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艺杂谈]古诗中黄鸟意象浅析
作者:张晚霞

《文学教育》 2007年 第08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黄鸟又名黄莺、黄鹂、仓庚等等,是一种美丽可爱、富有灵性的普通候鸟,春季遍布我国南北各地的平原和丘陵间,因其羽色华美,歌鸣悦耳,早在《诗经》中已有多处提及:“交交黄鸟,止于棘。”(《诗经·秦风·黄鸟》),“春日载阳,有鸣仓庚。”(《诗经·豳风·七月》)由此可知黄鸟为文人们所注意由来已久,就象“孤雁哀鸣”“杜鹃啼血”一样,“黄鸟”这一物象也几乎成了历代诗人的案头意象,特别是唐乃至以后的文人们更是凭藉对“黄鸟”意象的巧妙运用和安排,出色地反映了人们不同的心态。
       一、借“黄鸟”抒颂春、伤春、惜春之情
       黄鸟是春天的信灵,它的到来不但为春天的大自然新增了无限的活力,更成为文人们呕歌春天、寄予美好心情的物象。这类诗作往往洋溢着清新、明快的基调,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诗中黄鹂、翠柳、自鹭、青天等意象群,有动有静,色彩明丽,勾画出一幅清新开阔的自然景色的画面。杜甫《江畔独步寻花》:“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蝴蝶嬉戏起舞,春莺“恰恰”欢唱,烘托了花的鲜艳芬芳,整首诗让人从视觉和听觉上进一步享受到春光给予的无穷美感,最后恰恰在动听的莺歌声中“淡出”,更显春意缠绵,令人恋恋不舍。再如杜牧《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莺声婉转,百花盛开,一幅“柳浪闻莺”的西湖春景。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明李东阳《黄莺》:“柳花如雪满春城,始听东风第一声。”等等,都给人一种倘不是莺声出于幽谷,恐怕谁都不会觉到春已来临的感受。
       “最好音声最好听……金羽修眉黑染翎。”(梅尧臣《黄莺》)貌美音好的黄鸟自然成了诗人寓于颂春的歌手。晨光熹微,黄莺歌啭,似音乐令人神往,南宋文人田锡的《晓莺赋》就是一首动人心弦的颂春之歌,“莺歌”也因此成为宫廷文学中渲染气氛,感恩颂德的对象:“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贾至《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
       然而,年华如水,瞬时即逝,那种惜春叹老的无奈似乎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一种普遍心态。黄鸟努力歌唱之时,春色也在悄然流逝,伤时感事,这种心境是一种感伤、挽叹:“正愁春去对春风,忽听莺啼碧树丛。”(孙艾《春尽日闻莺》)美人迟暮、老之将至的惆怅和无奈令诗人将“唤春住”的希望寄于黄鹂:“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黄庭坚词《清平乐·晚春》)“春归何处?”“问取黄鹂”,可听着它清脆圆啭的歌声随春而去,蔷薇花开,初夏到来。惜春情深,怅然若失。只留得“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曹豳《春暮》)
       二、借“黄鸟”写游子的乡愁,思妇的闺怨
       古代劳动人民除负担捐税外,还有劳役之苦,再加上宦游求仕的,家庭间的别离是经常的,因此,游子思乡,思妇闺怨成了中国古典诗歌中非常普遍、历唱不衰的主题。深秋月夜时固然凄惨忧伤,而“莺啼春暮”却更令游子肠断天涯,少妇寂寞空闺。有关这一意蕴的“黄鸟”。诗作在我国南北朝时期己大量出现。如王赞《杂诗》:“……昔往仓庚鸣,今来蟋蟀吟。人情怀旧乡,客鸟思胡林……”诗中的黄鸟(仓庚)这一自然物象,与诗人感时怀乡的主观情志相融合而化成了情感性意象。江总的《南还寻拦草市宅》写诗人白首春行故里,眼前却是一片凋零:“花落空难遍,莺啼静易喧。”抚今思昔,几多悲叹,落寞伤心之情不言而喻。此情此景别离最苦,更加触发了闺中少妇对远行在外的丈夫的思恋和怨恨之情:“愁思且归床,罗襦方掩泣。绛树摇风软,黄鸟弄声急。”(费昶《长门后怨》),“紫藤拂花树,黄鸟间青枝。思君一叹息,苦泪应言垂。”(虞炎《有所思一首》)愁怨之情有着广阔的社会、人生内容的含蕴。深秋月夜时固然凄惨忧伤,而“莺啼春暮”却更令游子肠断天涯,少妇寂莫空闺,离愁别恨永无了时,“黄鸟”意象也郁积着浓浓的悲剧意识。到了唐代这类主题得以更深层、更宽泛的体现。
       写游子的送别之悲:“黄鸟翩翩杨柳垂,春风送客使人悲。”(高适《送前卫县李少府诗》);天涯叹老之悲:“青春几何时,黄鸟鸣不歇。”(李白《江南怀春》);更多的则是宦游思乡之愁,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淑气催黄鸟……归恩欲沾巾。”柳宗元《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两诗皆写诗人羁旅他乡,睹物思情,“黄鸟”、“莺啼”勾起无限乡愁,归心似箭,催人泪下。
       闺中愁怨往往伴随着对青春易逝、良人久别不归的惆怅和酸楚。皇甫冉《春思》:“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诗中“春思”之情由“莺啼燕语”所蕴含的“春”意婉转含蓄地烘托出来,笼罩着深深的孤寂和哀怨。其中最感人、最深刻的莫过于金昌绪的《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树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作者通过一个妇女的口气反映了一种社会现实,流露出人民的厌战情绪,该诗没有从正面写少妇对远征丈夫的怀念,却借梦中道出。莺啼声固美,但它不停地鸣叫会惊醒少妇的春梦,不能在梦中到辽西去会晤从军远征的丈夫。正是“梦既惊断,辽西便到不得,连梦见良人也不能矣。写闺情至此,真使柔肠欲断。”(王尧衢《唐诗合解》)是莺啼引起怀人之梦,又是莺啼而惊破梦,“黄莺”意象,妙用至极。
       由以上题材应运而生的词作比比皆是,温庭筠《河传·湖上》:“荡子天涯归棹远。春已晚。莺语空肠断。”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朱淑真《渴金门·春半》:“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词中之“莺"无不蕴含着缠绵凄怨的闺中之情,与金昌绪的诗作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借“黄鸟”写迁乔求友,文人失意之感
       黄鸟是冬去春来随时迁徒的候鸟,《诗·小雅·伐木》云:“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又云:“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这里“嘤”是指莺,诗以黄鸟呼伴为喻,表现亲朋好友间的真挚感情。于是迁乔与求友成为两个极通俗的典故,而且也被后来的文人们融入到“黄鸟”意象之中。
       在众多的咏莺诗中,从李中“出谷堪听好音”、“薄暮欲栖何处”(《莺》),李峤“群莺乱晓空”(《莺》),到刘庄物“欲语如求友”、“喜迁乔木近”(《莺出谷》),再到杨万里“仍添怀友情”、“惊飞苦难见”等等,都是写春将尽,黄莺在呼唤着同伴,寻求着适宜自己生存的去处,从而引起人们的联想和想象,诗人们把咏莺和叹已巧妙地结合起来,使莺获得一种象征意义,在看似客观的描写中,渗透进深深的主观意旨,用象征的手法表达出了知音难遇的失落之感。
       中国古典诗歌有寄托象征性意象的传统,美人香草、春兰秋菊各有习惯的寓意。诗人有时不愿把自己的政治见解明白说出,就用隐晦曲折的手法透露出来。“黄鸟”象征性意象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汉代,王粲有《莺赋》:“览堂隅之笼鸟……闻仓庚之群鸣……实感类而伤情。”莺在笼中,身不由己,迁徙求友不得,它不尽的哀鸣激发了作者失意不遇的共鸣,使莺成为心灵化了的象征性意象,以寄托哀伤,处处透出忧时伤世的愤郁情绪。在唐代诗人笔下,运用象征性意象生发诗境,已比前人高明得多,李商隐的《流莺》就是其中之一:
       流莺漂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诗中以人格化手法写莺,采用了全面象征法,诗人隐身于诗后,但这首诗让人们普遍感到流莺的形象,就是作者的化身。当我们把李商隐的个人遭遇与《流莺》诗句相印证时,则有:流莺的巧啭,实指他的诗文创作,“本意”就是他的理想抱负和用世之心。可惜这些没人理解,盼不到殷切渴望的佳期。全诗所写应是“十年京师寒且饿”、向达官或当局献诗投文不被理睬的困顿生活,隐寓贤者感时不遇之怨。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在古诗中大量出现而常见的“黄鸟”,主要是“以情为地,以兴为经。”(释皎然《诗议》)的情感性意象。就其意象的丰富意蕴而言,还有咏怀古迹的:“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要听琵琶。重院莺啼觅谢家。”(朱敦儒《减字木兰花》)“啼莺散,余花乱,寂寞画堂深院。”(李煜《喜迁莺》);写宫怨的:“小苑莺歌歇,长门蝶舞多。眼看春又去,翠辇不曾过。”(令狐楚《思君恩》)……乃至后来,出现了与“莺”相关的词牌:《莺啼序》《喜迁莺》等。如此“黄鸟”便集思乡、怀人、伤别、嗟老、失意、忧国等多种情绪于一身,作者以惟妙惟肖的“黄鸟”为意象,向我们展示了其丰富多彩的人生体验和心路历程。
       张晚霞,安徽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图书馆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