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学教法]谈语文教学中的“说课”
作者:刘光明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1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语文说课是语文教师依据新课程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教学目的,口头表述自己对教学思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拓展迁移等进行创造性设计的一种教研形式。现结合自己说课的实践及指导实习生说课的体会,谈谈对语文学科说课的浅陋之见。
       一、教学思路要说得清晰有条理
       教学思路是说课者教学思想的反映。说课者在“说课”前一定要把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最新教学理念尤其是“三个维度”要琢磨透,摸清楚编者选编该篇课文的真实意图,其中蕴含哪些最新教学理念。同时结合“学情”进行理论分析后用极为简练的文字概括出你教学本文的教学指导思想。简要说明这个教学指导思想是怎样提炼出来的?本次课是怎样运用这个教学指导思想来组织教学的。
       如我在说《荷塘月色》一课时——我的教学思路是:将教学内容问题化、经验化、活动化,赋予教材以生活的情趣,赋予课堂以生命的意义。把作者巧妙的构思具体化为问题:“找出文中具体的景物描写”;把文中的思想感情经验化、活动化:“同学们,你们看过月下景色后有何感想?”“为什么作者当时有这样的感受”;以荷叶的形状像“田”字为启发点引导学生生活化、经验化地理解“田田的叶子”的含义,使学生在现实的交往互动中探究生命的意义,创造人生体验与生活智慧。
       二、教材内容要说得有“新酒香味”
       大多数教材内容是说课者比较熟悉的“旧瓶酒”,都略知一二。但如何把更多有用的“新酒”装进“旧瓶”并使它们发出诱人的醇香,就要看说课者是如何理解和把握教材内容的。其要点如下:①本次课教学内容的确定是依据课标的哪一条或哪几条?编者的真实意图是什么?自己有什么样的不同见解?如何把这几方面有个性化地关联起来?②本次课所执教的课文在单元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能否启发学生举一反三地学习本单元的其它课文;③说课者对所执教课文的独到见解及其基本依据是否具有合理性?预测学生将会有什么样的独特视角解读文本?④本次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它与课文训练重难点有何联系?如何把二者衔接得更好?⑤本次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确定的依据是什么?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⑥本次课的语言教学及语言能力培养的落脚点在什么地方?如何使学生能学以致用?总之,说课者要说好教材内容,必须把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再添上适度的“新酒”,否则,就说不到点子上去。
       如我指导实习生说《土地的誓言》一课时:1、课标依据: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编者的真实意图是想让学生由普通的思乡之情升华到高尚的爱国热情。2、该篇课文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学生学完该文章后完全可以触类旁通地自学其余四篇类似的课文。3、由于课文距今时间已有几十年,我引导他们联系宋楚瑜到家乡祭祖时为何要装一瓶祖父坟前的泥土带回台湾。4、从上不难看出本课重点已明了,难点是如何突破文本中的“呼告、排比”等写作技巧并要使学生学以致用,可让学生通过造句、仿写等训练掌握。
       三、教法学法要说出最佳结合点
       说教法学法,着重是要说清楚教法与学法在本次课中的最佳结合点。“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不同的文本、不同的学情,教法、学法也应相应变化。切不可盲目照搬,把名家的教法当成致胜的法宝。教法、学法的选择应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依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来确定,二者的最佳结合点应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如刘天皓、叶春梅对集中编排在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诗经>三首》就有不同的教法学法:1、《卫风·氓》为“说”课型:“说”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说故事。要求学生完整叙述故事,以丰富故事情节,表现人物形象。二是分析人物形象。分析时应让学生有自己的见解,能有理有据、自圆其说就达到个性化解读文本的教学目的。“说”的形式有两种:一是分小组“说”。将同学分成几个小组,每个成员轮流说。二是当着全体同学的面说。以达到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2、《秦风·无衣》为“读”课型:让学生放开嗓子高声朗诵,读出其铿锵声韵,和谐音律,使学生受到高雅飘逸的美感的熏陶。3、《邶风·静女》为“写”课型:把《静女》改写成白话诗或小故事,最终以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这三种异同的教法学法是二者最佳结合的典范之作,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情感、人格、技能的可持续发展。
       四、教学过程要说清楚教学结构
       教学结构是由教师、学生、教材三要素因时、因地、因文、因人而组合,彼此沟通与协调,实现和谐共振的组织体。由此看来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多向互动的动态发展过程,教师要有生成性资源意识,课堂教学随时都在创生新资源,这活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影响是不可低估的。说课者要说明是用何样的生活实例形象生动地导入,如何有重点的提问、引导、指导、互动、评价及整合生成出活资源。说课者始终都要贯穿一条主线,使整个教学过程形成一个整体。
       如洪和山老师引导学生理解小学江苏教育出版社《语文》第三册中的一句伊索语言:“存心要干凶恶残酷的坏事情,那是很容易找到借口的。”他让学生联系《狼和小羊》来理解此话,开始了一段颇具精彩而又始料不及的教学过程:
       师问:“这句话讲的是《狼和小羊》中的谁?”
       生答:“这句话讲的是《狼和小羊》中的狼。”
       “这句话讲的是《狼和小羊》中的那只凶恶的狼。”
       “这句话讲的是《狼和小羊》中的蛮横无理的狼。”
       “这句话讲的是《狼和小羊》中的讲话没有道理的狼。”
       师问:“这句话还可能针对谁讲?”
       生答:“这句话讲的可能是老虎,因为老虎吃人和小动物的时候从来都不要理由。”
       “这句话讲的可能是毒蛇。”
       “这句话讲的可能是流氓、强盗、还有杀人犯。”
       师追问:“你是怎么想到的?”
       生答:“那些人专干坏事,从来不听别人解释,不替别人想一想,想抢就抢,想杀就杀,没有同情心……”
       因此,说课者说课时应预测学生们对文本将会有什么样的个性化解读,随后怎样恰当引发,激情鼓舞,整合不断创生的新资源。让教材走进学生的生活、心灵,让教材与学生的心灵对话、碰撞,从而引导他们在已有的经验系统里建构知识经验的新意义。
       五、板书设计要说得形象美观
       板书设计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最根本的要求是说课者要把本次课教学的板书设计及其意图说清楚,言简意赅地描述你的个性化板书设计是怎样构思出来的?既要是课文重难点的载体,又能形象美观彰显你的个性。
       如我指导实习生设计《土地的誓言》板书并说出来:
       用一个平行四边形代表故乡的关东原野平原,她像母亲一样时刻召唤、呼唤作者的归来,勾起了“我”“泛滥”的思乡之情,使我忆起了抗战前故乡的富饶美丽,而今这一切都被日本兵的铁蹄所“埋葬”,因此激起了“我”为之奋斗的誓言,由油然而生的思乡之情升华到高尚的爱国热情。
       六、拓展迁移要说得学生想“跳一跳摘到果子”
       拓展迁移环节曾被许多说课者忽视,认为是可有可无的,其实不然,它是学生能力得以升华并付诸实践的重要一环,缺了这一环学生语文能力的巩固、提高只能是纸上谈兵。故能力目标的贯彻实施是不可省略的,关键在于说课者说清楚将运用哪些媒体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使学生能跳起来摘到举一反三的果子。
       刘光明,男,湖南郴州人,重庆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系讲师,主要从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学艺术、语文教材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