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史海存真]太行山区的人工天河
作者:孟庆宇

《文史精华》 2006年 第1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太行山区有两条人工天河,一条是位于河南省林州市举世闻名的红旗渠,一条是位于河北省邯郸市西南部驰名的跃峰渠。红旗渠修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间,被国际友人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跃峰渠修建于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没有被誉为什么奇迹。
        曾经作为我国水利建设上一面旗帜的红旗渠是新中国的骄傲,上世纪70年代初,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由此可见,红旗渠当时在国内外产生的影响有多么巨大。
        在太行山区修建人工天河谈何容易,有史记载以来,历朝历代都只是梦想,甚至连想也不敢想,然而在新中国却变成了现实,而且是修成了两条人工天河。
       望眼欲穿盼水切
        太行山区的豫北和冀南一带由于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土壤贫瘠,水源奇缺,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山区人民不得不靠挖水窖、池塘储存雨水艰难度日。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为了改变生存条件,急切盼望能把新的水源引到这里。横贯在这一区域、发源于山西省、自西向东奔流的漳河,连接着两岸三省的山区。西部是山西省,南部是河南省,北部则是河北省。
        漳河是由浊漳河、清漳河两条河流在河北涉县合漳汇合而形成的河流。漳河在历史上是一条季节性害河,雨季常因山洪暴发,祸及下游;旱季则河道断流,使两岸人民遭受旱灾。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政府在磁县岳城镇修建了岳城水库,这才驯服了漳河。漳河的驯服并没有改善位于岳城水库上游漳河两岸山区人民少水、缺水的窘境,山区人民从没有中断过把漳河水引到自己身边的想法。
        1959年10月10日,河南省林县县委召开会议,专门研究了修建引漳入林水利工程,决定兴建引漳入林渠,并以林县县委的名义报请新乡地委、河南省委批准。在上报请示中,林县方面将拟建渠的规模、需用的材料数量、沿渠修建的建筑物、需要的劳动力数量以及待该渠修成后发挥的作用等详细列举。同年12月23日,新乡地委以新乡专区水利建设指挥部的名义对林县方面给予答复,同意兴建,但需根据本县的财力、物力、人力情况分期进行;如力量不足,确有困难,不好克服,应量力而行。
        1960年1月16日,林县方面以林县人民委员会的名义向新乡专署和河南省人委提请兴建引漳入林工程报告。报告称,该渠拟从山西省平顺县辛安村开渠引水,但需征得山西方面的同意。1月27日,河南省委给山西省委去信,在信中阐述了兴建引漳入林渠的重要意义,并对开渠引水渠首的具体方位进行了协商。2月3日,山西方面给河南方面回信,同意林县兴建引漳入林工程,并建议:“林县引漳入林工程从平顺县侯壁断下引水,按此设计。”2月7日,林县召开引漳入林工程筹备会议,对引漳入林工程的施工方案进行了敲定。2月10日,林县引漳入林总指挥部发出引漳入林动员令,决定引漳入林工程于2月11日正式开工。1960年3月6日,林县引漳入林委员会召开扩大会议,对施工中的细节及要注意的事项进行了部署,并建议把引漳入林这条渠命名为“红旗渠”,其意为高举红旗前进。
       
        “跃峰渠”的名称是以自然地理现象为特征取得的。河北省邯郸市西南部的太行山区是平均海拔170米的高空区,让水渠从这一区域穿过,其寓意是该渠绕山越峰,奔流不息,造福百姓。
        1965年河北省邯郸地委、专员公署为解决邯郸地区严重缺水,特别是西部边远山区、老区人畜饮水问题,组织有关人员对“引漳”的可行性进行了11个月的勘测,提出《邯郸地区跃峰渠引水任务书》和《邯郸灌区规划重点》。1966年完成了干支渠定线地形图、大比例局部地形图、横断面设计、物探、土壤试验、建筑物设计、工程预算等。在此基础上,制定了《邯郸地区跃峰渠总体规划》,河北省有关部门审查批准了这一方案。但由于种种原因,跃峰渠的建设停顿了下来,没有及时得到修建,直到1974年,邯郸地委才作出“兴建跃峰渠”的决定,并组成“山区建设指挥部”。1975年1月7日,邯郸地委召开跃峰渠施工动员大会,并把原“山区建设指挥部”改组为“邯郸地区跃峰渠指挥部”。此次会议标志着跃峰渠建设正式开始。
        其实红旗渠与跃峰渠这两条人工天河的修建背景极为相似,环境相似,决策相似。只是红旗渠的修建早于跃峰渠的修建,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对跃峰渠的建设起到了借鉴作用。
       艰难创业路
        红旗渠施工开始于1960年2月,时值“三年困难”时期,人们尚不能摆脱饥饿的困扰,很多人出现了严重的浮肿。面对困难,红旗渠人没有惧怕,没有退缩,更没有气馁,而是积极投身到伟大而艰苦的建设之中。参加修渠的干部民工每天每人在只有0.5公斤原粮、1.5公斤蔬菜的条件下,艰难施工,奋战于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险滩峡谷之中。没有物料自己筹,不会技术干中学,逢山凿洞,遇沟架桥。苦干了10个春秋,削平了1250个山头,架设了151座渡槽,凿通了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建成了长1525.6公里的“人工天河”。如果把施工中挖砌的土石垒筑成宽2米、高3米的墙,可以纵贯祖国南北,把广州和哈尔滨连起来。
        红旗渠工程无疑是史无前例的一项巨大工程。在修建过程中不得不采用人海战术,数万民工、最多时达十万民工被组织在一起,实行半军事化管理。他们分别被编入各分指挥部、营、连、班等工作单位。建渠之初,由于没有经验,战线拉得太长,人员分散,指挥不便,有的渠线开得高,有的开得低,致使工程进展缓慢。红旗渠人及时总结经验,提出了集中优势力量逐段施工的办法,这样,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加快了工程速度。
       
        受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限制,生产工具奇缺,施工大都采用“土法上马”,民工们仅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和集体的智慧,一锤一镐地砸,一铲一钎地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了许许多多难以想像的困难。他们很形象地提出:“既要吃烂肉,又要省柴火”。没有工具,就从民工中挑选一部分铁匠、木匠,就地组织铁匠炉、木工组,自己修制工具;没有炸药,就用硝酸铵、干牛粪、锯末、煤面等制造炸药;没有石灰,就自己烧;水泥不足,就自办水泥厂,自己造水泥时没有抬筐,就上山割荆条,自己编。同时,在整个红旗渠工地,他们大兴节约之风、大兴修旧利废之风,不能用的破筐子还要用水泡一泡,把长条抽下来再编一次,真正不能用了才当柴烧石灰。用过的炸药箱子,还要制成车箱、水桶、灰斗等各种用具。从1960年2月到1966年4月这6年多的时间里,红旗渠人共自造水泥1034万斤,炸药243万斤,烧石灰29000万斤,编抬筐3万多个,做水桶18900多副,修配制造各种工具117万件,加上技术革新等,节省了大量资金。为早日修好红旗渠,不少社队还自带小车,自带工具,上山修渠。据不完全统计,群众自带小车、手锤、铁绳、抬筐等各种工具就有31万多件。
        在红旗渠的修建过程中,涌现出了众多的先进集体和劳动模范甚至为施工而献出生命的英雄。
        青年洞是红旗渠的咽喉工程之一,负责凿洞的300名青年突击队员在缺粮少菜、忍饥挨饿的情况下,把“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为了后辈不受苦,我们就得先受苦”等豪言壮语写在太行石壁上相互鼓励。宁愿苦战,不愿苦熬。结果仅用17个月就将洞凿通。为纪念青年突击队艰苦奋斗的业绩,197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为此洞亲笔题名“青年洞”。
        除险队长任羊成带领民工,常年腰系保险绳吊在悬崖峭壁上排除险石,背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数次从半崖上摔下来,从没叫苦。每掉进荆窝一次,浑身就扎满枣刺,一次房东大娘从他背上挑出了70多根枣刺,3颗门牙也被落下的石头砸掉了。工友开玩笑说:“排险队长任羊成,阎王殿里报了名。”
       
        毕业于黄河水利专科学校的年轻工程技术人员吴祖太在王家庄隧洞施工出现塌方时,他明知有危险,为了民工安全施工,和姚村卫生院院长李茂德一起入洞查看,不幸洞顶坍塌,两人光荣牺牲,吴祖太牺牲时只有27岁。在红旗渠施工10年间,共有81人因公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是林县人民的优秀儿女,是林县人民的骄傲和光荣,将永远受到后人的敬仰。
        红旗渠人的苦干精神感动了华夏大地,上至中直机关,下至兄弟市县等数十家单位纷纷伸出友爱之手,有的提供了物资支援,有的提供了人力支援,还有的寄来了钱款,更可喜的是有许许多多素不相识的人寄来了各种鼓励和慰问的信件,使红旗渠人在精神上得到了有力的声援。
        跃峰渠的修建起始于1975年1月,比红旗渠整整晚了15年。这一时期,人们物质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但生产条件改善不大。跃峰渠的修建同样使用了人海战术,动用10万劳动力,在无路、无水、无电的险恶环境中艰难施工。窝棚搭在半山腰,锅灶支在山上烧;“盖着天,铺着地,高粱、玉米来充饥,采把野菜来调剂,生活赛过贵宾席”。以工地为家,食宿在工地是当时真实的场景。生产工具的落后和生产资料的短缺激发了跃峰渠人的创造力,没有炸药自己造,没有石灰自己烧,没有钢钎自己做,没有石子自己敲。经过5年奋战,跃峰渠人穿透54座山峰,跨越49道沟壑,造就了一条连绵245公里的“人工天河”。
        镶嵌在跃峰渠上的亚洲一流石拱渡槽——险峰渡槽,是土法上马修建的。渡槽总长212米,独孔单跨106米,远远望去,像一道彩虹凌空飞架,气势恢弘,是亚洲比较大的单砌石拱形渡槽。在修建过程中,用土胎模代替木排架,用石头砌拱代替混凝土。为打胎模,在两山河道中堆起一个85000多立方米的大土山。一块石头重千斤,如何往上搬?天无绝人之路,跃峰渠人铺上枕木和小钢轨,做成斜坡提升机,把上万块的大料石块运到槽头,经11个月奋战,终建成此槽。
        跃峰渠工地上红旗招展,民工的干劲热火朝天。建设大军中到处流传着诸如“北风当电扇,飞沙当炒面。为引生命水,不怕苦和难”等豪言壮语。在修建跃峰渠的过程中,同样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动人的事迹。
        磁县、邯郸县两个民工团的工段,处在悬崖半山腰,垂直高度100多米、六七十度的斜坡也有四五百米。在这样的环境中浆砌渠墙,就需要把沙子、水泥、白灰等许多物料运到山上。面对没有提升设备的不利条件,民工就使用自己的双肩不停地向上扛。为了相互鼓劲,他们边扛边唱:“小道不足一尺宽,下连漳河上接天。民工肩上千斤重,上山好像走平川。”
        王素明、施德恩在参加跃峰渠会战的四分干渠施工中,迎险作业,不幸哑炮突然爆炸,发生意外,王素明身负重伤,经抢救无效牺牲,年仅26岁,施德恩当即以身殉职,时年20岁。为宣传烈士的突出事迹,事后,邯郸市委、市革委在四分干渠旁为他们二人修亭立碑,永久纪念。在跃峰渠施工的5年间,共有70人因公牺牲,279人负伤致残,他们将永远被后人敬仰。
        创业是艰难的,但创业者的作风却是过硬的。没有这个硬朗的作风,就不可能成就人工天河这项宏图伟业。
       辛勤付出结硕果
        经过建设者长达10年辛勤的付出,从山西省平顺县浊漳河侯壁断一直修到林县的红旗渠已具备相当大的规模,其总干渠墙高4.3米,宽8米,长70.6公里,设计加大流量23立方米/秒。到分水岭分为3条干渠,南北纵横,贯穿于林县腹地。一干渠长39.7公里,二干渠长47.6公里,三干渠长10.9公里。红旗渠灌区共有干渠、分干渠10条,长304.1公里;支渠51条,长524.1公里,斗渠290条,长697.3公里,合计总长1525.6公里,加农渠总长度达4013.6公里。沿渠共建有“长藤结瓜”式一、二类水库48座,塘堰345座,提灌45座,共计库容6000余万立方米。红旗渠共有大小建筑物722个,总干渠上253个,第一干渠上247个,第二干渠上184个,第三干渠上38个。利用红旗渠居高临下的自然落差,兴建小型水力发电站45座,已成为“引、蓄、提、灌、排、电、景”相结合的大型灌区。
       
        通过修建红旗渠,还培养了一大批专门人才:培养工程师27名,其中国家干部15名,农民工程师12名,培养技术员560名,石匠33000名,铁匠110名,木匠200名,学会烧石灰的700名,学会造炸药的320名,学会造水泥的110名,培养炮手810名,能够领导施工的1610名,其中国家干部110名,基层干部1500名……
        相比之下,跃峰渠的规模较红旗渠的规模要小。这条西起涉县浊漳河天桥断,东至京广铁路,南起漳河,北至洺河的人工天河全长245公里,控制灌溉面积1009平方公里。主体工程包括引渠、总干渠、主干渠和5条分干渠。渡槽、水库等大小建筑1500多座,较大建筑物683个,百米以上大渡槽9座。主渠道穿越太行山区,与红旗渠同出一源,可以说是红旗渠的姊妹渠。
        跃峰渠的修建也取得了很大收获。据资料记载,在跃峰渠的修建过程中,涌现出英雄战斗集体2380个,英雄模范人物36100多人,有200多人第一线入党,800多人入团,1200多人被提到各级领导岗位……
        总之,这两条人工天河及其沿途一大批水利工程的建成,既培养了人才,又给太行山区广大人民带来了福祉,可谓是硕果累累,一举多得。
       精神永恒
        “劈开太行山,引来漳河水”,是当年修建人工天河、改造河山的真实写照。今天的人工天河除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外,已经成为了著名的旅游景区和进行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教育的基地。
        红旗渠景区因红旗渠的雄伟和自然风光的秀丽,已成为河南省著名旅游景区;跃峰渠景区也因沿途山势奇特、自然生态和植被保持完好,以及这个景区的民风淳朴而十分引人。
        红旗渠精神被凝练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24个字;跃峰渠精神被凝练为“战天斗地、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协作攻坚”16个字。尽管两渠精神在字面上不完全一样,但实质都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体现。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已超越地域,化作了全民族的精神财富。
        为了弘扬红旗渠精神,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江泽民、李鹏、乔石、李先念、姜春云等,或对红旗渠给予很高的评价,或为红旗渠题词。
        为了再现当年红旗渠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更广泛的传播红旗渠精神,文艺工作者将红旗渠的修建历程搬上了银幕、荧屏,并在首都北京举办了“红旗渠精神展”。
        红旗渠建成后已经发挥了30多年的作用,跃峰渠建成后也发挥了20余年的作用。当年参加修建这两渠的千千万万个劳动者,人们已无法一一叫出他们的名字,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中华儿女”。尽管在太行山区修建人工天河经历了巨大的困难并付出了很大代价,有很多人为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但是,没有什么艰难能让中国人民屈服,也没有什么困苦能让中国人民低头。在“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的鼓舞下,勤劳、勇敢、智慧、团结的中华民族必将在不久的将来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
        红旗渠精神永恒!跃峰渠精神永恒!
        责任编辑 齐玉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