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探索者]语文教学如何有效拓展
作者:曾丹涛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1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语文教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教师往往以教科书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全部,由此导致学生阅读面过窄,视野不开阔,对文本理解的局限。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明确提出了语文课堂教学要积极地开发和利用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从而丰富语文课程的内涵。拓展教学正是这一新理念下的一种教学状态。
       什么是拓展?《现代汉语词典》只给了我们一个“开拓发展”的泛义的概念,而新课标理念下语文教学拓展的含义要比它具体、丰富得多。表现在课堂教学上就是老师由课内向课外、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的适当的知识延伸,是学生在老师调动下进行发散性、创造性思维的教学迁移环节。因此越来越多的公开课、示范课、竞赛课将拓展作为引导学生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以此实现语文走向生活,走近其他学科,走进更广阔天地的目标。
       曾几何时,拓展教学似乎成了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在课堂教学的后半程能够来一点拓展教学,就显得非常“时尚”和“流行”了。的确,语文课堂教学不能简单地囿于文本之中,确实需要适当延伸,但我认为并不是所有的延伸都可称之为拓展教学的。从实际运用的情况来看,目前的拓展教学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有效拓展,一种是无效拓展。曾经有人把语文课上到马路上,也有人把评论课上到小河边,还有人把语文课上到森林里,这能不能叫有效拓展呢?有人匆匆忙忙、圄囵吞枣地肢解完课文,就立即忙于所谓的拓展,学生甚至连课文的内容都还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这又算不算是有效拓展呢?对于这些教学现象,我认为需要仔细审视、辩正分析。
       首先,有效拓展应该是强化教学主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课堂教学内容的。课文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之“根”、之“本”,是语文课堂教学一切活动的聚焦点,而迁移和拓展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仅仅是课堂教学之“末”,这“本”和“末”不能倒置。因此,语文拓展教学的基点是课文,拓展的时空也应该是围绕课文的时空。背离了这一点,那些所谓的拓展也就变得毫无意义,充其量也只是表面的“作秀”和“表演”。从这个角度来说,不管教师把语文课上到什么地方,哪怕是野外;也不管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拓展方式,即使是上网,只要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只要能够服务于课堂教学的主题并且强化了这个主题的,都应该视为有效拓展,都有进行的必要。反之,文本的价值没有来得及探究,就匆匆拓展,语文课成了生活常识课、思想方法课、自然科学课……但就是不是语文课,以致语文教学出现“乱耕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的奇怪现象。这样的拓展,哪怕是天花乱坠、热闹非凡,都应该视作无效拓展,是毫无意义的。而那种把语文课上到小河边、上到马路上、上到森林里,也只能算是感受生活,称得上是一种“形式拓展”,但还是不能称为真正的拓展教学。因此,冲淡教学主题的拓展不是有效拓展!
       语文学科打破学科本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并不是用它们来取消语文、代替语文成为教学内容。“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一位教师上丰子恺的《竹影》,教材匆匆“处理”完就进行拓展:“如果当时没有月光呢?”没有了月光,就没有了竹影,让初中生调动生活积累想象“没有月光”的夜景,固然可以,但与这堂课的语文学习恐怕关系就不大了。
       再如有位教师执教刘禹锡的《陋室铭》时,在教学后半程让学生对照文中的插图想象陋室的环境,并进行口头描述。这一拓展训练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可是却脱离了作者的本意——陋室虽陋,但因“吾德馨”,才显得不陋,从而表达一种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尽管学生对陋室的环境描绘得非常优美,想象十分丰富,却偏离了教学重点——托物言志。如果我们这样设计:“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那么是否可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拓展呢?
       爱克曼说:“艺术要通过一种完整体向世界说话。”教科书中的一篇篇课文都是一个个充满生气的有机体。短短的45分钟的课堂教学,只允许有一两个教学重点,不能追求面面俱到,而课堂教学重点的把握要服从于教学的整体目标,要有利于课文的真正理解和把握,一切没有深度、没有意义的拓展都会偏离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甚至给学生以错误的导向。
       其次,有效拓展还应该是学生思维活动的一种扩张,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拓展就既不能是简单的“原地踏步”,也不能是由此及彼的简单的水平迁移。拓展应该是一种纵向开掘,要能够通过拓展,增加学生思维的深度、扩大学生思维的广度、锻造学生思维的强度等等。如果我们的迁移教学,仅仅注重了内容的扩展和延伸的表象,而忽视了思维训练的内核,使学生的思维训练仍然处于统一的、较低的层面,那至多是“形式迁移”,根本就说不上是拓展教学。因此,忽视思维训练的拓展不是有效拓展!
       如课文《圆明园的毁灭》介绍了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而圆明园被毁前后的那段真实历史却是文本的空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执教这课时,课尾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一国之君;如果你是辅佐皇帝参与国家管理的大臣;如果你是保卫国家领土的士兵;如果你是普普通通的生活在北京的老百姓,面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行径,你会怎么做?”让学生选择一个角色实话实说。学生不论选择什么角色,一致表示要与敌人血战到底。随后,教师依次出示吕厚龙《告别圆明园》、樊美平《透过圆明园的硝烟》等文中再现当时历史的有关片段。“当圆明园被烧,咸丰皇帝无奈,只好带着慈禧等仓皇逃跑了……”、“焚毁圆明园的前几天,英法联军列队入城,清军士兵夹道跪迎,北京居民观者如市……”此时,学生再读“圆明园”这三个字的时候不仅仅是自豪、愤怒,它成了“压在学生心中的一块石头”、“永远抹不掉的耻辱”、“中国人民的警示牌”……由此教师引领学生沿着更多的视角,怀着更多的思考走向未来的人生。这样的拓展既开拓视野,引导学生更深刻地感悟文本,增加了思维的深度、扩大了思维的广度,也有助于感情的升华,情感的迭起,可谓是有效拓展。
       拨开迷雾方能看清本质。因此,真正的、严格意义上的有效拓展应该是服务于课文教学的主题、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能够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的一种教学活动。惟有如此,拓展才有意义,才有价值,也才有实施的必要。
       曾丹涛,教师,现居广东湛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