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学教法]人文教育与语文教学
作者:黄建华 王更生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1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进一步明确了语文作为工具是和人、人的生命、人的精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在这种理念下,语文教学应把语言能力的培养与文化素养、综合能力的提高结合起来,把认知素质的培养与人文精神、审美情操的提升结合起来,教学的视野从语言文字的范畴扩展到更加广阔的人文空间。
       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就是要从人的成长的视角,在教学中突出学生学习与成长的主体地位,利用丰富的课程人文资源,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浸滋文化,释放心灵,培养情感,陶冶情操,从而提升精神境界,得到人生感悟,并逐渐把“学语言”与“学做人”结合起来。
       一、加强学生的文采培养
       新课标遵循语文教育规律,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要把语文课上成具有趣味、充满人性之美,能净化学生心灵,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课,就必须增加语文课的文化内涵,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接触一些优秀的文学精品,让学生在积累知识的自修中提高文学素养。所以,在贯彻新课标的大前提下,应放手让学生大量阅读教材中的名篇佳作,教材外的名著精选,见多识广,让学生从中陶冶情操,获得丰富的心灵体验,铸造审美的心灵。
       二、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语言文字不仅是交际的工具,更是生命的符号,是人类用来传递事、理、情、志的载体。而负载文化、呈现文化、传递文化、反映人类文化的基本成果,正是语文教学内容反映出的基本精神。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重视对少数课文掰开揉碎的“精读”,而忽视了开拓学生视野的“泛读”;善于挖掘作品的文学意蕴,而忽视了对文化背景的阐释;局限于课本教材中的经典解读,而忽视了对作品相关文化背景的探讨等等。在语文教学中,被重视和加强的往往是一些语言技术、阅读模式、写作体式的训练,不能有效实现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锐意革新,让学生从语言文字的具体篇章中走出来,站在文学、文化、历史的高度去学习文章、理解作家。应把对文章的学习放在文化的大背景中,注意给学生传递关于文化的信息,使他们感受蕴涵于文字之中的文化内涵,关注传统文化、多元文化,以汲取营养、陶冶情操。具体来说,就是一方面在作品分析中把与作品内容相关的文化内容、时代特色介绍给学生,要结合课文努力把民族文化融入时代生活,并从文化层面上对作品的细节加以把握,营造一种以作品为点、文化为面、时代为底色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对文化内容和时代背景了解的基础上把握文字,寻求文本更加丰富的蕴涵;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关注人的思想层面,将有关文化的知识点与现实生活、个体思考有机渗透,用思维这个工具在文本与文本承载的关于文化的印记之间建立起联系,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实现与文本的对话。
       三、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
       语言的学习是生命创造的行为,语文教学过程应该是个性培养、情感教育的过程。语文教学中的人文,不仅要有立足语言本位向外看的文化视野,还要有立足学习主体向内看的心灵关注。也就是要通过语文教学手段,贴近学生的心灵世界与情感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和情感体验,从而实现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文明最精细地表现在情感的文明里,学校里学习的许多东西,会随时间流逝而被遗忘,但是人的情感所接触过的文化财富,会在我们的心灵里留下痕迹。”教育只有让学生回到感性、生动、丰富的生活世界,才能够满足人在理智、情感、意志等多方面发展的基本需要,从而构筑起心灵世界的精神家园和意义网络。语文教学中的人文视野的拓宽,就要恰当地运用情感诱因,唤起学生的内心感悟,启迪学生的灵性,有效促进学生兴趣、习惯、审美观、个性心理品质向健康、和谐的高层次方向发展。
       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握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要以积极饱满的热忱、健康的情感、良好的个性形象投入到教学过程当中。教师的种种直观表现往往影响到其教学感召力。要激活学生的审美情感,教师就要先全身心地投入,然后把充沛的感情有层次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互动和微妙的审美心理。教师要在整体把握文本意义的基础上,努力营造一种接受气氛,让学生自然地接受并理解各种感情。二是利用丰富多彩的文字材料,丰富学生的内在情感,促使其情感智慧的提升。情感智慧主要是指个人对自己情绪的把握和控制、对他人情绪的揣摩和驾驭,以及对人生的自我激励、面临挫折的承受能力和人际交往技能等,它是人的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本身就是情感的符号形式,阅读中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手段,诱发、激励与协调受教育者走入作品模拟的形形色色的情感境遇,体验丰富多彩的情感智慧。如曾祥芹教授所概括的“解文、知人、论世、察己”,指的就是通过阅读作品,使自身的知识经验得以扩充,观点认识得以改变,思想情感得以升华。
       四、着眼学生的未来发展
       加拿大著名课程论专家大卫·杰弗里·史密斯教授强调:“教师所关注的并不是教——即通常所谓的灌输条理分明的知识,而是保护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的环境条件。”语文教育的过程,也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学生的求学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逐步形成的时期,是其生命中特有的“灵魂发育”季节。语文教学中的人文视野拓展,就要通过把融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为一体的人类文化文明的真谛所在——人文精神投入到开放的语文教学中去,把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等同起来,充分利用和挖掘学生生活视野中的人文教育资源,着眼学生的未来发展,关注学生的人格养成,按照学生未来发展的素质要求,提升他们的气质,丰富他们的知识,开阔他们的心胸。
       教学中的视角则要着眼于赋予受教育者以法理意义上的公民素养、伦理意义上的道德底线、文化意义上的道德情怀和心灵意义上的爱的能力。因为语文教学是通过对语言、文章的学习和阅读来完成教学过程的,它主要是通过审美方式,潜移默化地实现构建学生的健全美好的人格。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一方面在教学中要着力于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在文学的材料中引发深刻的思想分析,教给学生辨证地思考问题,不断增强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审美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通过开设立意创新、不拘一格的阅读课和写作课,活跃课堂气氛,培养思辨能力,树立大语文素质教育观。另一方面,教师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积极而又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内需”的欲望,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激励学生养成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培养自制力,学会积累知识;鼓励思维中的创造性,促进积极的个性养成,在阅读大量优秀范文中接受精辟的见解,学会新颖的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法,并敢于突破陈规,标新立异。
       语文教学的过程,既是一个语言(言语)能力训练和提高的过程,又是一个文化教化、精神成长、个性形成的过程。在当代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潮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视野拓展,取向于人的精神成长,着力于挖掘文本的人文精神内涵,优化学生的认知过程,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其目标是把语文教学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黄建华,王更生,教师,现居安徽宿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