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学教法]浅论外国文学通识课的教学
作者:吴学平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2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让他们拥有更合理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现代社会对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需求,近年来,各高校对沿袭多年的本科传统专业教育模式进行改革,积极构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学体系结构,加强了通识课教育,要求本科生不分文理科,均需修满一定的通识课程学分。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少高校开设了外国文学通识课。
       外国文学作为通识课程,其教学目标、教学对象与作为专业基础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迥然不同。因此,外国文学教师在讲授通识课过程中,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在最近召开的一次外国文学研讨会上,笔者就通识课教学问题与部分高校教师进行了交流。根据交流所了解的情况以及三年来我校外国文学通识课的教学实践,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外国文学通识课教学难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教学内容的确定。迄今为止,外国文学通识课既没有全国通用的统编教材,也没有能得到大家认可的个人编写的教材,甚至连教学大纲也暂告阙如。因此,教师开课时,没有现成的教材可以选用,也没有教学大纲作为教学依据。在这种情况下,教学内容的确定便成为教师首先要解决的教学难点。
       外国文学内容浩繁。从时间上看,它上及古希腊、罗马文学,下至当代文学;从地域上看,中国以外的其它各国文学都属于外国文学的讲授范围。作为中文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授课时间一般是一年到一年半。但作为通识课,教师一般只能讲授30课时,在一学期内结束课程。如此有限的教学时数,给教师确定教学内容带来了更大的困难。不少开设外国文学通识课的教师与同行交流时,谈论最多的问题是:通识课讲哪些内容更合适?目前,有的教师以介绍名家名作为教学内容;有的以文学思潮为主线,介绍相关作家作品;也有教师以经典小说赏析作为教学内容;还有的教师完全照搬专业课教材,只是在内容的多寡、分析的深浅方面作一些删节、调整。总之,在外国文学通识课教学内容的确定上,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面对丰富多彩的外国文学,究竟应该怎样确定通识课的教学内容?笔者认为,教师首先要明确通识课的教学目标,了解教学对象的特点,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确定教学内容。对此,大家似乎都能理解,但在实际操作中却重视不够。确定教学内容时,教师往往考虑如何尽可能向学生多传授外国文学知识,多介绍作家作品,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情趣这一教学目标。同时,教师对教学对象的特殊性把握不够,总是把所有选修通识课的学生视为一个整体,没有注意到他们因专业不同而形成的差异,无论是给理科学生讲通识课,还是给文科学生讲通识课,都使用同一教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毫无差别。上述情况的存在,导致了学生对通识课学习兴趣不浓、收获不大的结果,严重影响了通识课的教学质量。因此,在外国文学通识课教学中,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围绕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情趣这一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显得尤为重要。
       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教师确定教学内容的难题便可迎刃而解。对于外国文学中的知识细节,教师完全可以弃之不讲。而对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情趣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学作品,则可作为通识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外国文学作品浩如烟海,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注意授课对象的特点,将学生的所学专业作为选取文学作品的重要参照。例如,给理科学生讲课,可以多选择一些科幻小说;对历史专业的学生,可以重点讲述《浮士德》、《九三年》、《双城记》等与世界历史发展关系紧密的文学名著;对美术专业的学生,可以着意分析一些在光线、色彩的描绘方面颇具特色的文学名篇,如哈代的《徳伯家的苔丝》,王尔德的《雷丁狱之歌》等。这样,外国文学通识课的教学内容便会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学生在通识课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不同学科的交差渗透,可以探讨艺术虚构与科学真实的互文性、文学作品与历史和艺术的互文性等,从而提高学习兴趣,使通识课学习与专业课学习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第二,教学方法的选取。由于选修通识课的学生一般都较少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更缺乏文学理论素养,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也是参差不齐。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便成为教师必须面对的又一个难点。有的教师曾尝试过互动式教学方法,要求学生课前做好准备,课堂上让学生参与交流讨论。但因种种因素的限制,学生课前准备并不充分,致使交流讨论缺乏思想的碰撞、信息的汇集,最终流于形式。也有教师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法,这种方法对增强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无疑具有较好的作用,但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却没有实质性的帮助。根据三年来在教学实践中的探索,笔者认为,外国文学通识课教学宜采用课堂上教师讲授与课后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方法。
       由于授课对象文学基础比较薄弱,而且对通识课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相对有限,因此,教师应该尽量利用好课堂教学时间,通过课堂讲授启发学生的思想,传授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与审美情趣。在提倡改革教学方法,主张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今天,讲授法常常遭人诟病,甚至被斥之为“满堂灌”。但是,根据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在通识课教学中应该强调讲授法。运用讲授法,实际上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充分备课,增强课堂教学的知识含量,否则,教师的讲课不会得到学生的首肯。
       运用讲授法教授外国文学通识课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和视角分析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每一部作品的分析中都能得到情感上的熏陶、方法上的启迪。例如,分析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可以采用心理批评、意象批评等方法;解读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可以运用女性主义视角,也可以借鉴现代派的小说理论;评析左拉的《妇女乐园》,可以采取伦理批评的方法,也可以运用消费文化理论。总之,教师要通过课堂讲授,为学生提供鉴赏文学作品的范例,使学生心有所悟,并能举一反三。同时,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一些精心设计的课后思考题,推荐一些有代表性和学术含量的参考资料,为学生课后自学提供方便,并促使学生将课堂学习与课后自学结合起来,以提高通识课的教学质量。
       第三,考试形式的选择。外国文学通识课考试采取何种形式,才能真正达到检查教学效果,督促学生学习的目的?这是通识课教师不断探讨的又一难题。现有的考试形式一般为两种:一是写论文,二是出一些简答题和论述题,让学生在课堂上书面作答。上述两种形式都有其弊端。第一种考试形式容易出现抄袭论文的现象;第二种考试形式不利于对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考察。因为按教学评估的要求,所有试题都要有标准答案,学生要取得好成绩,必须按教师的要求答题,因此,在考试中难以表现学生自己对作品的个性化理解,显示不出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如果外国文学通识课选择口试的方式,则可避免上述两种考试形式的不足。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若干题签,让学生抽签后口头作答,或者就某一作品、某一问题让学生讨论发言,然后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给予成绩。口试这种考试形式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展示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实现通识课的教学目标。
       吴学平,女,广州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在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