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情感]导演贾樟柯的父子深情
作者:李坤华

《人民文摘》 2007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2006年9月9日,年仅36岁的贾樟柯所执导的《三峡好人》荣获第63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西方媒体称他的电影标志着中国电影的复兴与活力,赞誉他为“亚洲电影闪电般耀眼的希望之光”。
       然而,贾樟柯内心深处却有着永远的痛。当他手捧金狮奖杯,站在领奖台上时,禁不住泪水长流……
       殷切父爱相随,爱好文学和绘画的少年迷上电影
       贾樟柯1970年出生在山西省汾阳县城郊区,父亲贾联凯是小学语文教师,贾樟柯还有一个比他大三岁的姐姐,一家人仅靠父亲微薄的工资维持生活。
       贾樟柯一向偏文科,不喜欢数学,父亲便给他买了很多文学方面的书,带动了他的学习兴趣。读初三时,贾樟柯写了一篇题为《太阳挂在树杈上》的小说,在《山西文学》上发表了。
       三年后,沉迷于文学写作的贾樟柯没考上大学。父亲很想让儿子再复读一年,而贾樟柯却一脸苦相地说:“爸,我不念书了,这回你打死我也不念了。”父亲心凉透了,流着泪说:“儿子你知道吗?读过大学和没读过大学的人真是大不一样啊!”贾樟柯吓坏了,这是他第一次看见父亲流泪!他觉得对不起父亲,只好答应继续读书,父亲便建议儿子去学画画,因为艺术系不用考数学。
       这样,贾樟柯来到省城参加美术培训班,准备报考美术学校。那时,他从来没有学过画画,对前途异常茫然。
       一天,贾樟柯被同学邀请去看电影,那天放映的是陈凯歌导演的《黄土地》。电影里的黄土地跟自己家乡差不多,贾樟柯看完电影流着泪,触动很大,他觉得电影更能直观地表达思想,更有艺术感染力。第二天,他就给父亲打电话,说想学拍电影。父亲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儿子内心有一股强烈的激情在澎湃,一再坚持要去学拍电影。父亲的思想一向开明,对儿子说:“既然你这么坚决地想学拍电影,我就让你选择自己的人生,可是如果你考不上怎么办呢?”
       贾樟柯坚决地说:“爸,你给我三年时间,如果我什么都没考上,就回家开肉店,也能养活二老!”父亲听儿子这么说,笑了,当即拿出了所有的积蓄,赶到太原,让儿子去北京准备考试。
       1993年,贾樟柯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因为没有信心考导演系,他只好先考了文学系。开学报到时,父母送儿子到北京,一家三口去了趟世界公园玩。那天,贾联凯和妻子显得特别开心。贾樟柯牢记着父母快乐的一幕幕,他暗想将来自己成功后要好好报答他们。几年后,贾樟柯竟然在世界公园里拍了一部叫《世界》的电影,而且还获得了柏林电影节的青年论坛影评人奖,这是父母当年给他的启发啊!
       坚实的父爱作后盾,黄土地上诞生奇迹
       一进入北影,贾樟柯就想当导演,然而,想当导演谈何容易,他那时还是连吃饭都得省着点的穷学生,哪有钱去拍电影呢?
       贾樟柯没有考虑那么多,他一边坚持上课学习,一边寻找拍电影的机会。贾樟柯进行了无数次尝试,却没有任何人理会他,更没有人请他拍电影。他有些慌了,甚至打消了当导演的梦想,父亲了解到儿子的困难后,鼓励他说:“路是你自己选的,认为是对的就应该坚持走下去!”
       1994年,贾樟柯从两位画家朋友那里拉来了赞助,筹拍了一部影片叫《小山回家》。这部艺术片在同学中反映很冷淡,但拿到香港去参加电影节时,却获得了独立短片的一等奖。
       拿到奖杯后,贾樟柯专门回了趟家。那天刚好是父亲56岁的生日,孝顺的贾樟柯除了用自己的奖金给父亲买了一套衣服外,还给父亲带回来了获奖奖杯。当父亲手捧奖杯时,竟异常平静地说:“继续努力吧!”父亲的沉稳影响着贾樟柯,他决定拍出更好的电影。
       1997年,贾樟柯大学毕业了。他又有些慌乱,刚从学校出来,到哪里去找巨额资金拍电影呢?父亲一直牵挂着儿子,很快从儿子的电话里感觉到他的急躁和担忧。在儿子毕业前夕,父亲特地来了一趟北京。父亲在北京呆了一个星期,他像一个老师和挚友,和儿子谈人生谈理想。直到临走时,父亲说:“能做就坚持下去,实在做不了也没什么,你不是说回家开肉铺吗?那也挺好。”
       父亲走后,贾樟柯就开始拼命地寻找投资,两个月后,终于找到了20万元的资金,是一位香港老板看到了他的《小山回家》后,答应投资的。这次,贾樟柯要拍一部真正的电影,片名叫《小武》。
       《小武》的拍摄成功成了贾樟柯事业的转折点,该片随后荣获了八项国际大奖,在国际上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痛失慈父,手捧金狮奖杯泪沾襟
       2001年春节,贾樟柯夫妇回老家过春节。他已经好几年没有回家过春节了,父母格外高兴,忙碌着为儿子儿媳做好吃的。除夕之夜,贾樟柯无意间发现了一本如像册一样的夹子,打开一看,里面竟然全都是报道他的报纸剪报。这时,母亲告诉贾樟柯,那都是父亲收集的,亲手一张一张剪下来的。贾樟柯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这时他才真正地明白父亲的心:父亲并不是不关注他的电影,平时只是不想表现给儿子看,怕儿子得意忘形。正因为从父亲那里学到了沉稳、平静,贾樟柯一步一个脚印,事业逐步走向了成功。
       2006年初,《三峡好人》正拍摄到一半,急着要完工参加威尼斯电影节。那天,贾樟柯突然接到了姐姐的电话,姐姐泣不成声地说,父亲得了肺癌住进医院,而且是晚期,渴望见他最后一面……
       贾樟柯哇的一声哭了,只觉得眼睛一花,就分不清眼前谁是谁了!他立刻命令剧组停工,当天下午就买了机票,坐飞机回太原,当晚又匆匆地赶到县医院。
       父亲住院期间,贾樟柯什么也不做,一直陪在父亲身边。眼看病魔正吞噬着父亲,贾樟柯很不甘心,因为他还没有来得及孝顺父亲呀。听朋友说山东青岛有一个专门用偏方治疗肺癌的医生,贾樟柯以前根本不相信偏方,可他这次却立即飞到山东,拿到偏方后熬成药亲自给父亲服用。
       2006年3月14日,父亲终于被病魔击倒,直到那天,他都一直保持着微笑。临闭上眼睛时,父亲还用微弱的声音说他可以放心了!贾樟柯知道,父亲对他放心了,那是父亲对自己最好的肯定,但他宁愿父亲不要放心,因为那样他就不忍心抛下自己……
       父亲走后,贾樟柯的精神支柱倒塌了,他脑子里不知道在想什么,更无心工作。4个月过去了,贾樟柯仍沉浸在痛苦中,他几乎夜夜失眠,靠吃安眠药才能入眠。一次,贾樟柯连续三天没有睡觉,后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了。梦里他见到了父亲,还是那张慈祥的脸,还是那平静的微笑。半夜醒来,贾樟柯突然明白自己这样做不对,如果父亲泉下有知,他一定不希望儿子萎靡不振的!
       第二天,贾樟柯终于战胜悲痛,重新投入到了工作中去。2006年8月10日,《三峡好人》终于完成了后期制作。在最后的9分钟里,以最后一部入围影片送到了威尼斯电影节。9月9日,《三峡好人》荣获第63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评委会主席凯瑟琳·德纳芙称赞说:“这是一部非常特别的电影,聚焦了当今中国的社会现实和民众所遭遇的问题,非常有力量,也很感人,评审团成员几乎没有犹豫就达成一致意见,将金狮大奖授予《三峡好人》。”当贾樟柯手捧金狮奖杯的那一刻,泪花在眼里打转……
       (方新江摘自《做人与处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