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课文研析]从《林黛玉进贾府》看封建家礼
作者:陈 峭

《文学教育》 2007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封建家礼是封建等级制度和宗法关系在家庭礼仪中的反映。在封建社会,虽然各家家规家礼五花八门,但都离不开儒家和理学的道德准则,其内容包括“三纲”、“五常”、“六纪”,以及“三从”、“四德”、“七出”等等。封建统治者正是通过各种家礼,来禁锢人们的思想,约束和规范人们的行为。贾府是与封建王朝紧密相连的一个显赫的贵族家庭,是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它所执行的家礼是最具典型性的。下面就让我们跟随林黛玉的脚步走进贾府,去窥见当时的封建家礼。
       《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第三回是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林黛玉进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中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林黛玉这一回的行踪大致为:初进贾府——拜见贾母与王夫人、邢夫人——拜见王熙凤——拜见贾赦、贾政——初见贾宝玉。
       繁文缛节是封建家礼的一个重要特点。按照家礼,晚辈在家要悉心侍奉长辈,早晚要请安,居家要侍坐,出门要禀告,回来要面复。若遇长辈训斥,必须耐心恭听,谨记于心。课文就多次写到这些家规:黛玉的轿子进入荣府大门后,仅走“一箭之远”,便要歇上来,另换“四个眉目秀洁的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抬”,此时众婆子也得“步下跟随”。到了通往内室的垂花门前落轿后,小厮们便都“肃然退出”。大门内外竟有这么多的清规戒律,难怪说“侯门似海”。
       与此遥相呼应的是贾母用饭的场面。一顿普通的晚饭,便“有许多人在此伺候”。仆妇们安设桌椅不提,还有“李氏捧杯,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贾母等人吃饭时,“旁边丫环执着拂尘漱孟巾帕,李纨凤姐立于案边布让;外间伺候的媳妇丫环虽多,却连一声咳嗽不闻”。饭后是漱口,盥手,喝茶。礼节之繁琐,排场之讲究,气氛之严肃,大概仅次于宫庭。作者写的虽是个小场面,但读者却可以因小见大,由此及彼。而黛玉只不过是来依傍舅家,由“角门而进”贾府的,尚且有如此的礼仪,大开中门接待上宾又将是什么景象;家常便饭尚且如此繁琐,大开筵宴又将是什么排场,这些都可想而知了。
       及至“混世魔王”贾宝玉从外面回来,也先要向贾母请安,贾母也还要他“去见你娘来”。林黛玉去拜见贾赦,贾赦不露面,只由下人传话,当时林黛玉也要“忙站起来,一一听了”,以示对长辈的尊敬。
       等级森严更是封建家礼的一个显著特点。按照“三纲五常六纪”的原则,家中每人都应有长幼尊卑之分,言行举止,都不能超越自己的身份。正因为如此,黛玉进贾府之前,就暗自嘱咐自己:“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要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行一步路,恐被人耻笑了去”。入贾府后,她每到一处,每见到一个人,都要细心观察,认真分析,谨慎答对,做到不失礼,不失言,以免“被人耻笑”,失了身份。在宁府,邢夫人苦留吃饭,她婉言谢绝,因“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去迟了不恭”。到了王夫人处,她又几番“度其位次”,不肯随意落座。贾母给她安排的奴婢也分几等:掌管钗钏盥沐的贴身丫环是一等,洒扫房屋专供差遣的使唤丫环是二等,负责外务奔波劳顿的是“三等仆妇”。这些等级是不能逾越的,否则就会触犯家礼。林黛玉的轿夫也明白这点,所以抬着她只走西边角门,而且进入不远便停下来,“另换四个眉目秀洁的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抬”,此时众婆子也得“步下跟随”。小说这样写绝非闲笔,它反映出贾府森严的等级,连什么人走哪个门,什么人可以进出府第哪个地方,都有严格的规定。
       对女人要求苛刻也是封建家礼的一个重要特点。其中“三从”、“四德”就是专门用于规范女子行为的道德原则,“七出”(封建社会男子休妻的七种“理由”:无子、淫佚、不事舅姑、口舌、盗窃、妒忌、恶疾)则是用来压迫、惩处女子的借口。封建社会曾经流传一时的妇女普及读物《女儿经》、《女论语》等,其中除了突出强调男女有别、孝亲持家、惟物清贞等之外,还对女子平日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都作出诸多限制。例如走路不能左顾右盼;说话不可伸舌露齿;坐着双腿不能乱动,站着不能摇摆裙衩;高兴时不能张嘴大笑,愤怒时不得厉色恶声等等。总之,女子完全不能有自己的个性,只能谦卑、柔顺、“贞静幽闲,端庄诚一”;她只能作为男人的附属品、姑舅的奴隶而存在。而贾府中的女子都有严格遵守这些戒条的,试看黛玉初见贾母时的场面:当时在场的不下二十余人(计有贾母;黛玉和她带来的奶娘丫头;邢夫人、王夫人、李氏以及原先在场的丫头;迎春三姊妹以及她们带来的三个奶嬷嬷和五六个丫环),但绝无喧闹,“个个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可见贾府家礼之严。只有后来王熙凤出场,人未到,声先闻,这本是属于“放荡无礼”的行为,但王熙凤胆敢这样做,正反映出她地位的特殊。
       封建家礼内容涉及面极广,繁文缛节,举不胜举。上面所述,只是节选的这篇课文所反映出的一小部分。但透过这一小部分,我们足已洞悉故事的社会环境特点了。
       陈峭,男,广东遂溪县教师进修学校讲师,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