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探索争鸣]试探德育的手段
作者:俞永见

《文学教育》 2008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随着教育的普及,学生的受教育机会大大的增加,各种各样的学生,各方面的问题也放到了各位班主任面前。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成为最大的隐患,引发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成绩的压力面前,德育的力量越来越薄弱,阵地的缩小,手段的老化,无不压制着班主任的教育;家长作为教育不可或缺的力量,却在越来越势力现实的子女面前无法听到心声,代沟更鲜明地横亘在两代之间,更加上单亲家庭的激增,家长的教育达到了极低的水平。在此种情况下,我们急需一种有效的手段,来缓解矛盾,让学生和教师、家长能有真正的沟通,班报由运而生。
       一、班报的版面构成
       班报以介绍班级近期动态、表彰优秀、讨论最近学生问题、善意批评不良现象为目的。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1、刊名
       由图标和解说词组成。图标及解说词由全班公开征集,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设计能体现自己班级特色的图标及解说词,由班委挑选组合,并全班告示,最终定稿。
       2、表彰栏
       表彰近期在学校、班级中获得各种荣誉的学生,包括班内的测试成绩,行为规范优秀的学生,也包括近期进步较大的学生。学生的面竟可能广,项目竟可能多。
       3、讨论区
       讨论区是整个办报的核心,主要讨论的是近期班级重点讨论的德育问题,或有讨论的德育事件。文章的来源是学生的周记,因为学生周记比较集中会写的问题也肯定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没有正反两方面的观点,就会安排几个学生临时写一篇,以便讨论。
       4、刺蔷薇
       对班级中甚至学校中不良现象和不良行为进行批评和讽刺。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善意的批评。
       二、班报的作用
       (一)集体荣誉感的培养和加强
       班报的名称的征集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当时产生的名称有五十多个,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名称五花八门,有什么“起点”、“田野”、“火焰”等,解说词也是各有特色。学生尽可能地把自己所能考虑到的名称和班级结合起来,充分的调动了自己的文学底子。最后班委根据学生提供的内容,把本班的班报名称定为“火焰”——取其永远青春,充满活力,同时又喻班级的全体学生加老师就像正在燃烧的、永不熄灭的精神之火,把集体教育又进一步升华。
       (二)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成就感得以极大的满足
       班报每两周一期,由班主任确定主题,从学生周记中选择合适的文章,由六人小组合作完成。时间为三天的空余时间。如果材料不够,他们就必须请求其他同学帮忙写文章,或者自己写一篇文章补充。文章的设计、编排全由学生完成。忙碌就是收获,当看到还散发着油墨味的班报时,那份喜悦是无法形容的。
       “想不到我的文章也能登上去,回去一定要让老妈好好看看。”“表扬的有没有我啊?”
       “怎么把我的名字给漏了呢?”……每一次班报发下来时,全班总是第一时间阅读,各种各样的声音不断,班报成了学生最喜欢阅读的报纸。看着学生一张张兴奋的脸,分明每一个表情都是充满了成就感。
       (三)把德育进行到底
       80后的学生,个性张扬,不喜说教;信息的爆炸,观念前卫,厌烦了教师的说教,学校的德育手段着重“说教”、“灌输”与学生的自我实践、自我教育严重脱节。
       中学德育存在着专门化和知识化的倾向,如把思想政治课置于封闭状态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形成单一的说教模式,“灌输”式的教学就成为知识化德育课程最简便易行的方式。这样,高尚的道德便缩水为逻辑严密的道德条目,从而斩断了道德与生活的血肉联系,道德成了与学生学习无关的客观知识对象。这种客观和外在的知识对象与学生当下正在进行的生活无法发生意义联系,学生无法产生真正的学习动机和热情,无法进行也不愿意进行道德的自我实践和道德的自我教育。教师也只能将这些道德条目当作对象性知识来教授、灌输,只能借助背诵、考试和其他方法来进行强制性学习。这种灌输性的说教与强制性的学习已经走向了道德的反面,是以不道德的方式进行的道德教育。石鸥指出“这种道德教育本质上不道德,从长远看则是无效乃至负效果的”这样的道德教育其实效当然不高。现行的以灌输为主忽视教育主体的教育方式,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道德观念,学生对规范的遵守不是出于道德的需要,而是由于外界的压力。杜威的结论是:“任何主张将(道德)知识灌注在一无所有的心灵上的各种教育方法,都应该被扬弃。”
       班报的“讨论区”恰好弥补了学校德育教育的不足。以学生最关注的、最值得探讨的主题为讨论内容,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德育水平,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德育在辨析中清晰、明了。例如:“中学生上网好吗?”的探讨,让学生明了不能无节制地上网,上网要注意的问题等,效果明显比老师说教要强得多。班里一些上网非常严重的学生,明显有了控制,玩游戏的市场缩小。又如“实习老师走了,心好痛”,在老师的引导下,把主题定为“珍惜眼前人”“子欲养而亲不在”的孝敬主题。讨论的话题很多,只要深入学生就一定能定出来,让学生在探讨中加深德育体验。
       (四)释放学生心灵,把握学生动态
       学校的德育过程本质上就是教育者把道德规范传递给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形成道德的过程。德育的组织者过分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德育过程往往只限于向学生传授一套固定的道德规范,而忽视了作为德育主体的学生的参与,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和意志。表现在德育过程中,常以批评、禁止、训斥、说服、榜样、奖励、与惩罚等方法,剥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得不到发展,教育过程强求一律性,阻碍学生个性与主体性的发展。“不顾品德内化规律,否定道德学习主体化,用规范宣讲取代心性修养的纯外烁过程,成为中国德育的现实的主流特征”。由于忽视或否定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德育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越来越多的老师发现,现在的学生撒谎的本领越来越强,老师根本把握不了学生真实的内心世界,也无法走进学生心灵,从而使德育工作开展更困难。班报自由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开始可以慢慢释放自己的心灵。而在老师不做过多干涉的情况下,学生的释放程度更大,老师也越来越容易了解学生,使师生关系更融洽,而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一切教育得以顺利展开的前提。如:笔者根据学生的上网的探讨,学生最热衷的游戏是一些大型的游戏,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物力,同时也了解学生最多的沟通方式是QQ聊天。于是,在班报完成后的一节课上又对上网中的游戏和聊天进行了全班讨论,把上网尽量往良性方面引导,至少在班级、家长中形成了较为良好的氛围。
       (五)促进家校联系,教育达成合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著名报告《学会生存》在谈到本世纪的学校教育时指出,儿童的人格被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在现实的德育过程中,一方面儿童的主体性泯灭了,像“傀儡”一样任人摆布;另一方面又脱离了积极的文化内容,使道德教育变为纯粹的形式。这里反映了道德教育脱离生活的严重后果。中学生生活的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其中,家庭是社会环境中最主要的一种社会基本群体,是组成社会的分子。古往今来,家庭不仅是其子女赖以生存的场所,也是学生接触最早、受影响最深的教育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日趋信息化,家庭教育的功能正在不断扩大和增强。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在现实生活中,一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不能与学校德育工作协调一致,对子女百依百顺,娇生惯养,包括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务也包办代替,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拔苗助长,过分溺爱子女,把孩子逼上了“家庭小皇帝”的“宝座”,甚至出现了很多“高分低能”、“学优品劣”的学生。所有这些现象,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增添了一定的难度。
       “想不到我的孩子也得到表扬了”,“我女儿还有这么懂事的一面啊”,“上网的问题我们也该管管了”……据不完全反馈,班报也是家长最喜欢阅读的内容,家长不仅读了,而且会去思考、探讨。有一个一点都不懂事的孩子的父母反馈到,他的孩子最近回家懂事多了,周末总是抢着做点家务,也越来越体谅大人了。也许是关于“孝顺”的探讨,触动了学生的心灵而反映在行动上。
       家长看到各种各样的讨论之后,也渐渐明白了家庭教育也需要用讨论的、民主的形式进行。两代人之间的代沟减小,也促进了学校的德育教育。
       三、反思
       (一)德育教育不能仅靠一种手段,班报虽然能在很多方面起到教育的作用,但我们也不能仅仅依靠一种手段就把德育简单化了。德育必须是全方位的、多渠道的、长期不懈的坚持取得的成果。
       (二)班报的完成是需要耗费较大的精力的,特别是最早的一期,没有耐心是不可能完成的。学生是需要指导的,若放任学生自由编排,也许会起负面的效果。
       (三)学生受表扬的面一定要广,让最多的学生感受成功,享受表扬,这本身就是最好的德育教育。千万不能因对学生存有看法而不进行表扬,那样对学生的伤害会更大,所会产生的负面影响将会是无法估量的。
       (四)只有去做了才会有收获。过程中也许会有许多问题,但也是需要我们慢慢去弥补,做比不做要好。
       俞永见,浙江省富阳市永兴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