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西风]碟海
作者:徐振锋

《译文》 2007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通天塔
       有时候,电影真像是一面镜子,能映照出创作者的才情和性情。像《通天塔》这样的题材,要是给某几位中国大导来拍,必定又是气焰嚣张的古装大片。而放在同属发展中国家的墨西哥导演依纳里图(Inarritu)手里,这个圣经里的典故就自然而然地成为现实世界里的一道难题。蠢才总在宣告华丽的答案,而天才只会提出本质的问题。所谓艺术境界的高下之别,就是这样简单。
       要说说这部电影,照理要梳理一遍故事情节。偏偏这里面的故事说不清楚,而它的高明也就在这说不清楚上。电影貌似说了四个故事,分别关于摩洛哥的牧民,美国的问题夫妻,墨西哥的非法女佣和日本的聋哑少女。但在导演正叙,倒叙,插叙的切换中,四个故事被切成碎片又连成了一个故事。牧民的孩子用猎枪误伤了来摩洛哥旅行的美国夫妻,美国人因此而必须让墨西哥女佣在家多照看他们的孩子几天,女佣却不得不去参加自己儿子的婚礼,便只能带着两个美国孩子去了墨西哥。而最初摩洛哥牧民的那支猎枪却来自日本那个聋哑女孩的父亲。这些事情都不大不小,这些事情却也真够乱的。跨越非洲,美洲,亚洲的一张网,好像圣经里那座妄想通天的塔,千年以前,有个被冒犯的上帝,心意一转让人类说起不同的话。千年以后,没有上帝的嫉妒,人们却仍然无法沟通。为什么?美国人在摩洛哥受枪击一定引出恐怖主义;墨西哥人夜半过美国边境会碰到移民问题;聋哑女孩的心理问题根本还是隔膜的都市病。原来阻碍人们沟通的鸿沟不是语言,不是地理,更不是上帝,就是人们心里或自私,或自大,或自卑,或自作聪明的偏见。轰轰烈烈的全球化进程表面上可以消弭文化,地域的差异,却无法打破人们内心的墙。世界越来越平,而我们内心的沟壑却越来越深。这电影里的人们的遭遇一开始是说不清楚,到后来就变成不能说和说不得了。通天塔在这里既是类比又是反讽,通与不通原来都是一件事。
       这部电影的结构会让人联想起去年奥斯卡的最佳影片《撞车》,但《撞车》结尾处把问题简单化的败笔没有出现在《通天塔》里。《通天塔》是一部具有史诗般分量的电影,却丝毫没有要成为史诗的野心。它忠实地反映出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的复杂性,恐怖主义的偏见,对弱势民族的成见以及都市人之间的彼此隔绝,这些都不是可以简单回答的问题。导演给我们编织出这些复杂的底纹,正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这一点《通天塔》和导演的前两部戏《爱情是狗娘》(Amores Perros) 和《21克》(21 Grams)都有一种一脉相承的对世界的坦诚。上帝说过:尘归尘,土归土。一道真实的难题永远比虚幻的答案更有价值。
       最后还是要说一说演员。谁让Brad Pitt和Kate Blanchett的名头那么响,不说好像说不过去。但说句老实话,这电影不是明星的用武之地。不是Brad Pitt和Kate Blanchett演得不好,他们已经尽了力,但他们深入人心的明星脸总是会让他们从混乱真实的环境中跳出来。也许就那么几秒,但已经足够把观众从沟通的迷宫中拖出来。相比之下,扮演摩洛哥牧民两个儿子的小演员以及那个日本的聋哑女生更让人难忘。他们身上都散发出一种与生俱来的痛苦气质。我不信这是他们的表演,我宁愿相信这就是他们自己,好像我们时常在街上匆匆瞥到的某个陌生孩子,会突然刺痛你的眼睛。
       女王
       看着《女王》电影海报上那张符号式的没有情绪的脸,你会忍不住想这电影到底有多闷。但实际上,那个皇室的秘密生活从来就是凡人嘴里活色生香的谈资。女王的脸没有表情,不代表她没有能力表达。电影里的女王依旧不苟言笑,但她却可以让观众露出某种会心的或者是释怀的笑。
       影片截取了戴安娜死后的那段时间作为剧情的重点。这是编导的聪明之处,一个美丽,脆弱的年轻女子和一位保守,克制,不动感情的君主,一死一生,红颜薄命和老而弥坚,这两者之间的情感纠葛,利益关系和家族矛盾足够抓住观众两个小时的注意力。而且这个个案还真可以反射出君主制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意义。戴安娜死后皇室长期的沉默引起公众强烈的不满,世袭的女皇同人民的公主之间的战争在公主死后演变成人民同君主制的对抗。白金汉宫门前的鲜花旁放满了人民对皇室的恨。女王欠身细读那些带刺的文字,那一晃而过的被刺的表情如同当初她看着电视里对戴安娜车祸的报道时眼神中掠过的不屑,遗憾,恐惧,以及嫉妒。这张皇室的面具底下隐藏了多少情感暗流,像我们皮肤底下的血色,泛一泛又退了回去。从私人感情中尊贵地起身,为她的人民成为一个象征,这是女王的职责,也是她被人诟病的地方;这是女王的牺牲,也是她获得尊严的方式。她是一个真正的“无私”的人。这电影就是给你先看见她的“私”,然后再看她把“私”慢慢地藏起来。对戴安娜的态度,她始终都没有改变,她的沉默和打破沉默都是在履行她的职责。影片中有一处极易被忽略的细节,女王在外界对皇室的冷漠铺天盖地的批评中几乎像个普通女人般说出要退位的丧气话来,这时她的母亲提醒她不要忘了当初加冕时所做的誓言:穷尽一生为人民服务。(I declared my whole life, no matter long or short, should be devoted to my service),这话翻译过来真够好笑的,但就是在女王最脆弱的一刻里,她的这句誓言让我们知道,这个没有表情的女人也有她自己的光荣,无论她的决定是对是错。
       断背山电影原声
       现在再来说这张电影原声也许就好像怀俄明的牛仔一样老土。但有些东西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当断背山已经被人说滥时,这张电影原声可以帮你沉淀下来,找回一些已经被遗忘的感动。
       李安说过拍《断背山》就是想拍一种含蓄的情感。在web2.0的世界里,含蓄可以是一种罪,只有少数坚持自我的人才可以把它演绎成一种美。电影的原声音乐出自阿根廷裔作曲家Gustavo Santaolalla的手笔,曾经为《爱情是狗娘》和《摩托车日记》这样拉丁风格强烈的作品配过乐的Gustavo却深谙李安心中的含蓄,他只用一把木吉他就轻轻弹出怀俄明的风清云淡,然后用低回的弦乐做底子,是羊群在山坡上走过,是Jack眺望远方的眼神,是Ennis紧闭的双唇。你可以从音乐的转折里探到那条隐隐的情感脉络。那只能是隐隐的,好像血迹从衬衫袖口慢慢地渗出来,连痛楚都隔着一层粗糙的布。
       当然,这部电影的音乐里也一定少不了乡村歌曲。Linda Ronstadt, Steve Earle, Willie Nelson和Mary McBride全是饱经风霜的名字。这些人唱起来歌还是那么纯粹的好听,好听的纯粹。Willie Nelson的”He was a friend of mine”是这部电影的绝配。它出现在电影结束上字幕的时候,如果你有幸是在电影院里听到的这首歌,那一声“朋友”是可以击碎你最后的心理防线的。而King of the road则欢快得让人雀跃,那是Jack开着卡车一路飞驰,电影中唯一一个欢快的段落,在它嘎然而止之前,你一定也会像Jack那样跟着音乐唱起来。
       这是一张很含蓄,很好听的唱片。你可以一边听它一边工作,也可以听着它什么事情都做不进去。
       面纱
       这是一部被低估的电影。因为黄金甲的缘故,难得的一部文艺佳作在中国匆匆上映又匆匆下线。爱德华诺顿扮演的细菌学家因为妻子出轨而赌气地带着妻子去云南疟疾横行的小镇做医学援助。这本是丈夫对不忠的妻子的一次惩罚,结果却在如同人间地狱的小镇里彼此找到人生的光亮,成为一次救赎之旅。毛姆的原著小说,爱德华诺顿和娜奥米沃什的出色表演,为我们呈现了一场人性的转变。影片的风景拍得美丽而真实,而风景中的人则真实而美丽。
       父辈的旗帜
       电影的名字容易让我们误以为这是类似《拯救大兵雷恩》的二战主旋律影片。但实际上这电影既反战又反英雄。影片的故事围绕着那幅著名的美军在硫磺岛上升旗的照片展开。这幅照片中的三位幸存的升旗士兵后来和这幅照片一起成为国家的宣传工具。国家英雄的光环令他们的个人生活发生了痛苦的变化。影片借他们的故事展开了对战争以及宣传的反思。这是一部紧盯着人的灵魂的电影,一部没有大场面却无限接近战争本质的战争片。作为中国的观众,这电影也许会让我们看得既感动又惭愧。
       傲慢与偏见电影原声
       很少有作曲家能创作出比电影本身更好的电影原声音乐,也很少有作曲家会在电影拍摄之前就开始创作电影原声音乐。意大利作曲家Dario Marianelli就做到了以上两点。新版的傲慢与偏见是部不错的电影,而它的音乐则几乎堪称完美。在著名的法国钢琴家Jean-Yves Thibaudet的演奏下,这张唱片的音乐具备了一种独立的性格,它的叙事性和浪漫主义的美感不再依附于电影的画面而存在,你完全可以闭起眼睛在它的琴声中重新阅读那个无比熟悉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