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拾贝者]诗歌鉴赏题解答方法例谈
作者:赵伦春

《文学教育》 2005年 第18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诗歌鉴赏”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但学生得分率总是不高。笔者在教学中逐步摸索,总结了“四看三步走”的方法,有一定的成效。下面就具体的谈谈这种方法。
       一、理解诗歌内容要“四看”
       做题之前要先理解诗歌内容,关键就是用这“四看”的方法。“四看”就是一看标题,二看作者,三看注释,四看正文。下面具体阐述。
       (一)看标题
       标题——“一枝红杏出墙来”。一般情况下,标题就给诗歌的内容定了调,诗歌内容一定围绕标题来写,即使诗中没有直接提到这个标题,也会隐含在诗歌的内容之中了。如:
       山 店
       卢 纶
       登登山路何时尽?决决溪泉到处闻。风动叶声山犬吠,几家松火隔秋云。
       这首诗标题是《山店》,诗歌中虽没有提及“山店”二字,但诗歌中隐含了山店。先写听到犬吠,再写看到几家松火,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巧妙地暗示了山店就在前面。若不看标题,就很容易忽视这个主旨,把握不住诗歌的内容,也就无从下手做题。
       (二)看作者
       写诗是为了抒发诗人的内心情感,内心情感常与作者的心情、处境、习惯有直接联系。有些作者是学生熟悉的,一看便知道诗中隐含了什么样的感情。如:
       渭川田家
       王 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依杖候荆扉。
       雉枸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视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作者是王维,同学们都很了解。而且我们学习过他的《山居秋冥》诗,知道其有归隐田园的志向,再与本诗联系,就很容易把握点睛之笔是“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从而理解了诗的主旨。
       (三)看注释
       注释是诗歌内容的标注,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有时能帮助我们理解诗歌的内容,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如:王维的《渭川田家》“吟式微”的注释,给了学生一个很好的帮助,对理解本诗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一下子就理解了诗歌的主旨,明白了作者的志向,这样,后面的解题就迎刃而解了。
       (四)看内容
       在看完上述三个有借鉴内容的基础上,再字斟句酌的去读古诗,具体的理解诗歌内容,看看作者通过什么景、借助什么事、和什么人等来抒发什么样的情。为下一步做题作好准备。
       二、完成题目要分“三步走”
       “三步走”就是在做题时,第一步回答要求;第二步结合具体诗句回答这句诗表面写了什么内容,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等;第三步回答这首诗内涵是什么,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如:王维的《渭川田家》。
       问:有人评说本诗的“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两句是点睛之笔,是本诗的灵魂,你是否同意?为什么?请结合具体语境简要赏析。
       回答这个题目,第一步答要求。(1)同意。这两句是点睛之笔,是本诗的灵魂。
       第二步答具体诗句的内容。(2)前八句写了牛羊归、牧童归、田夫归以及野鸡鸣叫、蚕儿作茧等内容,只是描绘了一副田家生活的情景,只是铺陈,并不是本诗的目的。
       第三步是回答这首诗的内涵及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3)作者写前面的生活情景只是一个铺垫,目的是引出后面的“羡闲逸、吟式微”诗句,主要是揭示自己急欲归隐田园的意趣。所以说“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两句是点睛之笔,是本诗的灵魂。
       通过上述的回答,才基本上完整,才符合答题要求。
       上述的方法,并不都适用所有的诗歌鉴赏题目,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灵活使用,不能生搬硬套。
       赵伦春,教师,现居江苏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