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反思者]反思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
作者:房改华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2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也就意味着语文课程应该还原到生活化与生命化的本质层面上来,同时毫不留情地削弱或者淡化了母语学科语文工具性的传统意识。新课标适时彰显了课堂教学中对话教学的重要性,把语文必修课程的目标定位为阅读与鉴赏和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并且课标在阅读与鉴赏“教学建议”中特别指出“课堂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从本质上来看,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的动态过程。因为这一点,我们特别强调师生关系的两种转变,即教师从施教者转向组织者,从权威者转向引导者。
       一、新型语文课堂的基石:破除教师观念转变中的瓶颈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的区别在于课堂对话的如何实现和实现的实效性。我们如果不从这两个角度来衡量和反思,那么语文课堂很容易陷入有其形而无其实的境地,甚至有挂羊头卖狗肉的尴尬。以至于新课程的初衷无法得以实现。首先,在课堂多重对话上,教师不能进入角色,或者是素养不够,没有足够的底气和勇气来拉开对话的序幕;或者是思想僵化,对课堂对话的教学形式不能接受,仍然坚持课堂话语霸权的潜意识。其次,教师备课上还是静止片面的理解文本,没有建立起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单纯地从知识与技能角度来构思整个课堂教学,人为限制了“动态过程”的展开,面对课堂上突然出现的状况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不敢“接招”,白白浪费很多自然生成的“兴奋点”。再次,对课堂教学的实质理解不够到位,简单操作,课堂教学没有思想的碰撞,也没有心灵的交流,整个过程还是有明显地预设和有意牵引的痕迹,没有动态的生成。另外,学习的主体(学生)在课堂教学现场的表现也在情理之中,旧的课堂模式在他们的心理上已经打下深深的烙印,即使和文本的对话有了思想与心灵的碰撞,有了个性化的理解,也不敢或不善于在课堂上表达,往往是在教师的反问和同学们的笑声中辞不达意。而此时教师又缺乏“保护”意识,引导意识,肯定意识,在客观上打消了学生对话的积极性。
       造成上述现状的原因往往是复杂的,多发的。但冷静地分析,我们作为教育行为的主导者,需要有正本清源的意识,让自己成为“清源”的积极者,而不能在语文新课程的必然趋势中被淹没。
       二、新型语文课堂理念的再分析:实践关注文本的对话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不是简单地课堂与教学的相加,课堂教学是一个完整的教学新秩序。这种课堂秩序的“新”是不允许教学者用新的身份去完成传统意义上的教学任务,课堂内容的呈现也不能是知识的单向静态流动,需要体现学习主体的自我参与以及释放由文本带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和方法。需要强调的是,体现的结果不能以教师总结的形式静止地反映出来,应该是在课堂过程中有个性会意,在多方思考中碰撞领悟,在多重对话中理解生成。首先,个性化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前提。面对客观文本,我们和学生一样,都要确立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体验的意识。进而由文本而生成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把客观的文本通过课堂转化成自己的主观感悟和认识,而不是让教学参考等类似的静止的观点和思路左右压制自己的新的获得。在这一层面上,教师还需要进行更广阔的课堂思考,即对学生的课堂,对学生课堂文本之后的获得和生成作一比较全面综合的评价和判断,为多方思考即将产生的碰撞和多重对话预留空间。其次,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正确合理的课堂。力求有多方位的思考,并与已有的知识储备产生心灵层次的碰撞。学生的课堂往往是浅层次的基于文本语言感受的基本课堂,不会进入文字的背后,感受和体悟不到跳跃在字里行间的心灵之旅和作者对生活的隐约的含蓄的认识和思考,尤其是由文字所传递的人文与精神。
       从上面所述的理解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是为就文本而展开课堂教学的准备,或者说是课堂课堂教学的“剧本”。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堂课堂教学是就文本而展开的多重对话。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说过:“没有一种方式,比师生之间的对话更能提高沟通能力,更能启发思维技能。”教师和学生一起进入思维,就能够为学生树立一种能提高他们思维品质的理念。对话教学,不可能是传统意义上的你问我答,也不仅仅是师生之间的容易形成的共同寻求所谓的标准答案的过程。而应该是一种开放的、发展的理想教学状态。对话不是为了达成师生就文本而产生的高度同一,恰恰相反,它更需要问题的出现和干扰的产生,并且,正是通过师生利用文本对这些问题和干扰的激烈的探讨、积极的思想碰撞、流动的心灵感悟,走向思想升华的过程。新课程的精神更注重在对话过程中诱导出的生命智慧和创造潜能。在此,我们教师的身份会发生质的变化,由“授业”的独裁变为创设对话氛围,激发学生对话欲望的能手和向导。
       三、新型语文课堂的实践:升华课堂对话的艺术
       课程改革将课堂鉴赏作为一个目标提出来,课堂教学势必成为一种新的语文课堂的教学手段。作为语文教师,只有真正意义上的实践与操作,才可以更好地将课程改革的愿景实现,尽管目前我们还不能以行之有效的方法或模式将课堂教学规范化。而且任何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实际上都不能模式化,同样,任何方法只要行之有效,也不会背离新环境下的课程改革要求。理念的更新与进步关注的必定是对人的素质的培养以及所培养的人是否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是否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笔者认为,在语文课堂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不妨依托文本,将课堂教学分为三个层面: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尽信书不如无书。第一层面是教师和学生就文本在课堂之后分析共同的体验,是参与和合作的阶段。不要求对文本作深入的理解和思考,对话的角度可以涉及广泛,不必拘泥文本本身的范围,这样可以拓宽话题的范围,激发对话者表达的欲望。无论是对话的哪一方,都可以自觉自然地表达,解除教师在课堂上的话语霸权。第二层面是依据前一层面对话的对话,问题自然生成,课堂“兴奋点”动态出现,教师在这里展现的不是也不需要“权威”,而是体现课堂驾驭能力的素养、底蕴。让课堂达到一种和谐探究的氛围。第三层面是教师将整个课堂探究的氛围引向更高层次的观照作者以及和文本相关的涉及生命意义和生活场景的探究和领悟的境地。将文本延伸为案上的山水,将语文课堂拓宽成生命的舞台。显山露水,潮长云消,在怡情悦性中激发学习主体的生命智慧和创造潜能。
       当然,在演绎三个层面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将它们随即生成,相互协调,而不能呆板地机械操作,否则又会陷入形式主义的枯燥之中,变成课堂的生硬预设,毫无人文而言。具体说来,要注重语文课堂的四种空白艺术,即授业忌讳独白,课堂多留空白,允许学生旁白,尊重学生补白。独白的教师心中已经没有了新课程的概念;不知道留空白的教师心中肯定缺乏对学生的信任;不去关注学生的旁白课堂对话只有可能是形式;深怕学生补白的原因也许就是教师自己没有底气。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师心中永远的痛,也正因为痛之深切,才感觉到其行之难,其境之高。是语文教师的崇高追求,也是语文教师的无奈之情,因为在实际教学当中,毕竟还有很多的具体原因(比如考试、评价机制等)在阻止我们,但对母语学科的良知和责任总是让我们所有的语文教师在艰难前行。
       房改华,上海师范大学2005级中文教育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