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探索者]如何走进语言深处
作者:张达富

《文学教育》 2005年 第1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注意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重视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在教育理念发生深刻变化的形势下,有必要重新审视教师、教材、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师、教材、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教师带领学生深入钻研教材,共同走进语言深处,体会作者思想情感,与作者心灵发生碰撞,达到情感上认同,思想上产生共鸣,使学生心灵受到震颤。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必须深入理解语言,借助语言这个媒介去深入体会语言的意蕴,收到语文教学的预期效果。
       一、加强文本阅读,深入体味语言的奥妙
       作者创作作品是由客观事物到语言,思维过程是顺向的,读者阅读作品,是由语言到客观事物,思维过程是逆向的。如何深入体会作品的内涵,与作者实现思维对接,产生感情共鸣?惟一的途径是走进语言深处,体会作者的情感。特级教师陈钟梁先生指出:“语文课就是语文教师和学生一起在文本中走一个来回,作者、读者、文本构成了三边活动的主体,作者是潜伏在文本当中的,读者与作者以文章为媒体发生心灵的碰撞和灵魂的答问,实现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对话。”譬如教学鲁迅先生的《药》,就要带领学生仔细体会用个性化的语言,入木三分地揭示形形色色的人的心理和个性。文中有一段描写康大叔的文字十分传神。“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地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写刽子手卖人血馒头时,用“摊着”、“撮着”两个动词准确刻画出凶狠、贪婪的形象。用“嚷”、“抢”、“扯”、“裹”、“塞”等动词,极其准确地写出刽子手对老栓粗野的态度和不耐烦的心情。用“抓过”、“捏一捏”写出刽子手接钱、数钱的熟练动作和丑态及凶恶的灵魂。写康大叔到茶馆时,用“闯”、“嚷”两个字,表现出刽子手在城市贫民和小市民中间那种目中无人的粗野行径。描写康大叔的衣着时,用“披”、“散”、“捆”三个动词,刻画了刽子手的流氓形象。教学时就要抓住这些词语引导学生仔细咀嚼,借助语言想象人物形象特点,实现阅读主体和文本客体的交流。
       二、找准重点词语,体会语言的意蕴
       首先抓住关键词,深入体会作者的用心。《世间最美的坟墓》在写了托尔斯泰墓的自然美、朴素美之后写到歌德的陵寝,莎士比亚的石棺,拿破仑的墓穴,而托尔斯泰是墓冢。教学时让学生默写四个不同的名词,四个不同的名词代表不同的身份和风格,拿破仑是退休军人,所以用墓穴。德国崇尚歌德,以歌德为荣,陵寝是贵族的象征。莎士比亚是英国人乃至整个欧洲文化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一颗闪亮的明星,石棺代表永恒。而托尔斯泰自己为自己选择这样一块墓地,却引起那么多的人来瞻仰,不正是托尔斯泰人格的充分体现吗?托尔斯泰文学上成就巨大,给后人留下了不可估量的精神财富;他生前力求简朴平凡普通,道德自我修养,追求没有罪恶的理想社会至死不渝,这种精神更伟大。因而朴素的坟墓比其他三人的大理石墓更感人,更能剧烈震撼人的心灵。因为作者心灵中充满人道主义,关心民众,同情弱小,思想和追求与托翁有许多共通之处,心灵有共鸣,所以作者认为这远离尘嚣的朴素的坟墓比所有挖空心思用大理石等奢华装饰的坟墓更震撼人心。确实,朴素本身可能并不一定美,但是,“不是因为美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托尔斯泰)。作者运用这些词语表达对托尔斯泰的崇敬,教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要引导学生仔细揣摩这些词汇,深入体会其中的意蕴,让学生对托尔斯泰的人格和精神以及作者茨威格对托尔斯泰的崇敬之情有具体的感受,学习这篇文章的目的就达到了。
       其次,抓住关键句,进行欣赏。
       诗有诗眼,文有文眼。抓住文眼句,就能抓住文章的精髓。有人说,读文章“风吹草低三四行”,这话有道理。因为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从头读到尾,现在的学生大多不会读书,一读书就得从头至尾地读,把握不住要领。教师要在怎么读书上下功夫指导学生学会读书。尤其是在做阅读题的时候,更要能够快速地抓住关键句,读出文章的主旨。
       譬如,《荷塘月色》一文,开头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就是文眼句。全文的内容都是围绕着这句话展开记叙、描写。由于年代久远,现在的中学生很难体会朱自清的那种不宁静的心情。教师要抓住这句话引导学生仔细体会,带领学生走进朱自清的心境。1927年7月,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作为正直的知识分子,朱自清“心里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这种情绪必然要反映到文章里,曲曲折折的荷塘,密密田田的荷叶,星星点点的荷花,淡淡的月色,幽幽的荷香,这一切又交融着作者那隐隐的,却又是深沉的孤独与苦闷的心情。表现在文章里的就是一种淡淡的喜悦夹着淡淡的哀愁,这正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
       三、抓住人物对话,体会人物的感情
       《雷雨》中,周朴园与鲁侍萍有一段对话,很耐人寻味。学生很难体会周朴园对鲁侍萍的那种感情。提到三十年前的往事,周朴园温情脉脉,似乎是一个好丈夫,可是当知道眼前的下人就是他三十年前抛弃的侍萍时,忽然又变得冷酷无情。这种道似无情却有情,道似有情却无情的变化,真实地体现了人物的思想境界。
       请看他和鲁侍萍的对话。
       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刚才还是一个温情脉脉,俨然在感情中不能自拔的性情中人,但立即就撕破了多情的面纱,露出了冷酷的本质;因为以周朴园之心度之,他感到了名声和利益的威胁。这个转变完全是人的本质使然,语言无法掩饰得了。
       周朴园: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我叫他下来,你看一看他,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
       鲁侍萍:我希望这一生不要再见你。
       周朴园:(由内衣取出支票,签好)很好,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
       无情又无义,再也伪装不下去了,便化为语言,绝!摆架子,树威性,即使在不是自家人面前,也无法自恃。既封建,又资本家;钱是可以解决一切的,他本能的以为。在这里,语言是灵魂的直裸。人物语言不需经过修饰,本质而又本能,非他莫属,这就是高度个性化。
       从人物的对话中体会人物的情感,就能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入理解人物的本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与作者进行思想交流,把握人物的精髓,使学生沉浸在语言构筑的世界里,尽情领略语言所传达的无限情蕴,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张达富,江苏响水中学高级教师,盐城市语文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