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学教法]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方法
作者:王铁良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2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在语文教学中,从教师方面讲,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从学生方面讲,语感能力是诸种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是检验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最主要的尺度。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叶圣陶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
       一个人只要同语言接触,就会有语言感受。但这感受有强有弱,有的敏感,有的迟钝。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感觉,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情能力。语感强的人话说得得体,听得明白;文读得透彻,写得畅达。反之,语感弱的人很难靠直觉透过语言材料理解语言的表层意义,更无法领悟、把握语言的深层含义。在语感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描绘的形象,体味语言传递的情感,理解语言表达的道理,让学生在思想上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
       一、诵读吟咏,初步感受语言
       语感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外部语言刺激和内在知识能力迅速交融的产物,它的获得是建立在对语言现象条件反射般熟悉的基础之上的,它具有直觉性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典范的语言材料进行感受,从而获得认知上的直觉能力。这种直觉感受最有效的途径是大量反复的诵读。譬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前三句全是景物的排列,教师可不必急于分析,先让学生投入地诵读几遍,就会或多或少地感受到诗歌中所渲染出的秋天萧瑟悲凉的意境。这是客观事物激起的主观感受,是认识上的感性直觉,是获得语感的前提。而这是建立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之上的,因为读本身就是一种琢磨和体验过程,通过诵读吟咏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的优美、领略文章的韵味,得到语意上的正误感受,语言上的形象感受、情感色彩感受,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古人的“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今人的“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诵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朱作仁语)都道出了“读书”的真谛。教师在教学中应解放思想,减少一些繁琐的讲解,删除一些重复的练习,淡化一些知识的传授,适当地引导学生诵读吟咏,以触发学生的语感。
       具体方法有:
       1、示范美读:重在以情感人,读出理趣,叶老认为“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像《春》、《听潮》等课文,或由老师范读,或播放配乐诗朗诵代替教师范读,引导学生进入“意会”的境界。如朱自清的《春》,在有声有色的朗读中,仿佛真能感觉到春风在轻轻地抚摸着自己,仿佛陶醉在泥土、春草和各种花儿散发出的芳香中,耳边是牧童的笛声和着鸟儿奏出的“婉转的曲子”。对春的欣赏之情油然而生。
       2、理解朗诵:重在体会,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言语对象的内容。笔者平时有意识地让学生多朗读,即使毕业复习课讲解现代文阅读时也不例外,事实证明,学生认真参与,积极投入朗读情景,教师在关键处稍加点拨,学生往往体会得较快,可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指导朗诵:诵读时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调动全身心多种感官功能,这样对语言材料的感受就会准确、细腻、真切。从而获得审美感受。教师在诵读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有感情、有语调、有节奏地投入诵读。
       二、揣摩咀嚼,具体品味语言
       语感的会意性特征决定了人们要领悟语感,需要对语言材料进行反复揣摩、体味,从而具备认知上的会意能力。叶老曾说:“一篇作品只读一两遍,未必理解的透,必须多揣摩”。点出了涵咏推敲的重要性。
       具体品味语言关键要依据语境,解读语意。揣摩语言材料,深入地理解语言的含义。《阿Q正传》中,写举人老爷在革命党进城前,送衣箱到未庄,有这样一句话:“这船从黑魃魃中荡来,乡下人睡得熟,都没有知道”。其中对“乡下人睡得熟”的理解就有必要联系小说中对未庄及其人员的描写,联系小说对辛亥革命的反映来充分体察语境,仔细揣摩。
       具体品味语言还要注意调动生活经验,体会意蕴。叶老认为“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点积累起来。积累得越多,了解得就越见真切”,朱自清的《背影》中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的一段文字,只有充分调动读者的生活体验,才能更真切地理解文中所传达出来的父对子深沉的爱,子对父浓烈的情。
       具体品味语言还要注意驱遣想象,意在言语,联想和想象是语感腾飞的翅膀,是语感的心理要素,是语感生成的内在精神材料,因此教师必须创设情景,引发学生想象。叶老认为要领会高尔基《海燕》“得在想象中生出一对翅膀”,同样,像《听潮》、《望天门山》等散文诗歌,教师也须指导学生驰骋想象感受文学意境。
       三、整体感知,总体把握语言
       语感的整体性特征决定了语感养成需要对语感材料从整体上进行感知,既要“入乎其内”,评点分析,品评话语,又要“出乎其外”,综合相关内容,联系写作背景、写作材料从本质上认识语言材料,它要求认知者有更高的立足点和广阔的视野,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深刻体会作家情感和语言风格,从而获得强烈的语感。《沁园春·雪》一词,用“望”、“惜”、“看”等词来联系全篇,写景,纵横千万里,大气磅礴;议论,上下几千年,气雄万古,把这些内容联系起来结合写作背景来看,它表达了当今革命英雄空前伟大的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这就从整体上感知了语言,既挖掘了意境,又透过语言把握了词的主旨和写作意图,如果缺乏总体感知的观念,就可能“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不能真正理解作品内蕴,也难以养成丰富的语感。
       四、强化实践,逐渐养成语感
       叶老认为:“凡是技能,惟有在实践中方能练就”。语感是学习规范语言长期积淀的结晶,只有强化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持之以恒,养成习惯才能形成对文章的感受力,所以必须将学生置于训练主体地位,着力“听说”;听,要注意了解内容,抓住中心和要点;说,要做到准确、连贯、得体。尤其要突出的是“读写”,许多文学大师、学者总结自己成长的经历时,总少不了少年时期博览群书。那些文科高考状元们也常常是对课外书情有独钟,因为只有“博览”才能给大脑皮层形成多侧面的语言刺激,逐渐形成语感,当然,为了提高读的效率,老师有必要在读物的选择、阅读的方法等方面进行适时的指导。“写”,是调动头脑中的语言信息来激发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信息、回忆、交流、筛选,从而达到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因此,教师应经常督促学生写日记、周记、读书心得,或办黑板报、手抄报、墙报等,使学生在不断运用语言中,既激发了自身的语言积淀,又促进了语感的形成。
       总之,语感虽然具有一定的不可捉摸性,但绝不是不可知的东西,它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从而为人们所掌握。在语文教学中注重语感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铁良,山东菏泽学院小学教育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