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成功之钥]青春没有豪赌
作者:谢扬林

《意林》 2007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我快要疯了。”
       24岁的张志远向记者“抱怨”,张的老板是25岁的李想。自从80后创业者成了社会热点,2006年6月,张志远被李想招到PCPOP担任企划部策划总监。在此之前,PCPOP没有专门与媒体对接的岗位。走马上任的张志远很快发现,媒体主动的采访联系频频不断,为了让老板不被采访过多干扰,张不得不学会“周旋”。
       “一切发生在中央电视台《对话》——‘财富新生代’播出后。”张志远说。
       “他们是中国的超级男生。”万科的王石说。
       媒体推手
       当高燃和茅侃侃、戴志康、李想四人闲聚在麻辣诱惑餐厅,在议论看到的美女时,他们还会谈起一个男人——程苓峰。
       “我们的相识,要感谢《中国企业家》的记者程苓峰。”戴志康说。在他们看来,程苓峰是第一个发现80后创业并将他们推向公众的人。
       2006年3月,29岁的《中国企业家》记者程苓峰遇到了比他小4岁的戴志康,在上地,他们吃了顿饭,聊了半小时后,程苓峰发现,饭桌上的这位80后传递出的素质与年龄很不相称。
       “力量在哪里呢?”程苓峰想。如果说力量体现在年龄的反差上,那么一群人显然比一个人的力量要大得多。如果能找到像戴志康这样的一群人,那报道所反映的就是改变,就是趋势。
       果然不出所料,程苓峰找到了高燃,高燃又给程苓峰介绍了邓迪,邓迪又介绍了163888的赵宁,赵宁又介绍了MaJoy的茅侃侃……
       不久,《中国企业家》以封面报道的形式力推80后创业。
       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快,CCTV的《对话》也注意到了这—现象。李想、高燃、茅侃侃、戴志康被请至《对话》演播室。
       “媒体原意写,读者愿意看。”张志远认为,80后的推手,媒体是始作俑者。
       资本推手
       如果只有媒体,没有风投,80后也不会被炒作到今天的热度,也不会被如此广泛地关注。
       “他们真的具备像海外硅谷一样的一些基本创业环境了。”当瀛海威的创办者张树新第一次见到这群80后时,她看到了一张张非常“胸有成竹”的面孔,不再像十年、二十年前自己所处的创业环境,“他们可以凭着技术、凭着理想、凭着一个想法,然后就可以做出企业,也许不会走那么多颠簸和波折的路,这是个高兴的事情。”
       茅侃侃的MaJoy项目,原本只是个构想,就是把网络游戏搬到线下,模拟其后台数据运行,但用实景,由真人扮演。这是一个需要上亿元投资的冒险,幸运的是,得到了中国航天时代远望科技公司的投资,投资方也把茅侃侃带到了石景山区政府和北京市科委寻求支持。
       资本将茅侃侃、高燃、戴志康等人的创业推向了他们原本尚不能及的高度。白手起家的李想是个例外,积累了6年,年销售额总算达到了千万元。但是李想也无法不让传媒将他与资本挂上钩,一个流传已久的算法是:假如有一天李想的泡泡网上市,以20倍的市盈率,李想的身价上亿元。
       网络推手
       是的,如果没有风投,大多数今天冒出头的80后应该还只在苦苦的第一桶金的积累阶段,远不足以一股商业力量登上舞台。
       在2006年,与风投对应的,是炙手可热的Web2.0,正是这一概念的带动,掀起了中国互联网投资的波澜。
       “这代年轻人应该感谢互联网,互联网让他们可以脱离于现有体制之内的一些资源独立形成创业。”张树新认为,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80后这群富有创造力的创业者有了更大的机会。
       据不完全统计,那些引起公众关注的80后创业者,90%来自互联网领域。戴志康是从社区软件起家的:李想在做1T和汽车的门户网:赵宁为K歌提供网络平台;高燃和邓迪做的是网络上的视频;茅侃侃虽然做的是线下的娱乐,创意和用户群则来自那些网络游戏……
       互联网,是80后创业浪潮的第三只推手。
       成长推手
       如果把80后创业的崛起全部归咎于外力和环境的推动,那显然是忽略了这群人自身的力量。
       事实上,不论是70年代、80年代还是90年代,历史的演进总会让每代人都登上时代的舞台,这是规律性的事情,每代人都会有每代人的故事和成长。
       “一个时代的人做一个时代的事”,高燃引用了李鸿章的这句话。在他看来,“这个时代主流社会的主流人群,不是叛逆者,不是反对者,而是社会的强者。”
       在中国,还有哪个时代能像今天这样更具有商业气质和创业气质呢?
       自古英雄出少年,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会这样。从这个角度,80后创业也许不是因为有幕后推力,而是比他们年长者已经年长到低估新生力量成长的动力和必然的“奇迹”了。
       至少,他们早都年满18岁了。
       更重要的是,与那些上了年岁的人相比,大批80后早已熟悉了网络生活,他们已经具备了足够的经验去发现互联网的需求。在强调应用的Web2.0时代,他们也可以在没有大笔研发费用的前提下,轻易跨过技术门槛,并在草根势力崛起的环境下,获得足够公司成长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青春没有豪赌
       “拜托你不要捧杀他们吧。”在《中国企业家》记者程苓峰进行80后创业专题报道时,他遇到了阻力,一些投资了80后企业的风投给他打来电话,希望不要过度炒作,理由是“他们还很弱小,经受不了捧杀”。
       这不是杞人忧天。半年后,高燃被他自己参与创办的公司踢出局。而就在去年11月12日他生日的时候,公司四五十号人还在清华南门成府路上的酒家吃着火锅、喝着“普燕”,红彤彤地等待着即将入账的投资。
       如果我们用“亿万富翁”的标准去考量80后的成长,那将是个天大的“伪命题”。事实上,这是一群敢于行动的群体,仅此而已,“奇迹”和“传奇”都是别人吹出来的。
       在所有行动的字典里,没有奇迹。
       这一年,李想将公司从中关村的鼎好搬到了更适合办公的中国电子大厦,也终于看了《杰克·韦尔奇自传》等书,同时,经历了解聘员工的痛苦。
       这一年,在一轮炒作后,戴志康终于接受了同事李明顺的劝告,让市场营销回归产品。当高燃出局后,戴志康在感受到丝丝恐惧的同时,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创业就是一场赌注,所谓的“神奇”其实就是“运气”。
       不要用“奇迹”的标准去观察他们,这一年,这群80后依旧在成长,尽管我们还看不到,从小树长成大树需要多长时间。
       就像戴志康所说的那样,“最大的优势和劣势都是年轻,年轻意味着你有更多的时间去补救过错。但是最大的劣势是,我们都不知道大企业怎么运作。”
       “对他们(80后)的第一印象,是一种冲劲。接触多了,你会发现,他们的成功不是闯劲,而是在各自的道路上走了很长的时间,做了很多的工作,虽然是年轻的成长,但—样是厚积薄发。”
       被踢出局的高燃,平生第一次上了中央电视塔,“在北京最高的旋转餐厅里欣赏北京的璀璨华灯;思考着自己快速旋转的人生,我告诉自己:你真的很棒,未来还会更棒!在将来,我还要来到这个观景台,来傲视普天下的苍穹。”
       在他的博客中,高燃提醒其他的80后创业者,“创业路是条马拉松,而我们才刚刚开始。”
       (陈静摘自《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