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探索争鸣]实施新课程的困惑与反思
作者:罗德锋 丁兴国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2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各地有序开展,我们教师按照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积极地投身到课堂教学的探索中。新课改,让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新课改,让教学更精彩。但欣喜之余,我们不难发现,课改中出现一些误区和困惑,值得我们探索与反思。
       困惑一:课堂光组织学生活动行吗?
       当前课堂教学中呈现出“生机勃勃、热闹非凡”的景象,学生忙于各种材料的搜集与整理,忙于学具的操作以及各种实践活动,忙于小组的热热闹闹的讨论,教师忙于一个一个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反思:新课程提出要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因而现在课堂上呈现了较多的外显活动,这是合理的、正常的。但是,当前的活动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散漫的、随意的、肤浅的、局限于表层的活动,活动缺乏明确的目的,出现了活动的形式化、表面化和绝对化倾向,这值得我们关注。当前应对活动形式的重视与活动的质量与有效性有机结合起来,正确处理活动过程与活动结果的关系。
       困惑二:每个知识点都要学生探究吗?
       当前,在课堂教学中,有一种片面的倾向,即无论什么知识都让学生探究,似乎探究成了教学的唯一方法。
       反思:《课程标准》对“探究”提出的目标是“主动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或与其他对象的区别和联系”。接受学习、探究学习方式各有其适用的知识类型,各有其存在的必要。本次课程改革,尽管凸现了对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视,提倡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并未因此而否定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的价值和意义。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既有创新也有继承,那种片面推崇自主探究学习,视学生的主动探究为学习的最为重要甚至是唯一的途径,从而将探究学习与讲授学习绝对地对立起来的做法是错误的。实际上,各种学习方法各有优缺点和局限性,探究发现性学习通过对知识产生过程的重演、再现,更有利于获得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探索和占有镌刻于知识中的人类智慧,但生动的、富有启发的讲授在某些知识类型的教学中仍然是十分有效的。接受性学习方式的高效,无论在现在和将来都有存在的价值。因此,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并不是相互排斥、相互取代的关系,而是优势互补,有机结合在一起的。需要根据不同的对象和教学内容,在尊重学生、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各得其所,各显其能,以便协同配合实现最佳的整体教学效果。
       困惑三:合作交流如何做到切实有效?
       当前,课堂教学的合作学习多是流于形式。课堂上,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立即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唰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有的小组你一言我一语,每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组长一人唱“独角戏”,其余学生当听众,不作任何补充,有的学生就玩耍起来——合作学习如何做到切实有效,有些教师也深感困惑。
       反思: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如果只追求合作交流的表面上热热闹闹,那么热热闹闹的背后更多的是放任、随意和低效。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大多数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很明显,这并不是真正的合作。首先,合作应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再展开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有成效的。其次,交流应涵盖两个层面,一是表述自己的想法,二是倾听别人的意见。合作学习不是学生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需要我们老师长期的指导。
       罗德锋,丁兴国,湖北安陆市接官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