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拾贝者]而且·况且·何况
作者:尹明华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10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通过《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虚词用法小词典》对而且、况且、何况三个词的解释可以得到四点结论:
       一、这三个词是有联系的,“何况”有“况且”的意思,“况且”有“而且”的意思,它们都是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
       二、与它们配合使用的关联词是不同的。与“而且”配合使用的是“不但”、“不仅”。与“况且”配合使用的是“也”、“还”、“又”。与“何况”配合使用的是“尚且”、“都”。(作“况且”的意思讲时,也可同“还”、“又”等配合着使用)
       三、“况且”表示进一步说明理由,“何况”带有前后对比的意思,常用于反问句中。
       四、“而且”还可连接两个同一方向、顺意的形容词。
       递进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相连,后面分句所表示的意思在范围、数量、程度、时间等方面比前面分句更进一层。复句、分句间的顺序是固定的,不能随意变动。它分为两大类型,即一般递进和衬托递进。
       一般递进是指复句的两个分句都表示肯定,常用关联词有“而且”、“并且”、“不但……而且……”等;如:小伙子不但能做一手绝妙的木活,而且还是个远近闻名的孝子。
       在这个句子中“小伙子”既“能做一手绝妙的木活”,“又是个远近闻名的孝子”,这两点都是肯定的。将“不但……而且……”换成“既……又……”就变成了并列关系,用“不但……而且……”是在肯定两个主面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后者。
       衬托递进是指前一分句表示否定,是后面分句的衬托,后面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常用关联词有“尚且……何况……”“别说……就是……”等,例如:这么热的天气,大人尚且受不了,何况是小孩子。
       在这个句子中,前面一句“大人尚且受不了”是用来衬托后一分句“小孩子”更受不了的。
       下面我们来比较以下三个句子:
       ①这么热的天气,不但大人受不了,而且小孩子也受不了。
       ②这么热的天气,大人都受不了,况且又是小孩子。
       ③这么热的天气,大人尚且受不了,何况是小孩子?
       ①句是一般递进,肯定了两方面,大人小孩子都受不了,②句和③句是衬托复句说大人受不了是为了衬托小孩子受不了的,但②句是肯定的语气并暗含有受不了的理由“小”,③句是反问的语气,暗含有将小孩子与大人比较的意思。
       再看这一组句子:
       ①看戏是有味的,而且是在北京。
       ②看戏是有味的,况且又是在北京。
       ③看戏是有味的,何况是在北京。
       ①句表示意思更进一层,②句进一步强调有味的理由,③句含有与外地对比的意思。
       现在让我们回头看开头的那一个题目:
       ①句“上千吨的轮船碰上这样大的风浪也得上下颠簸,_______这么一条小船。”是要用“上千吨的轮船”与“小船”对比,用大船衬托“小船”颠簸的厉害。应填“何况”。
       ②“挖这样的井,占地多,不合算,_______井的四周都是沙土,很容易塌。”是进一步说明不挖这样的井的理由的,应填“况且”。
       ③句“产品质量提高了,款式新颖了,_______包装也精美了,因而更加受到群众的欢迎。”这一句似乎可以说“包装也精美了”是在进一步说明理由,但仔细考虑产品“更加受到群众的欢迎”的原因应是“质量提高了,款式新颖了,包装也精美了”三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这一句要填“而且”。
       所以这个题目的答案是D。
       下面让我们再来看一组句子:
       ①这都是因为咱和咱的孩子吃过肯德基,而且,不止一次地吃过,而且,最重要的是,咱真的吃过含有苏丹红的什么鸡翅,还郑重其事地要到了发票。(《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3月30日《告不告肯德基》)
       ②不管来自哪一国,难免都要沾染一些本土味,谁都不能说他就能办出“国际味”。况且,将来入学的孩子们也大多是中国人,无疑都打上了鲜明的本土色彩,就凭他一个外国籍的校长就能让他们享有“国际味”了吗?(《扬子晚报》2005年3月19日《“洋”人就有“国际味”吗》)
       ③可以想见,连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都不敢提意见,何况一般群众?而其中缘由,说穿了无非是怕领导给自己穿小鞋、打击报复。(《中国青年报》2005年4月4日《保持先进性教育要让群众敢提意见》)
       ①句是层层递进,而且强调了各方面的意思,②句是进一步说明理由,③句是在对比衬托中表示递进。这就是显而易见的了。
       尹明华,教师,现居湖北建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