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课文研析]《孔乙己》教学随笔
作者:陈有来

《文学教育》 2008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这是一节有趣的语文课,讲的是鲁迅先生的《孔乙己》。说它有趣,不单指课堂气氛热闹、师生情感投入,更是指一节课大部分时间,师生都在忙着给孔乙己安排工作。
       上课开始,教师对课文进行了简单梳理,而后选择了几个细节来分析孔乙己的形象,教师抛开深层的社会因素,试图从孔乙己自身性格上探求他潦倒的原因。比如说:“孔乙己好吃懒做,是他贫困的主要原因”;比如说:“孔乙己偷书是不道德的、是违法的”等。这属于常规教学环节,虽然失之于肤浅,但由于只占整节课的三分之一时间,不是主流,所以不必苛求。接下来教师把教学推向高潮——学生分组讨论,话题是:“探究课文结尾含义,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看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话题一出,同学们的话匣子一下子被打开,他们争先恐后地为课文、也是为孔乙己设计圆满结局。有的学生说孔乙己没有死,他回去后发愤读书,考取进士,治好了腿,当了官,衣锦还乡;有的学生说孔乙己没有死,他改掉了好吃懒做的毛病,发愤读书,治好了腿,在一富豪家当了家庭老师;还有的学生说孔乙己没有死,他看茴香豆好卖,专卖茴香豆,发了财,治好了腿等等,不一而足。老师除象征性地对学生的发言说句“好”、“不错”外,基本上没有进行指导和评价。看看老师满足的笑脸,再看看学生专注认真的神情,我猜测,此时这些师生心里肯定都很愉悦,老师会觉得学生讨论热烈,课堂气氛给自己长了脸,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目的已经达到;学生则可能认为自己的想法最新颖,能够给孔乙己想出这么好的结局。作为听课者的我,总觉得这堂课浑然就是一场职业洽谈会,这些师生俨然就是职业中介人员,都在忙碌着为孔乙己安排工作,哪里还是在进行阅读教学?
       《孔乙己》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其艺术成就毋庸多说。以前,每位教师在讲授这篇课文时,无不倍加小心,深怕稍有误读,辜负了鲁迅他老人家的一片苦心。现在的教学形态却大为改观,自从个性化阅读、创造性阅读、多元解读等理论盛行于语文教学领域以后,一些传统阅读教学方式土崩瓦解,经典作品的历史意义和人物形象的传统定位消融解构,人们可以对课文进行自以为是的解读,无论这种解读是荒诞不经还是痴人说梦。于是,水生(《荷花淀》)的爱国主义精神不见了,变成了不懂风情的鲁男人;路瓦栽夫人(《项链》)爱慕虚荣的人格缺陷不见了,变成了具有诚实劳动美德的妇女形象;黄世仁(《白毛女》)逼迫杨白劳家破人亡的罪恶不见了,俨然成了一个天经地义的收债人……孔乙己也因此成为任意戏说的对象。如此颠覆传统、滥解经典是否就如我们想象的那样可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呢?
       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否应该建立在对传统价值观和对经典作品的无度颠覆与反叛上?就拿这一节案例来说,依学生的想象力,给孔乙己找工作何止什么衣锦还乡、教书育人、经商赚钱?把他拉到金庸面前,保不准能当上江湖大侠,到了琼瑶手里绝对是个王公贝勒。但是,这是在创新还是在胡闹?我们的老师不知想过没有,任其这样解读,《孔乙己》的批判性何在?孔乙己的悲剧人生哪里去了?干脆重写一篇现代版的《张乙己》或《王乙己》得了,何必糟蹋鲁迅先生的《孔乙己》?
       回到《孔乙己》教学上,我认为,设计孔乙己死没死这样的教学话题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用不大,况且这个问题本身无解,即使鲁迅他老人家再生,问他孔乙己是否死了,他也未必答得出来;为孔乙己安排那些五花八门的营生救不了他,能救孔乙己的只有鲁迅,可他没有救,看来孔乙己是不可救的,我们后人试图去救,平添无聊。因此,教师教学心态要平静一点,让教学回归本真,别再让学生忙着给孔乙己安排工作。
       陈有来,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张家集镇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