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古典重读]《儒林外史》中严监生新说
作者:蒋家华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1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严监生是《儒林外史》中的人物,我们语文老师在上《范进中举》这篇课文时,往往谈及到该人物,无不说他是一个吝啬鬼。记得我在读中学时,我的语文老师就说严监生是一个十足的吝啬鬼,而且十分精彩地讲述严监生的吝啬鬼形象,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这也不怪我们的老师,因为凡是涉及到严监生的文字材料无不说他吝啬,如李修生编著的《中国文学史纲要》说他是“吝啬成性”,就是《儒林外史》前言部分也说他“悭吝著名”。其实严监生与果戈里笔下的泼留希金、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相比,根本算不上“吝啬鬼”、“吝啬成性”、“悭吝著名”。
       果戈里笔下的泼留希金是一个拥有成千上万的家产,他宁可把财物放在家里霉烂,也不愿送人,就是自己的亲生骨肉也不例外。他的女儿斯台班诺夫娜两次回家探望他,想从他这里捞点东西回去,结果如何?第一次他只取了一个躺在桌子上的扣子送给小外孙做玩具,其他什么也未送给女儿;第二次连个扣子也未送,让女儿两手空空回家。可见此人吝啬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是一个拥有百万家产的暴发户,可他女儿欧也妮只是拿了属于自己的全部积蓄六千法郎,资助给自己的恋人(葛朗台落难的侄子查里),便遭到葛朗台的残酷责罚,软禁,“让女儿吃冷水面包”。可见葛朗台的吝啬,一点也不亚于泼留希金。那严监生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1、该花便花,并不吝啬,书中有四事为证。
       事一:给王氏治病,每天请四五个医生用药,都是名贵药材(人参、附子),真够舍得。如果他是吝啬鬼,他就不会这样好好地给妻子治病,这样做花消太大,心痛。
       事二:为王氏办丧,一切按习俗操办,花掉四五千两银子,真够爽的。如果他是吝啬鬼,他绝对舍不得花掉这么多银子,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人死了,买一副薄棺材,埋了了事,管他规矩不规矩。
       事三:扶正赵氏,赵氏虽是妾,但他很喜欢,见王氏病重,心里已有将赵氏扶正之念,只是不好开口,既然王氏在病重时开口要将赵氏扶正做个填房,他打心里高兴,于是,在王氏病危之际就着手张罗此事,送两位老舅各一百两银子,并大摆宴席二十余桌,搞得轰轰烈烈。如果他是吝啬鬼,他就不会去做这花钱的买卖,小老婆,大老婆,反正都是自己的老婆,大老婆死了,只要自己不再娶,小老婆自然就顶了大老婆的位置,至于女人的名声,就由他去。
       事四:送恭喜盘费,两位老舅到省城参加乡试之际,来探他,问病情,并向他辞别,他恭喜两位老舅,并请两位吃点心,还出手大方,每人送盘费两封银子,总计不少于400两。他觉得自己病重在身,已快不行,儿子还小,需要两位老舅照顾,教其读书,将来好进个学,不受他人之气,送这点银子值。如果他是吝啬鬼,他就不会考虑那么多,请你吃了点心,说了恭喜话,也就礼到了,银子的,没有。
       2、注重节约,反对浪费,书中有两处描写为证。
       一处是他与两位老舅关于他大哥严致中的话题描写:“……不瞒二位老舅,像我家还有几亩薄田,日逐夫妻四口在家度日,猪肉也舍不得买一斤,每常小儿要吃时,在熟切店内买四个钱的哄他就是了。家兄寸土也无,人口又多,过不的三天,一买就是五斤,还要白煮的稀烂;上顿吃完了,下顿又在门口赊鱼。当初分家,也是一样田地,白白都吃穷了。
       严监生这番话,很显然是反对吃好喝好,不懂节约。他对其大哥家只顾吃好喝好,不懂节约,白白把家吃穷,吃得寸土不留,深表遗憾。但我们不能因为本段描写中有一句“猪肉也舍不得买一斤,每常小儿要吃时,在熟切店内买四个钱的哄他就是了”的话,就说他是吝啬成性,此句只能说明他注重节约,能省便省。
       另一处是对他临终的描写,描写他老是伸着两个指头,总不肯断气,大侄、二侄、奶妈分别到其跟前问,皆摇头,直至扶正的赵氏走上前,将灯盏里的两茎灯草拿掉一茎,他便把手垂下,心脏停止了跳动。这处描写虽然含有作者某种讽刺意味,但体现了严监生执著、坚决,不制止,就不罢休的反对浪费精神。该精神,在当今建设节约性社会也有其借鉴意义。严监生正因如此,便给家里积累了十多万两银子的财产,使其衣食无忧。一个家庭,一个单位,“当家的”只要有严监生这种反浪费的精神,我们的节约型社会就可建成。作为我们语文老师在谈及严监生时,应从节约的角度来讲,来教育我们的学生。
       至此,严监生是何许人也?便一目了然。
       蒋家华,广东云城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