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导写者]写作教学中要做好三个结合
作者:陈瑞朝 金 灿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20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在作文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尽管老师的命题如何的容易,贴近生活,但学生仍是皱眉、咬笔杆,觉得无话可写,无事可叙,无情可抒,生搬硬套,材料堆砌,空洞无物。究其原因,就是教者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命题——学生做题——教师批改”这三段论,把作文公式化,这样的教学会无意识地束缚学生的个性,磨灭学生的写作兴趣,限制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因而教师在作文讲评时,虽然讲得头头是道,但还是激不起学生的写作欲望,学生不能进入作文表达的最佳境界,作文也就空洞无物,干巴无味。
       那么怎样才能引导学生突破作文教学的难点,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呢?我经过长期的摸索、尝试,得到的体会是把课堂教学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做到读写结合,观察与写作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
       一、读写结合,随文练习。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语文教师如何做“巧妇”,找“米”下“锅”呢?我认为要充分发挥教材优势,指导学生阅读写作。现行语文教材是一部优秀的各式范文集萃。编者为我们精选了许多中外名篇,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依据。通过教学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语文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文学修养,同时还陶冶了学生的道德情操,更为学生的阅读、写作练习提供了机会。
       比如教《故乡》一课时,我要求学生按照作者描写闰土外貌的方法,在当堂课中选班上的一个同学或老师进行描写。写好后说给大家听,让同学们判断你写的是谁,并抓住时机对写得成功的学生进行表扬。有位同学这样写道:“她中等身材,后脑勺上有一束马尾,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镜片后的双眼炯炯有神。当看到同学们进步时,她会满脸欢快,像个孩子;当同学犯了错误时,她会阴着脸,是那样的威严。”话音刚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是我们的老师。”这位同学欣喜地笑了,她成功了。
       这样的机会很多,如情节简略处扩写、补写;故事结尾处续写等。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发掘,一定能使学生有内容可写,并且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创设情境,观察想象。
       著名的教育家夏沔尊说:“作文的材料到处都是,并非仅在书中。”由此可见作文教学不能光只停留在书本上,要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观察丰富多彩的世界。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它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美的内容,美的种类,美的形态。拿事物来说吧,高山大河的崇高美,桃红柳绿的艳丽美,巍峨高山的壮丽美,还有春兰,夏荷、秋菊、冬梅……真是无限的内容美。这些美的事物,只有通过我们对生活的观察、发现,才能去创造美、传播美。几年来我是这样做的:
       1、创设情境,指导观察。
       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我做了认真的准备,积极创设一种境,先让一名扮演“春姑娘”的学生从教室外走进来,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春姑娘”说:“同学们,我是‘春姑娘’,这是大地妈妈让我给你们班带来的礼物,你们喜欢吗?”接着“春姑娘”端出一盆“棕竹”。这时全班同学顿时高兴起来,有的甚至跳起来。见状我趁机说:“‘春姑娘’为我们送来礼物,我们来观察一下好吗?”就这样课堂的气氛活跃了,兴趣也激发了。观察时我先让学生说说对棕竹的总体印象:“是竹的竿,可又是棕的叶,棕的皮,真是一个‘怪物’”。然后又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指导:先看竹的表皮,有学生马上跳着回答:是一层棕毛;然后剥开看看,学生更兴奋了,抢着说是:竹竿。再往上看是一根叶柄,最上面的叶子学生就更清楚——叶子。就这样先整体,后局部的观察使学生有了很深的印象。
       2、引导想象,指导写作。
       学生通过观察,对所观察的事有了较深的印象。此时,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设计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如:你们看了棕竹的哪几个方面?看到这些你会想到什么呢?这时学生的回答真是五花八门,不过有一个学生讲得非常切题:我看棕毛像一件件外衣。就这样学生打开了想象之门:有的说是母亲用自己的外衣把孩子包扎得严严实实的;有的说这里面的竹就像娃娃;有的说这叶柄像孩子的小手,他不断地往外伸;有的说这叶子像一只只小手掌。就这样通过想象学生既具体又形象地描绘出棕竹的形态。可是我并不满足,而是启发学生合理的想象。我问学生:“人们一般把少年儿童比作花朵,把老师比作园丁,你们还会想到什么?”这样,启发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展开想象,充实了作文内容。此时学生已是迫不急待地要写这篇文章了。就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课内课外结合,随机练习。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学生虽然处于丰富的个人生活、家庭生活、集体生活、社会生活之中,但一到写文章的时候,却又处于“人人心中有,人人心中无”的困境。因此我们应重视充分让学生发掘写作材料,这样不仅可以为写作做准备,还可以促使学生多观察、多体验、多思考,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使学生写出内容具体、形象,感情真挚、健康,形式新鲜、活泼的文章来。
       在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过中秋了,我就抓住这个机会有意地安排学生认真观察,写作的任务——《过中秋》。由于学生有体验、感受,所以指导起来就显得简单、轻松——昨天的中秋过得怎么样?快乐的中秋你怎样过的呢?家里烧了许多菜,吃了哪些菜?好吃吗?就这样学生的兴趣开始激发起来了,因他们觉得“心里有”并且觉得自己能说好,于是纷纷举手说出自家的美味佳肴。由于口述的学生多,并且语言表达能力上的差异,因而出现了对同一事物的描述效果的不同。如:红烧肉,真好吃,这道菜我全包了。红烧肉,油油的,亮亮的,略带一些红色,香气四溢,真让人口馋,抓一块放入嘴里,骨碌一下,吞进去,真似猪八戒偷吃人参果,除了嘴里仅存一点甜味外什么也没尝到。这样的描述:一个是写出肉的色、香、味,显得生动、形象,且用词恰当,一个“抓”、“放”、“吞”写出了自己迫不及待的心情;而另一个人不过写了一个“好吃”罢了。通过比较肯定长处,使学生观察事物如何描述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对描写爸妈如何准备丰盛的晚餐就省力多了。通过中秋赏月你有何感受?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萌发了一种情感——家圆、国难圆,希望台湾早日回到母亲的怀抱。就这样既抒发了自己的感情,又培养了学生美好的思想感情,真是一举多得。然后让学生整理成文,与前一篇《过中秋》对照有何异同,说说自己的体会,以便加深对写作技巧的了解。
       就这样一种很容易疏忽的普通材料,通过学生的细致观察、体验以及教师的指导,学生就写出了内容真实、具体,思想健康的好文章。
       综上所述,要解决学生作文中的困难,应充分善用教材,做到读与写的结合,教中指导读,读中指导写;做到观察与写作相结合,让学生看得清楚、写得具体;从生活中汲取材料,寻找练习的机会,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使学生有物(事)可写,有事(物)好写,在多写多练中不断提高自己写作水平及语文成绩。
       陈瑞朝,金灿,教师,现居浙江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