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名篇探赏]浅析《人到中年》的开放式结尾
作者:肖 瑶

《文学教育》 2008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许纪霖在《中国知识分子十论》中说过:“历史,总是由知识分子书写的,然而,知识分子自身的历史,却常常无人书写。”那么当有人决定写一写的时候,又该怎样落笔呢?古人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说,当一个人置身于某一环境时他是看不清他周围的事物的,那么谌容作为一名知识分子想讨论同时代知识分子的未来命运,她究竟能说点什么呢?她说“……傅家杰倍加小心地挽着妻子迎着朝阳和寒风朝前走去……”她说“陆文婷大夫靠在丈夫臂上,艰难地一步一步朝门外走去……”这是《人到中年》的最后结局,小说的结尾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尾,作家并没有交代给读者陆文婷今后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而是用了“朝阳”与“寒风”这两个极具象征意义却又截然相反的意象,留给读者以无尽的想像空间。这个结尾的好处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从内容上说,既忠实地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社会生活现实,同时又艺术地表达了作家的主观情感。2、在艺术角度来说,将平时“安静得像一滴水”一样柔弱的陆文婷与寒风中毅然前行的陆文婷进行对照,从而使人物形象更为光辉与高大,成功打动读者的心灵。因此我认为这是最合适、最恰当的一个结局。
       假如作家没有就此收尾而给小说一个明确的结尾,大体上也就分为两种,一种是为陆文婷今后的生活作出了安排,另一种则是以陆文婷大夫的死作为一切的终结。而第一种还可以有两种可能,即要么是她病愈后,单位解决了房子、调整了工资,评上了副主任医师的职称;要么是她也像好朋友姜亚芬一样被聘往国外,然而无论哪一种都是不够好的。当然作品本身的结局也绝不是十全十美的,只能说是恰当的,如果说这是文学上的遗憾还不如说是社会历史的遗憾,是作家无可奈何之下而作出的选择。
       被动乱蹉跎了宝贵青春的一代知识分子,人到中年却被喜忧参半地推上了国家顶梁柱的位置,他们是多么地欣喜若狂呀!然而这种欣喜却总是很不安稳,过去的经历让人心有余悸,对未来的满腔信心与执着信念又常常被现实社会的太多“来不及”所消磨,姜亚芬说“中央的政策来到基层,还要经过千山万水。”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的是“千山万水”这个空间上的概念对于这些知识分子来说有可能变成“一生光阴”这个时间概念。太多的迷惘时不时地袭上这些中年知识分子坚强却又无比脆弱的心。当然,谌容也是他们中的一员,这些也同样困扰着她,因此她不可能也不敢为陆文婷分房子、调工资,尽管她是多么希望能有这样的结局,然而,在那样的现实情况下,谁又能给一个肯定的答案呢?谁也不能,谌容当然也不能。这个答案只能在“朝阳与寒风”中不断摸索出来。
       尽管如此,作家在小说结尾的时候还是以最震撼的方式向读者展示了其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现了她的社会关怀。作品通过陆文婷这个典型形象所表现出的仍是作家或者是一代知识分子无比崇高的爱国热情和对祖国未来所充满的无限希望与憧憬。作家意图通过这样的描述向读者传达这样的讯息,我们的国家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前进,正焕发青春,将会越来越重视知识分子,她没有让陆文婷死去,也没有安排她像姜亚芬一样离开祖国,如果这样安排就像一个同父母与老师负气的孩子采取离家出走或者自杀的做法一样,并以这种方式来引起大人们的愧疚。但是,作家并没有这样做,她最终让陆文婷勇敢地站了起来并顽强地向前走去,这样的安排具有非凡的意义,因为,陆文婷既非主治医师,也不是党员,在兢兢业业工作18年之后,为无数病患送去关怀与光明的同时,个人所获得的只能用两袖清风、家徒四壁来形容,甚至最终因家庭与事业的双重压力而病倒,在这种常人所无法承受的压力与绝境中,那“一茎瘦草”般的陆大夫竟坚强地站了起来。作家安排给陆文婷的是坚毅与顽强,信心与生命,这种强烈的反差更能给人以震撼的感动,这种因遇绝境而愈发坚强、刚毅的高尚品格使陆文婷的形象得到升华。理智的、热情的作者尽管仍不清楚前路究竟是寒风还是朝阳,但是她仍以信念支撑起陆文婷的生命,一个堪称奇迹的生命,给社会以信任,也给自己以信心。因为陆文婷不单单是她自己,她更是同时代千百万中年知识分子的化身,她的精神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带着对历史、民族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她只说“位卑未敢忘忧国”,如果这个精神支柱倒了,这将是对社会、对所有的知识分子精神上的一个莫大的打击,我们不排除在现实生活中会有许多个陆文婷就此倒下就再也没有站起来,但是对于那些仍然在各自的世界里艰难地探索道路的人们来说,陆文婷的痊愈,是一丝安慰,足以慰藉他们彷徨的心灵,陆文婷的前进又好似一剂推动力,激励他们毅然地背负起时代的纤绳拉起中国的大车。因此,陆文婷大夫不能死去,也因此,我们在这样的用心中能够读到作家内心的主观情感。
       小说的结尾写到姜亚芬夫妇的出国,它极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同时也生动地表现了知识分子内心的矛盾、挣扎与痛苦。姜亚芬在临行前的信中提到“一切过去了的都会成为亲切的怀念”,这是对祖国怎样的不舍,同时也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软弱性,更重要的是这才是真正引起社会与国家关注与警醒的地方,这一点通过焦成思的口里说了出来“五十年代初,你们这批知识分子,冲破重重阻力,回来为建设新中国服务,想不到七十年代末,我们自己培养的知识分子往外跑,这个教训太深刻了。”留给人们的思考题是:这批“天涯孤旅”何时才能真正的回归呢?
       姜亚芬夫妇的出国,揭示了当时社会状况下另一部分知识分子的人生抉择,不仅体现了社会现实,而且与陆文婷的坚持与努力形成鲜明的对照,使得小说的结尾非常完整,但是这样的结局是不可能安排在陆文婷身上的,因为这不仅在结构情节上与姜亚芬的出国发生重复,而且这样的决定与前面所塑造的陆文婷大夫形象也是不符合的,如果说姜亚芬的出国是真实地反映现实,那么陆文婷也出国的话就只能是作者的忿忿的情绪,不能说毫无意义,但却与作家所要传达的社会关怀是相违背的,这会让前面所塑造的光辉的陆文婷形象功亏一篑,成为败笔。
       因此谌容所写的开放式结尾是动态,表现了作者的思考,也给读者以留白,“朝阳”与“寒风”是二个极具象征意义的意象,预示着未来的道路是如此地不平坦。这里也体现出作者并非被主观情感所左右,而是对严峻的社会现实给予理智的观察与思考,“朝阳”与“寒风”在未来的生活当中是共同存在的,因为朝阳与寒风往往是相伴而行,我们可以清醒地预见到主人公前路的崎岖与坎坷,同时也充满希望。但令人惊奇的是,尽管如此,令读者感觉强烈的却仍是朝阳,因为尽管陆文婷的脚步依然艰难,但是她能勇敢地站起并顽强地向前迈步,这毅力本身就有催人奋进、撼动人心的作用,如同朝阳一样给人以力量。仿佛她会永远这样顽强的走下去,这里朝阳是胜过寒风的。仅从这一点,作品的结局就是成功的,既忠实地反映了现实,又充分展现了作者的主观情感。这一点要比由小说改编而成的同名电影的结尾更具艺术性。
       在这个结局中不能忽视的是,除了陆文婷的勇敢、坚毅精神打动了读者,还有一个闪光点就是傅家杰。他早已融入了陆文婷的生命里,他们是不可分割的一体,“傅家杰倍加小心地挽着妻子……”“陆文婷靠在丈夫的臂上……”,无论朝阳与寒风,他们将相互扶持,正如十几年来的每一天一样,他们相濡以沫,在他们坚贞与伟大的爱情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代知识分子的高尚情操,也更加全面地体现了他们的人生观,包括事业、也包括爱情与家庭。这样的结尾也更加强化了小说为社会、为人生的积极意义。傅家杰与陆文婷将永远并立在一起,作者在结尾有这样细致的安排几乎不经意地撼动了每一位读者心灵深处最纤细的神经,可谓大成功矣。“我愿意是激流……”“我愿意是荒林……”“我愿意是废墟……只要我的爱人是青春的常春藤,沿着我荒凉的额,亲密地攀援上升。”
       他是她的废墟,她是他的废墟;她是他的常春藤,他也是她的常春藤。
       肖瑶,女,黑龙江哈尔滨师范大学阿城学院中文系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