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学教法]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激发
作者:彭志耘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1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情感是语文教学的艺术之魂,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没有情感的融入,课堂教学将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序化,缺乏生机和乐趣。因此,激发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就成为弘扬语文学科人文性的一个重要内容。
       那么,到底该如何激发语文教学中的情感?
       首先,教师要“沉入”课文,“进入”角色,自身进行深入的情感体验,挖掘教材中丰富的情感因素。
       情动于中,而形于外,激发出自身的情感潜势,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推动,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深刻教育。这就要求语文教师首先要具有良好的感情修养,对教学倾注深厚的情感。第斯多惠曾说:“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自己的情感,他就不能发展和培养好别人的情感。”要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教师首先就应该是一个富有情感的人。教师将备课时体验到的情感熔铸于教学之中,用热情、激情、真情去撞击学生的心灵,掀动其情感的涟漪,令学生置身于充满浓烈气氛的情境中,从而受到感染。
       演戏要进入角色,语文教学同样也讲究进入角色,语文教师只有进入角色才能深入到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把这种思想感情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然后像演员一样再现出来,使学生受到感染。
       其次,教师要在自身阅读体验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课文与学生情感的契合点,以打动学生。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同样注重了情感教学,教学效果却各不相同呢?为什么一篇文质兼备,包含名家深情厚意的佳作,学生阅读时却毫无情感?为什么教师在讲台上声情并茂,讲台下的学生却无动于衷?这恐怕主要是由于作者的思想意识总是被打上那个时代的烙印,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作者的生活背景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那么如何跨越这种思想观念的反差,选准动情点,使学生在心服口服中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这便成为一个语文界应该重视的问题。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深入挖掘教材蕴涵的情感的基础上,选准动情点,帮助学生构建课文与生活的桥梁,使课文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勾联起来,以打动学生,激起学生之情,使作品与学生的心发生共鸣共振,这往往是使学生感动的关键所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生独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所以教师并不是生硬地传达作者的感情,而是作者、作品与学生情感之间沟通的桥梁。
       《包身工》是一篇传统的课文,一般的老师讲授时只注意文章结构的巧妙和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虽然这样也能激起学生对包身工的同情和对包身工制度的痛恨,但好像总是缺少了切肤之痛。有一位老师讲授这篇课文时,将近几年出现的“打工妹”现象和课文结合起来,介绍了报纸上披露深圳、福建等地不法外商、台商只图赚钱,不顾人的死活,烧死“打工妹”的追踪报道,提出了“包身工”和“打工妹”的问题,一下子就把课文拉到了活生生的现实,触动了学生的心灵,调动了学生学习中高亢的情绪。课后又布置学生查找有关“民工潮”的资料,让学生写读后感,引起了激烈的反响,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这就体现了寻找课文与学生生活契合点的重要性。
       一般来说,要找到这种动情点,关键是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备课时,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同时,平时还要留心中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实际情况,以备讲课时随手拈来,派上用场。实践证明,语文课要讲得贴近中学生的生活实际,才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只有活的东西才会引起学生思想的共鸣。
       第三,充分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加强学生对情感的体验。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以充分调动情感氛围的因素。
       1、语言描述表现美。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贴切的语言创造良好的情感氛围。语文教师的情感要伴随教学内容或激烈、或平淡、或高亢、或沉郁。语文教师的语言要饱含深情、抑扬顿挫,或激情昂扬、或柔和亲切,要用语言来拨动学生的心弦,进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它主要体现在对课文的范读上,并要求教师对课堂语言进行艺术的处理。
       2、感情朗读品味美。就是指导学生有情感的朗读,使学生能运用贴近文章情感的语音、语调、语速真实、准确地再现文章的情感,把无声文字中蕴涵的情感变为有声的可感知的情感,使学生出之于口,闻之于耳,感之于心,进而与作者的心融为一体,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获得知识。
       3、鼓励学生参与创设情境,其中讲演和参与角色表演是两种简单易行的重要形式。讲演不同于学生的朗读,它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所以需要的是准确真实的再现,只有融于心才能现于外,也才能感于人。这是寻找感情突破的好方式,更能够促使学生入情入境。角色参与更创设了鲜灵活现的情境,当蓬头垢面、形如枯槁的“孔乙己”坐着用手走到“咸亨酒店”时,同学们也许会哄堂大笑,但笑过之后,一定是深思,是同情,甚至伴着潸潸泪水。
       当前教学领域更引人注目的是,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现代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领域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给教学活动带来了很大的活力,使“黑白”世界变得有声有色,使学习内容情景交融,它可以化文章中抽象的文字为具体可感、形象生动的图片、影像等,从而在相当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创设了充分的教学情境。教学多媒体的成功运用比起教师单纯的讲解要生动形象得多,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情感的氛围,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四,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情感思考,读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教学建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从我国教育状况看,长期重知识轻能力,重共性轻个性,从而我国的中小学生“双基”比较扎实、牢固,而动手实践的能力较差,创造精神不足。反思20世纪我国教育的成功和不足,课程改革,必须鼓励个性的多样化、自主性和首创精神,提倡素质教育,说到底就是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所以语文教学要发挥学生思考的能力,从而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情感,不再停留于教师的感动,而应该在自主阅读体验中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来自激情、思想和青春的魅力。
       鲁迅先生说过:“面对《红楼梦》,经学家看见《》,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密事……”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时空的变换,阅历的差异,素质的不同等诸多因素对理解的制约,学生对作者情感的理解也可以拓展新的思路、发掘新的情感,因此重在引导学生进行自身的情感体验和思考。比如对杜甫《江南逢李龟年》的理解:或人生落魄、或怀才不遇、或年华迟暮、或世运衰微,只要言之有据,各自成理,并不一定苛求何种才是杜甫的原意。
       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情感,如何激发情感,如何使学生感动,这是一个感性色彩很浓的话题。每个教师也许都有自己的法宝,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我们必须把使学生感动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目标,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才可能是一个人格健全、情感丰富的人,同时,语文课也才会越上越生动,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
       彭志耘,男,湖南衡阳人,湖南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