泣、恐惧等心理。在道家道教看来,每个人都应随顺造化的安排,"死"犹如睡熟,"生"好像醒来了一样。不为"生"喜,不以"死"悲,使生死在造化中齐一。也就是说,它们要人们摆脱从个人的视角来看确定个体的生与死,而要从"道"的立场来看生死的首尾相续和循环不已,从而悟出无生无死,生死一体的超然境界。
       

       
  注:
       
  ①《庄子·大宗师》。
       
  ②罗炽主编《太平经·注译》(上),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0页。
       
  ③罗炽主编《太平经·注译》(中),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25页。
       
  ④同上书,第603页。
       
  ⑤《道德经·十三章》。
       
  ⑥《道藏》第28册,第416页。
       
  ⑦饶宗颐著《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3页。
       
  ⑧《道德经·五十章》。
       
  ⑨强思齐《道德真经玄德纂疏》卷十四,《道藏》,第13册,第473页。
       
  [10]危大有《道德真经集义》卷七,《道藏》,第13册,第597页。
       
  [11]《道德经·五十九章》。
       
  [12][13][14][15]《庄子·大宗师》。
       
  [16]《庄子·至乐》。
       
  (本文作者:南京大学哲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