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古典重读]试解千年美文《蒹葭》的千古之谜
作者:李春晖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1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诗经·秦风·蒹葭》乃《国风》第一篇缥缈文字。然而,这篇千古美文却有一个千古之谜,那就是自她诞生二千多年来,世人皆不知她的题材是什么。因此,前人解读《蒹葭》就出现了笔者之所认为的至少四个疑点。笔者认为,只有解开《蒹葭》一诗的疑点,才能找到该诗的题材。作品的题材是作品行文的根据,文章的脉络应该和题材的展开相吻合。疑点的解开和题材的把握正是互为连环套,解开了其中一环,另一环也就迎刃而解了。本着这种认识,笔者认为《蒹葭》是一首以“到河流中游泳”为题材的叙事诗;诗中的“伊人”,是诗人的理想和追求。按原诗的本意,笔者认为,“所谓伊人”,就是“驭浪的人儿仿佛行走在沙滩的人”(溯洄从之,宛在水中沚)。以下,笔者将从四个方面予以说明,还朦胧的《蒹葭》一个明晰准确的题材。
       一、何谓“在水一方”
       前人解读《蒹葭》,认为“追伊人者”及被追的“伊人”都是在河岸上,因此不能解释“在水一方”,也不能解释原诗中的人“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而认为这是虚无缥缈的文字。一句话,诗中的“追伊人者”与被追的“伊人”都不下水。这种不下水的情况,不知是解诗者认为不能下水呢还是《诗经》时代的人不能下水。
       然而,《诗经》中已经有了下水即“游泳”的记载,并且有两次。
       其一,是《周南·汉广》。其中,“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水矣,不可方思。”翻译为:“汉水游来女娇娇,不可求她为妻哟。汉水广阔无边呀,不可游往彼岸哟。江水绵长蜿蜒呀,不可渡过险滩哟。”这首诗就是讲游泳。虽然歌者不敢在长江、汉水里游,但看来他一定敢在其他地方游;虽然歌者不敢在长江、汉水里游,但在汉水边却有一个会游泳、敢于到中流击水的妙龄女郎。显然,歌者对这位女郎的漂亮容貌和善于游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心神往之。
       其二,是《邶风·谷风》第四章:“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游之泳之。”其中,“泳,在水中潜行。游,在水中浮行。”翻译成现代汉语,即:“面对那河水深哪,就要乘伐架小舟;面对那河水浅哪,就要潜泳又飘游。”虽然这句话在该诗中是一个比喻,但同时却表明了游泳在当时是一件很普通的事。
       由此可见,在《诗经》时代,古人已经在游泳了,而且南(汉广)北(邶)都在游泳了。《蒹葭》无非是描写在江河中学习游泳和抒发在中流击水的豪情壮志。而要学会游泳,就不能只站在岸上,而必须跳下水去,“在水一方”了!
       解诗者不能下水,所以也让诗中的主人公从水里爬到岸上。这一切,都因为错解了“伊人在水一方”的“方”字。那么,究竟应该如何解读“方”字呢?《古代汉语词典》在“方”字作目标指向地解释时,有五种解法,即“指大地”、“方圆、周围”、“地域、区域”、“一边、一面”、“方向、方位”等等,这时读作“fāng”,而在读作“páng”时,通“旁”。依据上文,笔者拙见,“在水一方”的“方”字,应该作目标指向北的解释,就是指向水里,直译就是“在有水的区域”或“在有水的地方”,意译:“到水里去”或“跳到水里去”,就是跳到水里学游泳!
       二、“伊人”是谁
       前人给了“伊人”以种种解释。虽然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一致的,“伊人”就是追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伊人”就是被追求的对象。其实这个“伊人”既不是隐者、贤者,也不是美人、爱人,而是追者对自己未来的塑造,是追者奋斗的最高境界或理想。
       这种追者奋斗的最高目标,不是通过政治论文、道德论文提出的,而是用形象的诗的语言提出来的;用形象的诗的语言,也不是明示的,而是隐含在诗的场景、人物的语言、人物的行为、人物的内心感受之中的。只有把这些综合起来,才能明白伊人是谁。一般来说,人物的形象是通过一个具有具体行为的人物来揭示的。《蒹葭》一诗中这个具有具体行为的人物就是:一个敢于和善于到中流击水的成功者和快乐者——这就是《蒹葭》诗中追者的理想和奋斗目标。诗中的一切,都是围绕这一点来表达的。这就是“伊人”。
       在这里还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诗中的主人公或诗中的人物究竟有多少?根据“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来看,诗中的人物决不止伊人,至少是两人或两人以上。如果是两个人,那么一个是游泳的教练,另一个就是学习游泳的学生;如果是两人以上,那么至少其中有一个人是教练,其他的人应该是学生。遥想当年当时当地,教练带着他的学习中流击水的学生们,来到这个早就被选好的游泳场边——有主流又有洄流的河湾时,说:“学子们呀,你们不是经常说(所谓)要做一个到中流击水的勇士吗?你们要做一个那样的人(伊人),那么就请跳到水中去吧!”——这就是“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于是学子们纷纷做准备活动,纷纷下水,而决不愿在岸上做旱鸭子的。
       现在要问:学游泳为什么要选在这样一个地方呢?
       三、“溯洄从之”与“溯游从之”
       这里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要选在这样的地方学习游泳?为什么要先“溯洄从之”,然后又“溯游从之”?这两个问题,是千百年来历代解《蒹葭》者所不能解,甚至连想都没有想的“无言之说”,即前人一句话也没有说的地方。当然,这里还包括文章最后的三个“宛在……”也属前人留下的空白点。
       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就要涉及到江河中游泳的技术细节和对河流水文知识的理解。
       在江河中游泳,首先要识水性,即懂得河流的流速、流向、河水的深浅及其分布。如果在仅有主流的河中游泳,那么游者就会被水流带到较远的地方。这样一来,既消耗体力又耽误训练;如果照顾不周,还会出现危险。所以,在江河中练习游泳就要注意选择地点,一般选择在有河湾的地方;而有河湾的地方,就会有洄流。选择有洄流的地方,不仅水势平稳,而且游泳者节约体力,增加了训练时间。在善于利用洄流和主流的情况下,即在先“溯洄”后“溯游”的情况下,游泳者不会游出很远,即在人为的可控制的环境之中。故在江河中游泳,一般都会选择有平稳流速的洄流之处,即选择有河湾的河段。由此看来,两千多年前《蒹葭》一诗的作者,不仅深谙江河水性和击水技术,而且文笔华丽、文采动人,选材独具一格,寓意深远,绝非等闲之辈。
       现在我们终于明白,溯洄其实是贴岸向下游游去,而溯游是在中流里向下游游去,即他们的两“溯”都是指向一个方向。游泳者决不会蠢到溯流,即逆主流而游。换句话说,《蒹葭》诗中没有什么“上下求索”状。现在我们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要先“溯洄从之”,又“溯游从之”了。从,就是服从、听从、顺从;之,既可指游泳的要求(理论、道理),又可以指那位看不见的教练。由此看来,“溯洄从之”,就是先在河湾里练习游泳;“溯游从之”,即后到主流里去显示身手。先“溯洄”,再“溯游”,就是先在河湾里训练游泳技巧,然后再到主流里训练学到的技艺。
       四、《蒹葭》三章是并列还是递进
       笔者认为,《蒹葭》三章是递进的。其递进表现如下五个方面:
       1、对蒹葭的描写是递进的,或者说是有层次的。“苍苍”状,是指在岸上看到芦穗一片白苍苍。“萋萋”状,是指人在水中游,从水里向上仰望,看到的是芦苇叶子的绿色繁茂状;“采采”,是指太阳出来后,晨风吹起波纹状(文采状)及太阳光照在叶片上,反光鲜明状(丰采状)。这种状况的描写,表明人物活动的空间变化。
       2、对白露的描写是递进的,是一种时间的推进关系。开始是“白霜”状,即白露,指晶莹的水珠微明无色在叶片上的白色状;“未晞状”,表明太阳出来了,但还没有被晒干;“未已”状,表明白露已经干了许多,但还没有全部被吹干或被晒干。这三种状况的描写表明人物活动的时间变化。
       3、每一章的第二段,也是递进的。第一章第二段“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是说,“要做一个游泳人,请跳到水里去吧!”这时表明人物还在岸上;第二章第二段,“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这个湄解释为有水草的地方较好,不一定是在岸上;其意是说,“要做一个那样的人,就向那个有水草的地方游去吧!”比起“在水一方”的情景,此时人物不仅已经跳到水里来了,而且可以游一小段距离了。第三章第二段,“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水之涘”这时真的是指水的某一彼岸,比“在水之湄”要更远一些了。其意是说,“要做一个那样的人,请你游向更远的彼岸去吧!”
       4、每一章的第三段描写也是递进的,主要表现在“长”——“跻”——“右”三个字的变化上。必须要指出的是,“道阻”的“道”,本文指对游泳规律的掌握程度。关于具有道路的含义,前人及今人皆如此说。在《蒹葭》的诗中,“道”同时具有这双重的含义。关于指“规律”而言,仅是笔者的拙见。但是,唯有作“规律”讲,才能讲通“长”——“跻”——“右”的变化和递进层次来。
       长,指溯洄者既感觉到水的阻力在增加(相对于体力下降而言),同时对水的规律的认识也在增长,击水的技术也在增长。跻,是上升的意思。如果说,在第一章中,主人公“宛在水中央”,只能与水一体,随波逐流的话,那么在第二章中,游泳者身体已经可以浮出水面了,这就是“跻”的意思。这个“跻”字表明,游泳者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游泳规律和技术了。于是,才有了第三章的“右”。如果说,第一章的“长”,第二章的“跻”,表明游泳者都是正面拍击水流的锋芒正面击水的话,那么第三章的“右”字则表明他已经能够侧身击水(比正面击水阻力小)、侧身前进和迂回前进击水了。故第三章第三段,表明了主人公游泳技术的进步,一层比一层推进。而这些进步,都是在“溯洄从之”中取得的,即在一个相对较小区域中取得。
       5、每一章的第四段,是写人在中流击水的感觉,即在主流中击水取得成功的一种愉快、轻松、胜利的感觉,而且也是诗的全篇“伊人”所具有的或追求的一种到中流击水取得成功的期盼和追求,并且也是递进的。
       “宛在水中央”句,即指人在初次中流击水还未完全掌握和驾驭水,因此有一种人和水溶为一体,人随水走,随波逐流,有时不免喝上一口水的感觉,这是到中流击水的初步阶段,仅仅是一个勇敢者,一个敢于到中流击水者。
       “宛在水中坻”句,坻者,水中的高地。这个水中的高地,可能并未露出水面,而在水面以下,因为它有一个氐(氐,同“低”)字旁。这时,在中流击水的泳者,已经不是随波逐流之辈了,而是可以在掌握中驾驭中流,就好像是走在水中的高地(就像在水中行走)一样。所以,这时,主人公已经比较善于在中流击水了,而且尝试中流击水的愉快和胜利。
       “宛在水中沚”句,沚者,水中的沙滩。而沙滩者,是一定要露出水面的。这时,游泳者在中流击水,已经是驾轻就熟,轻松愉快了,已经好像躺在水中沙滩上一样的悠闲——这是一种多么高超的游泳技术或一种多么崇高的人生境界——此处不禁使笔者想起毛泽东的名句:“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中的那种襟怀和气势!这时候,主人公已经不仅仅是善于到中流击水了,而且是一个驾驭风浪无人可敌的高手!而这,正是《蒹葭》全诗中“所谓伊人”要达到的最高境界!我们不妨回顾一下秦国当时历史,秦国建国较晚,由于与戎狄相邻,战事频繁,经过顽强征战,终于并国二十,遂霸西戎,从而逐鹿中原。而这正是《秦风·蒹葭》所产生的时代背景。从《蒹葭》诗中,我们仿佛看到秦国君主在国家统一大潮的中流里击水的抱负和理想。而《蒹葭》,恐怕就是“并国二十”的历史豪情的一种抒发以及对未来的企盼!后来,秦国终于并六国而一统天下,她的抱负和理想难道不可以从《蒹葭》诗中解读出来吗?
       参考书目:
       1、《诗志》。
       2、《国风诗旨纂解》。
       3、《大学语文》。
       4、朱自清《古诗歌笺释三种》。
        5、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先秦西汉部分》。
       6、明·谢榛《四溟诗话》。
        7、韩峥嵘《诗经释注》。
        8、屈原《离骚》。
        9、《中国古典文学精华》。
        10、《秦集史》。
        11、《汉书·地理志》。
       李春晖,供职于武汉警官职业学院教育督导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