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硕士论坛]文言文教学的几种新方法
作者:金华兵

《文学教育》 2007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许多学生视文言学习为畏途,这是因为:从教材看,文言课文所描述的生活,离现实很遥远,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从教法看,大多数老师是根据教参,串讲、分析语言点,学生埋头呆记,久之,学文言的兴趣就淡薄了。然而,解决之两点,也殊非易事,一是并没有描写当今生活的文言文章;二是教学时讲“实”,则失之枯燥,讲“活”,则流于空泛。如何才能让学生亲近文言,并使文言教学的课堂也现出“实”而又“活”的气象呢?
       我的做法是:架起文言和现实生活之间的桥梁。在教学过程中,我常以自己写的文言文作为课文的补充材料,对激发学生学文言的兴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用文言写作中,我注意到三个联系:
       其一、联系生活,结合写法指导
       文章通常是作者当下的思想情感的表达,文言文也是一样。然而,隔了时间的重幛,我们现在读来,是大有隔膜了。如果把我们身边的生活,以文言的形式表达出来让学生学习,必能减轻对文言的畏惧心理,激发其学习文言的兴趣。在这过程中,不但可学习文言字词,而且教师还可与学生交流作文之法。
       比如,有一次,几个学生到我家来玩,我的老家在一个近山的小村,旁有稻田,树林,水库,那天我们玩得兴致淋漓。回来后,学生在周记里记述了这件事,文笔生动,我依此文为本,将之改为一百多字的文白相杂的短文,是名为“一文多作”。
       “……过石桥,有栗林,尚余剩栗,摇之而落,于树下草间寻之,光影斑驳,落叶参差,时疑有栗,每有所得,则相与争抢为乐……”
       后来学习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我又把这段记“日游”的文字与之比较,意在让学生明白叙事写景背后是藏着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虽然我的拙文与苏轼的千古妙文无法相提并论,但学生不以为意,在课堂上发言积极,兴趣盎然。
       有一次,我设制了一组以亲情为主题的文章的阅读,有现代文,也有古文。为使学生进一步明白,情感是通过生活中具体事情而表达的,我写了一篇《食薯》:
       十日晚,弟来电,告曰:“此间风物佳妙,今食一物,唇颊犹留余香,世之至味也。”余讶然,问之,则曰:“游京城胡同,得煨红薯数枚,独处无以遣怀,欲与兄共享之也。”余笑曰:“居京久矣,而山野村夫之气犹存,所食薯者,积于今数以十担矣,尚未厌足乎?”
       曩昔之时,父耕作陇亩间,余相随左右,弟时年少,亦荷锄踉跄而从,锄柄过于人也。秋露既降,红薯方熟,晨光初露时,土膏微润,远山可望,乃偕与挖薯,弟幼弱,执藤力拔,藤绝而薯不出,余逞勇往助之,然筐未半满,则掷锄而遁也。捉虫斗草为乐,饥则煨薯而食。夕阳在山,暮烟四起,归,父怒曰:“何薯之少也?”
       若煨薯,则一大乐也,择其扁小者,置炉灶间,辗转而煨,薯香溢时,曰:“熟矣。”即与弟抢而分食之。母笑骂曰:“急馋如是,烫手固宜也!”若久置而忘,或柴火过烈,烤之似枯炭,瓤亦焦黄,而香则益浓也,弟不忍弃,就而食之,满嘴黑灰,余拊掌而笑,亦为一快也。
       薯经冬霜,而昧甜犹甚,加水煮,热啖之,甘滑有味,益气充饥。东坡翁尝谓:“日啖薯芋,而华堂玉食之念,不存于胸中。”信其然也。
       今父母渐老,弟负笈远游,煨薯笑谑情状不复矣!
       在这几节课上,我与学生分享回忆童年往事的喜悦和忧伤,与学生交流写回忆之类文章的心得。原来我担心,文中的词句会给他们造成障碍,没想到,在且谈且笑中,便疏通了文句,课堂如行云流水般地进行下去了,哪有学习文言的艰涩阻滞?学生对我的文章,竟比课文更有兴趣。
       其二、联系课文,渗透思想教育
       我看过好多老师的文言教学心得,有的提出课内文章与课外相关材料相结合,以拓宽文言学习的的渠道,然而我想,这很可能是一厢情愿的。好多学生对学习文言课文尚没有兴趣,有的还应付不暇,课外的材料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并促进他们文言的学习么?但教师如果能够根据课文内容,又结合学生实际,为他们量身定做文章,情况可能就有所不同了。
       比如,教学了《伤仲永》一文,我最后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学习了这篇文章,你们想对班里的哪位同学话几句话呢?当同学们念出他们所写的句子时,大家发现,大多数是针对一个贾姓的同学而发的,原来这位同学有些小聪明,在学校的科技制作比赛中屡次获奖,还曾获地区航模比赛一等奖,又喜欢打篮球,但就是不爱学习,成绩很不理想,我为此多次找他谈话。教学《伤仲永》后,我有感而发,写了一篇短文。在课堂上,那位被“千夫所指”的同学有些不好意思了,这时我发下那篇事先准备好的文章《劝学》:
       贾生性颖悟,于投球、制作诸般巧技,无不博通,唯不喜学。人或劝之,则其不悦也必形于言色。余尝告之曰:“汝德之不修,惑且不解,逸游终日,无所用心,将以此身何为也?”
       贾生曰:“我愚甚,为学不成,先生勿枉费心也。”
       余怪其言而忧其行,正色曰:“噫,为学固有贤愚之别乎?学之,则愚者亦贤矣;不学,则贤者亦愚矣。”
       “此何谓也?先生有以教我。”
       “试为汝言之,金溪方仲永,少有才名,指物作诗立就,及长,则泯然无闻;明有张溥,性驽钝,患记问不及人,乃抄所背书,凡七遍已,遂名其斋曰:‘七录斋’也,终成文坛巨擘。此二子,孰者贤,孰者愚?愚者有成而贤者无闻,何哉?”
       贾生俯而思,仰而笑,曰:“我知之矣,我向之学不成者,非愚也,惰也。”
       文中所记之事多为真实发生的,结尾有少量的艺术加工。尽管我声明此“贾”是“假托”的“假”,与《红楼梦》中的贾雨村、贾宝玉取名之意同,但学生们还是一眼看出老师此文是“别有用心”的,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我写这篇文章有两个目的:一是复习《伤仲永》中的重点字词,兼及以前学过的其它古文,所以我有意识地在文中用了尝、或、怪、固、及、就、名等字。二是借讨论此文之机对这位同学作一番思想教育,从最后的教学效果看,这两个目标的达成,是很令人满意的。
       另外,在教学《愚公移山》、《枭逢鸠》等篇时,我也都分别写了文章,作为课文的补充材料,在此不再多引了。
       第三、联系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
       古往今来,许多有识之士,为救民于困苦,有的上下求索,身体力行;有的撰文呼告,针砭时弊。当然他们是使用文言的。现在的社会还远未完美,损害民众利益的事情所在多有,学习这类文章,还是有现实意义的,如孟子的《杀人以梃与刃》、《寡人之于国也》等篇。浙江黄岩的耳东老师说教学这篇文章时,联系到了现实的三农问题,我在课堂上也谈到了这些内容,因为我当时正在读《中国农民调查》,感慨系之,于是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沿用孔子的《苛政猛于虎》,其文如下:
       苛政猛于虎
       (——孟子曰:“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今读《中国农民调查》,诚然。)
       苛政猛于虎也,古已皆然,于今为烈。今之民也,颠扑尘泥中,终岁长苦辛,然仰不足于事父母,俯不足于蓄妻子,何哉?税赋伤民故也。《调查》记民所纳之国税凡九十有六,省地之税二百九十余,乃至乡镇村之赋税,无以复计矣!上下交征,不恤民情。田产犹有尽,而岁赋无穷期。有不得已进城者,则加之以冷眼,绳之以法规,如是而民困益甚也。辗转号呼,不达于上听,而乡之酷吏,则又摧逼犹甚矣。
       夫民畏其生者,必不畏其死也,遂有铤而走险者,有聚众而起者,此变乱之所由也。史鉴昭昭,为政者宁不深察焉?
       李氏昌平为三农之事呼告曰:“困苦矣,危殆哉!”吾闻斯言,未尝不戚戚于心也!然则为民请命者几希?若天下之有力者皆为奋声而呼,当权者或可与闻,出善政,救时弊,通民情,除恶吏,庶几民愤可解,民怨可舒。长此而往,兴教育,启民智,渐开民主之风,则国富民强可待矣。
       记得我与学生一起学习这篇我写的文章时,我们是多么投入。讲到损害农民利益的恶事,我义愤填膺,讲到农民所受的苦难,我几哽咽不成语。可能我本人就出身于农民之家,情动于衷而形之于外。我告诉学生:“人活在这世上,是要有一种社会责任感的”。相信学生是深受我感染的,那堂课的效果出奇地好,至于理解字词、句式,是水到渠成的事。
       后来教学《捕蛇者说》时,我又根据一篇新闻报导的内容,写了篇《拾荒者说》,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上的那些弱势群体。这样,既巩固了课文的重点词语,又延伸了课文的思想意义。收到了很不错的教学效果。
       小结:
       1、教师自己有较强的古文功底,那么在文言教学中,就能精研深思,厚积薄发。学生受到耳濡目染,或许会亲近文言,加以时日,阅读文言的能力自然会有所提高。
       2、教师自己写的文言作文,只为诱发学生对文言的兴趣,毕竟不如经典的名篇。所以要以课文为本,学生诵读,教师精讲,课外活练,如此才能慢慢提高文言水平,这个过程绝非一蹴而就的。
        金华兵,华东师范大学教科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