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读者]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四个方面
作者:赖洁华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1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语文教学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呢?
       一、词语理解能力
       真正的阅读是从理解开始的,要读懂一篇文章,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必须抓住文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识别词语的能力十分重要。要培养学生对词语积极而准确的理解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从下面几点来引导学生。
       1、运用工具书理解词义。
       中学生手中大都能有几本必备的工具书,如《新华字典》、《汉语成语词典》等,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字词方面的疑难,只要利用好手中的这些工具书,问题基本能得到解决。但有些学生往往不爱查工具书,总觉得查工具书麻烦,耽误时间,这是一种不良的学习习惯。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有一次,有个学生问“三人成虎”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是不是三个人变成了老虎。我没有马上告诉他答案,而是让他回去查《汉语成语词典》。第二天,他找到我,准确地说出了这个成语的出处、意义和用法。可见,培养学生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不但能使学生理解词义、掌握词汇,而且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更扎实,更牢固。
       2、从语境推断词义。
       汉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是很普遍的,因此对多义词的理解,除了要了解多义词的基本义项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切实把握每一个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弄清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从而确定多义词的确切含义。如魏巍在《我的老师》中写道:“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这句话中的“狡猾”一词原指诡计多端,不可信任,是贬义词,但在这里却是“调皮”、“机灵”的意思,它形象地表现了一个淘气的孩子对老师深刻的理解和爱戴。由此可见,语境制约着词语意义的表达,在不同的语境中,词语表达的意义则不同。在教学中,要不断引导学生学会根据具体语境推断词义,培养其识别能力。
       3、运用比较辨析词义。
       好的文章从来都是讲究词语的推敲,在怎样的语言环境选用怎样的词语最能传情达意,这是大有学问的。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曾有过这样的论述:“不论描写什么事物,要表现它,唯有一个名词;要赋予它运动,唯有一个动词;要得到它的性质,唯有一个形容词。”要达到这个目的,比较是寻找那“唯一”的有效方法。如高尔基在《海燕》中写海燕飞的动作时,前后用了“飞翔”和“飞舞”两个词,有些同学认为这两个词可以互换,这时,我们就应及时地将这组词进行比较。“飞翔”是指盘旋地飞,“飞舞”是指轻快而有节奏地飞。海燕从“飞翔”到“飞舞”,力度逐渐加大,准确形象地表现海燕越战越勇,越战越强的进程。所以这组近义词不能互换。经常这样比较、推敲,引导学生恰当地辨析近义词,有助于帮助学生正确区分相近事物之间的细微差别,提高辨别、理解能力。
       二、思维想象能力
       阅读中的想象力是构成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智力因素,它对于形象而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对于增强阅读中大脑的记忆,对于情感的激发乃至意识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它主要包括再现和联想两方面。
       1、再现。
       人们对文学作品的感受是一种间接的活动。作者借助语言的描述,能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香,如尝其味,如触其质。学生要对文章真正理解,就必须调动几乎所有的感觉器官,使作者笔下的形象在自己跟前再现。如朱自清在《背影》中写父亲攀月台去买橘子的情景。应引导学生抓住表现父亲举动艰难的语句:“蹒跚”、“慢慢探身”、“攀”、“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等让学生在脑海中再现这特定环境下的背影,从而使学生深深体会到父亲的一片爱子深情。
       2、联想。
       所谓联想,是由实际存在的事物,想到与它相似相关的其他事物的心理过程。如看到天上的星星,便想到无数明灯。朱自清在《春》这一名篇中就以丰富的联想来描绘春景,赞美春天,把无形无声空灵抽象的春天,描绘得有形有色有声有神有情,喷射出诗意的光辉。我在讲《荔枝蜜》时,先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联想,再启发学生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像蜜蜂一样“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学生提出有牛、粉笔、蜡烛、春蚕等,然后要求学生参照课文的写法来构思文章。在教学中不断地引导、启发学生联想,可以使学生获得的知识不断更新,从而使学生越来越聪明,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三、质疑解难能力
       阅读中发现疑问,提出质疑,实际上是初具自读能力的一种表现。这还不够,还要解难,这才是真正的目的,解难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对于带有普遍性的疑问,进行集体讨论,教师评讲归纳;对于个别的疑问,可以在小组内讨论解决,学生不能解决时教师再解决。总之发现疑问是重要的,解决疑问更重要。在释疑的过程中,教师不能用预制的结论来束缚学生探求新知的独创性,教师要努力为学生的创造思维设置条件,多加鼓励。如学习《羚羊木雕》一文,在讨论谁是谁非的问题时,不能脱离课文内容片面地说:“谁是”或“谁非”,而应从不同人物的角度,启发学生体会父母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们的想法、心情是怎样的?“我”的想法、心情又是怎样的?为什么我感到很伤心?这样,学生就会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就会活跃起来。有的说,是“我”不对,“我”不应把这么贵重的东西自作主张地送人;有的说,是父母不对,他们要求女儿取回已送人的木雕,伤害了孩子之间的纯真的友谊——学生的不同见解各有一定的道理,应给予肯定。然后引导学生,从这件事中,我们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和教育。教师经常在这方面进行训练,学生就会掌握文章要领,理解文章内容及精神实质,从而达到开发智力,扩展思维,最终达到提高独立阅读能力的目的。
       四、知识储存能力
       一个人理解能力的高低,与他知识储存量的多少成正比。也就是说,一个人储存的知识越多,他的理解能力就越强,这二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培根说:“一切知识,只不过是记忆。”可见,记忆是储存知识的主要手段。要发展记忆力,不能靠死记硬背,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借助联想、比较等手段来实现。要记住某些新知识,可以充分利用旧知识。如学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诗时,启发学生联想以前所学过的送别诗,学生很快就会想到《送元二使安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然后把这些诗的情和景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既巩固了旧知识,又储存了新知识。
       “教是为了不教”,这是叶圣陶先生对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的精辟论断,“不教”而能自通,这是我们语文教学为之努力的方向。总之,阅读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活动过程。只要充分发挥我们教师的指导作用,积极创造条件,加强指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循序渐进地提高的。
       赖洁华,教师,现居广东阳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