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探索者]创设问题情境四法
作者:尚 玲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20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探究性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从学生的问开始的,那么在教学中,我们有必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性意识,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驱动下自主地、能动地阅读,实现语文的再创造。那么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呢?
       一、利用文中的概括性语言创设问题情境。每一篇文章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概括性语言。教学中,我利用文中的概括性语言启发学生质疑,想象。比如《古井》一文,我利用文中的一句话创设问题的情境: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那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平原上的儿女。出示这句话后,我便问学生,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这时,学生马上从预习了解到的知识出发,从学生主体出发提出问题:(1)母亲、乳汁、儿女本来的意思是什么?(2)在文中分别比喻什么?(3)母亲对儿女的爱有什么特点?(4)为什么把井比喻成母亲?(5)井怎样哺育平原上的儿女?然后我引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精读深思,揭示文章的主旨。在这里,由于教师在创设问题的情境时,是指而不明,引而不发,学生有意识地从概括性语言中寻找具体的事例。有利于学生的思维从概括性向具体性发展。另外,运用此方法创设情境,能够有效地将课文内容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使学生的质疑能力在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二、利用课文段与段之间的联系,创设问题情境。一篇文章是一个整体的话,段与段之间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内容上必然有着联系,我充分利用段与段之间的联系来创设情境。《高大的皂荚树》可分为两段,第一段写皂荚树高大茂盛的样子,第二段写皂荚树一年四季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方便。许多老师将这两段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提问:“一年四季中,皂荚树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方便,这和皂荚树的高大、茂盛有什么联系?”显然,这样的提问太直接,使学生无需自行发现。教师要给学生留下自我选择、联想、发现、创造的空间。我在引导学生学习了第二段的内容后提问:“为什么皂荚树能在一年四季里给人们带来快乐?”教师这样指而不明、引而不发的引导,留给了学生自我选择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所作出的回答应该是多样的。如“因为皂荚树和孩子们是朋友,所以宁愿日晒雨淋都给孩子们带来快乐”;“因为皂荚树有着燃烧自己温暖别人的好品质”;“因为皂荚树长得高大、茂盛,所以才能给我们遮荫挡雨”……通过教师创设问题,学生就从已学的知识上有所发现,避免了语文教学中所谓的“标准答案”,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
       三、利用活动创设问题情境。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一提到开展活动,他们自然就来劲儿了。因此,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开展喜闻乐见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而产生问题。如:教学《蝙蝠和雷达》一文时,我要求学生蒙上眼睛走路,不碰响室内的铃铛,这时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充分调动起来,只见他们竞相争取,跃跃欲试,那些被蒙住眼睛的同学表演的活灵活现。这时,我插话:“今天我们学习的《蝙蝠和雷达》和刚才你们参加的活动两者联系起来想:你想知道什么?”这时,同学们踊跃发言,提出了“如果蝙蝠在教室里飞,会碰响室内的铃铛吗?”“蝙蝠和雷达有什么关系?”……像这样创设问题情境,能充分激起他们学习的动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迫切的探索,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抓住文本空白创设问题情境。有些课文的结尾含蓄,意味深长,给读者留下悬念或想象、回味的余地,这就是文本空白。教师可抓住这些空白,诱发学生去想象,去补充。如《再见了,亲人》一文只写了志愿军向朝鲜人民告别的话语,却没有写朝鲜人民告别的情景。我抓住这个空白点引导:文章写的是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告别时的情景,既然是告别,就应该是双方的,但是课文只写了志愿军的话,此时此刻,朝鲜人民会说什么呢?请你在他们当中选择一位你最喜欢的人物,说一段向志愿军告别的话好吗?这样,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延伸下去,他们的探究热情迅速得到了提升,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创新精神。
       尚玲,教师,现居湖北保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