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回首]张学良痛失黑瞎子岛始末
作者:杨东晓

《人民文摘》 2008年 第1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张学良一生中做过两件震惊中外的事:一件是“西安事变”,另一件就是他28岁那年发起的“中东路事件”,最终导致中国版图上的“鸡冠”——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之间的黑瞎子岛被苏军占领。
       为什么要打这一仗
       张学良少帅下定决心,一定要打这一仗,时间是在1929年7月。
       原来,老帅张作霖在一年前的1928年6月刚刚被炸死,新上任的少帅就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开始了他对东北的统治。上任不久,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中国。不久,张学良即被国民政府任命为东北边防司令长官,这时候他才28岁。
       少帅希望能通过战争把掌握在苏联人手中的铁路权、电话权和电报权统统收回中国。此时离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已经过去10年。
       当初列宁在苏维埃执政后,提出将放弃沙皇政府强加于中国清王朝的一切条约,放弃俄国势力范围,租界、租借地及割地。但是直到1929年,已经是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在1689年签订《尼布楚条约》时明确了属于中国的领土上,仍在继承老沙皇俄国的衣钵,行使着对东清铁路、电话电报、矿产森林等的各项权利,并没有像苏维埃政府宣布的那样,把中国的领土还给中国。
       1928年6月,国民政府统一全国后,时任外交部长的王正廷在南京发动了一场以修订不平等条约为中心的“革命外交”,将列强在华特权分为5类,“革命外交”将分为5期进行,包括恢复关税自主权、取消治外法权、收回租界、收回租借地,以及收回铁路权、内河航行权、沿海贸易权等。
       败于“自不量力”
       “我跟俄国人打仗,是很自不量力啊!”1990年春天,张学良向历史学家唐德刚作口述时,是这么给自己下的定论,回忆说年轻气盛的张学良当时“很想施展一下子”。
       张学良从1929年7月开始驱逐中东铁路苏联职员,查封哈尔滨市内的苏联商业机构。7月18日,苏联政府宣布对华断交,中苏边境吉林段开始集结苏军,两军很快开战。
       这一仗开始时是东北军打胜——在中国的满洲里和扎赉诺尔地区开战的7月至11月,东北军由于准备充分,取得了不少胜利,但却都不是根本性的,而苏联也明白这是一场不能输掉的战争。于是,他们派出了加伦将军。加伦号称“远东军魂”,前几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时蒋介石的俄国军事顾问就是他。尽管东北军的军备在中国数一数二,但怎能与苏军装备相比,战争就是从这时开始发生历史性变化的。
       海拉尔失陷后,哈尔滨、黑瞎子岛也随之被苏军占领。当时国内所有的能力都只是声援,正忙于对付新军阀的蒋介石对张学良毫无助力。到了11月下旬,扎赉诺尔、满洲里等已陆续被苏军攻陷。这一事件史称“中东路事件”。
       张学良不得不在11月26日,一个冰天雪地的日子里要求停战。他派出蔡运升与苏联谈判。12月20日,“中东路事件”以中方接受苏方提出的恢复中东铁路中苏共管的原状、双方释放被俘人员而宣告结束。结果是铁路没抢回来,苏军后撤到黑瞎子岛后,就驻扎下不走了。这一占就是79年。
       (摘自《家庭与生活报》2008. 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