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词坛文丛]狼与羊怎么了
作者:尹 蓉

《词刊》 2007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我确定我就是那一只披羊皮的狼,而你是我的猎物,是我嘴里的羔羊。我抛却同伴独自流浪就是不愿别人把你分享”,伴随着谭咏麟的深情演绎。这首《披着羊皮的狼》迅速红遍大江南北。且不论这首歌的旋律,光听歌词就够新奇,把爱人比作羔羊。自己化身为披着羊皮的狼,要知道,狼和羊可是天敌啊,就凭这个就可看出这份感情的分量了。
       
  如果说,谭咏辟的《披着羊皮的狼》中的“狼”对羊,还含蓄地披着羊皮,那么汤潮《狼爱上羊》中的狼就干脆除去伪装,直接上阵:“狼爱上羊啊爱的疯狂,……狼爱上羊啊并不荒唐,……狼爱上羊啊爱的风光……”,狼与羊穿破了世俗的城墙,相爱了。
       
  几千年来,在人们的印采中,狼贪婪、凶残。于是大灰狼、狼外婆故事盛行世界各国,更有甚者,本与狼无关的“狼来了”的故事,也扣到了狼头上,反正多一项罪名也无所谓。人们厌恶狼。是因为它时常危及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人和狼之间展开了持久战,其间可说各有胜负,不过,从总体上看,无论怎样凶残的狼,在与聪明的人的斗争中,总是处于劣势。像蒲松龄《聊斋志异·狼》中的两只狼,在与“屠夫”智慧的较量中。“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杰克·伦敦《热爱生命》中同样病得快死的人与狼,在几天耐力的比试中,也以人的胜利而告终:“半小时后,这个人感到一小股暖和的液体慢慢流进他的喉咙。”正是这些狼血,为淘金人等到了获救的机会。不过,人与狼近身肉搏的机会不多,更多时候,狼是死在了猎人的枪管之下。《小红帽》故事中的那只张牙舞爪的“狼”外婆,就是被猎人一枪打死。在这些故事中,猎人总是威风凛凛的正义化身。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与狼的斗争变得越来越简单容易,自然界的生物圈和食物链,在人们的欲望中,变得脆弱了。狼逐渐被赶出了人类的生活。局促在一小块地方,徘徊在死亡的边缘。1992年加拿大地方政府施行了一项名为“驯鹿增量”计划,为达到目的,捕杀了大量的狼群,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而我们现代大多数人,不曾真正见过野生状态下的狼,对“狼”的印象,则是停留在动物园里:寂寞。猥琐,靠着人类的施舍生活,完全没有了昔日丛林中狼的气质。
       
  也许是狼对人的威胁大大降低了,人们突然怜悯起这些往日的对手来,越来越怀念那匹远去的“狼”,开始发现狼身上那些过去不曾为人注意到的品质:高贵、有忍性,团队精神。孤独踯躅于钢筋水泥丛林中,残酷拼杀在激烈职场中的现代人,也感觉自己越来越像狼,于是现代人用实际行动。纷纷化身为狼,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四处邀游。一般现实中的父母给取的大号里,很少有“狼”字,但是你随便到一个比较热门的网站搜一搜。就能找出许多网名为中文“狼”或者英文“wolf,’的,什么雪城孤狼、草原狼、城市狼等等,稀奇古怪,一抓一大把。这很能反映现代人的这种“狼”的心态。
       
  更有甚者,有的企业把“狼文化”看作自己的企业文化.大加推崇。认为企业要扩张。必须有狼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企业就是要发展一批狼”。把狼身上攫取性的一面,可谓是发挥到了极点。因此企业的职员也就是一只只不折不扣的“狼”。
       
  当然,文学作品也不甘寂寞,《狼图腾》近年来是着实火了一把。书中对狼的称颂.甚至超过了人:“突出的战斗技巧。完美的团队精神,精确的作战指挥”,一切是那么完美。在一些小资情调浓郁的杂志上,狼也变得温情起来,记得一本颇受欢迎的杂志,记栽了这么个故事:一群边防战士去采雪莲花,抓住一只受伤的小狼,出于怜悯,他们将小狼包扎好,不料引来了老狼。老狼为了报答战士们的救子之恩,最后在悬崖峭壁上,采下了一朵最大的雪莲花,放在地上.然后带着小狼从容地走了。这与大家熟悉的《东郭先生和狼》中忘恩负义的狼形象完全不同。
       
  狼负面形象在现代社会的颠覆,反映出了现代人的一种生存状况。猫怕老鼠,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所以狼爱上羊,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不是狼与羊怎么了,而是人与狼的关系发生了变化。