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拾贝者]学生的语言积累意义重大
作者:张其英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语文教学的目的,归根到底,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即听、说、读、写的能力。无论是口头的说,还是笔头的写,无非是调动大脑中储存的语言信息,按一定的规律组织而成的。能否听懂别人的话,能否在朗读的过程中迅速抓住文章的要点,也都是以自身语言储存作为基础,可以设想,若没有语言积累作为基础,很难想象,一个对典故一无所知的人,能真正读懂杜甫的诗、辛弃疾的词。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语文素质下降的关键,便是缺少语言这“米”。虽然教师在课堂上反复传授做饭的方法,学生也铭记于心,并且能对蒸饭、煮饭、炒饭说长道短,但他们仍然是无法做出饭来。
       看来,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便是先帮学生找“米”。这“米”在何处?在于不断熟悉语言,真正把古今语言的精华据为己有。由此可见,语言积累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可以设想,若没有语言积累作为基础,提高语文能力完全是空中楼阁。
       教师要解放思想,排除顾虑,减少一些不着边际的讲解,删除一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练习,淡化一些教条的知识传授,把教学和重点真正转移到引导学生多读书、多背范文、多写文章上来。教师的思想转变了,学生的意识增强了,学生对语言的积累、掌握一定会由少而多,为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要熟读背诵,在读、诵中积累语言。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语文学习中,要让学生养成经常诵读的习惯,对一些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应要求学生熟记于心,青少年时期背过的诗文,会成为终生受用的不尽财富。尤其是古典文学中的诗词,前人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强化朗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已被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完全证明。古人为学,一开始只是读、背、头脑里只不过装满了一堆“死”的语言材料,书读得多了,背得熟了,学生对书中的文与道似懂非懂,愤悱在心了,教师才开始讲解。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经过一定的时间,就会产生如朱熹所说的“豁然通”的效果,既领悟了道,也掌握了文,头脑中那堆“死”的语言材料一下子活了。这种读书方法看起来非常笨拙落后,其实,这正是符合汉语特点的教学的高妙之处。很多专家都痛心于语文课堂很少听到朗诵,就是要学生不能浅尝辄止,而应把握实质将范文的语句化为己有。
       扩大课外阅读,在读中积累语言。伟大的诗人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知识和体验不可能都靠直接经历获得,大部分的知识是靠阅读、学习前人的经验获取的,因此要注意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著名语文教育家吕叔湘说过:“语文学得好的,得益于课外阅读。”语文课外阅读和语文课堂教学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课外读书看报的习惯,单靠语文课堂教学来提高语文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如果要求学生坚持天天读报,经常阅读杂志,读几本经典名著,这样,就能使学生感受时代的脉搏,接收新鲜的知识,积累丰富的词汇,学习到阅读和写作的技巧,进而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增加作文密度,从写作中积累语言。毛主席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熟读背诵是通过语言的输入增加大脑皮层的语言信息,作文训练则是调动大脑中的语言信息来激发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信息回忆、交流、筛选,从而达到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因此,作文是更高层次的积累语言。学生只有读写结合,多读多写,才能全面提高语文水平。多写,就是要养成勤于动笔的习惯,可以从两方面入手指导学生课外练笔:读书时写读书笔记,好的词语,名言警句,可以摘录;内容情节,人物形象,可以写评论。这样读中有写,必然运用到语言文字,在不断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既激活了自身的语言积淀,又吸收了他人的新鲜语汇,从而不断丰富自身语言。
       诵读、博览、作文,三管齐下,三者又都以语言积累为轴心。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米”源充足,加之教师适当指点,何愁学生不能做出可口的饭菜呢?
       张其英,教师,现居河北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