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课文研析]从《社戏》看鲁迅的农村情结
作者:郭廷彦

《文学教育》 2007年 第0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鲁迅先生在《社戏》中流露出对农村美好自然风物的热爱之情。小说一开始就写道:平桥村是他童年的乐土。直接倾吐对这一农村土地的无比喜爱之情。这似乎是鲁迅先生通过小说人物而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而喊出来的。接着小说写到去赵庄看戏时沿途的美景。这些景物是那样的明快、清丽,让人看后心旷神怡,精神为之一振。这里有皎洁的月光;有白逢的航船;有河两岸清清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有扑面而来夹杂在水气中的清香;有淡黑的起伏的连山;有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似的戏台;有渔火;有宛转、悠扬的笛声。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一幅江南水乡的明丽的画卷,让人读到此,仿佛置身于一个如诗如画的境界中。为什么读后会有这种感受呢?这都源于作者对这片农村自然风光的热爱,他不惜笔墨,调动多种感官,把这幅图景描绘得美丽神奇,读者的思想感情受到他的感染的结果。
       在小说中作者采用工笔描绘的手法,抒情的笔调,将江南月下水乡的景象描绘得清新幽远,如梦如幻,散发着江南泥土的芬芳。作者对这片农村土地上的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也就自然流露出来了。
       小说《社戏》,作者除了向人们展示农村美好的自然风光,表达对这一农村风光的热爱之情外,还赞美了农村淳厚的民风、民情。小说一开始写道:在小村里,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而且在这里小朋友们在一起,不论长幼,谁打了谁也没有“犯上”的想法。小朋友们因“我”来平桥村,可以从父母那里得到减少工作的许可,陪“我”一起掘蚯蚓,钓鱼虾,放牛,让我感到在城里生活所没有的自由和快乐。
       这里的小朋友是那样的热情、好客,充满亲合力,那么大人又怎样呢?让我们看一看,小朋友们去赵庄看戏回来因肚子饿偷豆子吃一节呢!作者也用了很多的笔墨来写。大家商议一起去“偷”罗汉豆,阿发因为自己家的罗汉豆大,便让大家摘自己家的。这里没有要保护自家的,损害别人家的概念,没有自私自利的心态。后来偷了“六一公公”家的豆,而“六一公公”知道大家“偷”吃了他的罗汉豆后,非但不生气,竟还特地送了些给“我”吃,并对我大加夸赞一番。在六一公公身上集中体现了农村农民的那种善良、淳朴,厚道的品德。这与鲁迅先生小说《故乡》中的另一个形象——杨二嫂相比,真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在这里,还有外祖母的慈爱,母亲的关怀,这些也都是让人倍感亲切的。这农村的自然风光令人赏心悦目,给人心灵的慰籍;这农村农民的淳厚的民风,更让人没醉,感动,永难忘怀。
       鲁迅先生由于他外祖母家在农村,小时候常到农村去,这就使得他对农村有较深的了解,和农村、农民有了一种天然的联系,对农村和农民一往情深,有一种特殊的情结。正因为和农村和农民有一种特殊的情结,他对农村农民的生活生命特别予以关注。正如艾青的诗所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因为只有爱之深,才挂之切。鲁迅先生是通过他的作品来表达这一关切的。我们可以看一看下列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乡》中的“闰土”;《孔乙己》中的“短衣帮”;《阿Q正传》中的“阿Q”;《祝福》中的“祥林嫂”;《药》中的“华老栓”,这些无一不是当时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这些形象都是苦难农民的形象,作者塑造这些形象的目的,是要达到“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目的。是要引起全社会对这些农民生活和命运的关切。而《社戏》中的农民形象——六一公公,鲁迅没有写他的其他方面,而是着重揭示他淳朴、善良、厚道的良好品质,我想作者在这一人物身上是倾注了他的全部情感的。既有对他们的这一品质的赞许,也有对他们命运的关切之情。我想作品会留给我们每一个人一个余想,这样一些淳朴、善良的人,他们的命运应该怎样呢?我们可以细细读一读文中最后一段意味深长的话语:“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作者后来怎么可能吃到那夜似的好豆,看到那夜似的好戏呢?因为那是他在农村淳厚民风氛围中吃到和看到的。而后来在日本、北京等地,吃到的豆和看到的戏,怎能和农村所吃的豆,所看的戏相比呢?作者留念“平桥”农村吃豆和看戏的情景也正说明他忘不了农村,不忘曾给他带来那么多快乐和美好回忆的土地和淳厚的人。正因为他对农村农民带有深厚的情感,他才在他的其他作品中尽力表现探寻农村农民出路的思想。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鲁迅先生是根据当时的情况,带着对农民的关切的思想写下《社戏》这篇小说的。今天,我们学习先生的这篇文章,一方面要理会先生对农村、农民这一深厚感情,另一方面也应学习鲁迅先生这种对农村、农民深入关切的精神。
       郭廷彦,云南丽江市永胜县期纳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